全画幅微单之争,索尼A7III VS 尼康Z6对比测试

全画幅微单之争,索尼A7III VS 尼康Z6对比测试

全画幅微单性价比之争

尼康Z6和索尼A7III是来自两大厂家最相似的产品,同时都有2400万像素的全画幅传感器,如果正在考虑进入全画幅的大坑,那么这两个型号绝对是目前市场上最有性价比的,价格都在14000元(2000美元)左右。

但是Z6是尼康微单的第一代产品,而A7III已经是第三代了,那么这和产品本身是否有关系呢,请看以下的分析。

注释:我们对Z6的评价仅仅基于短时间的使用,而且是一台样机,但感觉并不比更高分辨的高端Z7更差。


画质

两台相机的传感器都是2400万像素的传感器,索尼A7III的传感器的暗光拍摄能力非常好,动态范围也很高,A7III的JPEG在同级别相机中降噪处理是最好的,而且和A7系列前代产品相比其色彩科学也提升了一些。

我们目前还没有测试过Z6的传感器,但是如果和尼康以前的全画幅2400万像素传感器一样的话,相信Z6是绝对没有问题的。总的来说我们更喜欢尼康的色彩,而不太看好索尼的色彩,但是索尼或许有一点优势,那就在高感降噪时的细节保留更好。


视频


全画幅微单之争,索尼A7III VS 尼康Z6对比测试


要说到视频这两台机器可都不差,事实上,两台机器的相同点比不同点还多,包括:全传感器超采样4K/24p 视频、都有峰值对焦、麦克风、耳机接口等有用的工具、机内防抖、1080/120p的慢动作……

对于更有经验的视频摄影师来说,更会注意到二者一个重要的区别,Z6可以通过HDMI输出10-bit log,而A7III可不行。另一方面来讲,A7III可以内录8bit HLG和S-log2,Z6却不行。

另一个不同之处应该就是视频自动追焦了。A7III所使用的点击追焦功能使用的是索尼以前的中心锁定锁定AF算法,不知为何很不靠谱。相反的,在我们对Z7的测试中发现其自动对焦是非常厉害的,既简单又好用,但大家注意Z7和Z6的视频自动对焦系统是有一定不同的,所以Z6的自动对焦能力目前还不确定,可能会比Z7更好也说不定。

总的来说,A7III和Z6在视频方面都是很强大的,但我们这次要站尼康。

自动对焦


全画幅微单之争,索尼A7III VS 尼康Z6对比测试


尼康和索尼的自动对焦点的覆盖率都是很大的,Z6有273个PDAF对焦点,覆盖率高达81%。索尼有693个PDAF对焦点覆盖率在93%,这是数据。而就实用性而言,二者都有AF对焦拨杆,对于单点对焦时选择焦点无疑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设计。尼康的自动对焦点显示为红色,由于红色在人眼的视觉中更加明显,所以其焦点要比索尼的更好找。

两台机器都有面部检测对焦模式,但只有索尼才有眼控自动对焦,通过识别眼部并锁定对焦,关键是还特别的精准。在拍照模式下,我们都更喜欢用索尼的寻像器来对焦,非常方便、准确。而尼康Z6在某种程度上来讲并没有继承尼康优秀的3D追焦能力,通过EVF来追焦的步骤很麻烦不如尼康单反,要求摄影师要先按OK按钮,然后重置、改变对焦点。

可用性


全画幅微单之争,索尼A7III VS 尼康Z6对比测试


我们知道一台相机的可用性和缺点的判断,都取决于一个摄影师自己的习惯和需求,不过在A7III和Z6之间有些很明显的区别还是需要注意的。

A7III的菜单是索尼最新的菜单,对于前几代菜单来说,它都更为简洁,但是在实际使用的时候仍然觉得有些疑惑和混乱,A7III支持很多用户自定义功能,但是要设置好真的需要挺长的时间。索尼的触摸屏不太友好,不能更改参数或导航菜单。

Z6继承了尼康单反的菜单(挺复杂的)和尼康单反所具有的的大量功能,当然AF自动对焦模式除外,Z6的肩屏可以显示一系列的参数,A7III则没有,Z6的触摸屏是可以用来更改参数和导航菜单的。

总的来说,两台相机的实用性都很高,但Z6的触摸屏是一个加分项。

机身设计


全画幅微单之争,索尼A7III VS 尼康Z6对比测试


Z6和A7III在尺寸和重量上都做得非常完善,A7III还更轻25g,更短7mm、矮5mm、薄6mm。而且两台相机都具有一定耐候性,不过索尼稍差一点,在电池仓部位不具有耐候性,而尼康考虑到在潮湿环境中的拍摄,所以电池仓也是密封的。

手柄的形状显然是很重要的,我们在使用中,更喜欢Z系列相机的手柄胜过A7III。但是索尼提供双SD卡槽(其中之一是高速UHS-II),而尼康只提供XQD单卡槽(未来的固件升级中可支持CFexpress),这有关系吗?当然,取决于你拍什么。

所以,虽然索尼大法有双卡槽,但是由于尼康的手柄握持更佳、肩屏以及更好的耐候性,我们又要投尼康一票了。

镜头与卡口


全画幅微单之争,索尼A7III VS 尼康Z6对比测试


尼康的Z卡口比索尼E卡口大更多(直径55mm vs 46.1mm)而且法兰距更短(16mm vs 18mm),所以这意味着什么呢?理论上,这意味着尼康可以适配光圈更大的镜头,因为它不会被像索尼E口这样的小小口径所限制住。这也意味着尼康Z卡口可能会成为最能转接的卡口,因为它的法兰距足够短。

另一方面,由于尼康已经为Z6和Z7推出了Z卡口的原生镜头,一共3支。而A7III已经有超过25支原生E卡口镜头,而且第三方E卡口镜头的阵营也在不断扩充,比如适马推出的原生E口镜头。不过,感谢FTZ转接环,所有F口镜头都可以装在Z6上面使用,包括自动对焦等功能都是正常的。

从系统的角度来看,尼康的卡口似乎是更值得投资的。

EVF和LCD


全画幅微单之争,索尼A7III VS 尼康Z6对比测试


尼康Z6的368万点的电子寻像器放大倍率为0.8x,而索尼A7III则是 236万点0.78x放大倍率的电子寻像器。EVF分辨率的区别在视觉中是很明显的,Z6的取景器中看到的明显更加锐利和清晰,而且在拍摄中尼康的EVF分辨率也不会下降,不过索尼在拍摄之中EVF分辨率貌似会下降。

而尼康Z6和索尼A7III都有可翻转的LCD屏幕,但Z6的更大、分辨率更高:3.2“、210万点,相比于A7III的3“、92万点强太多。

总得来说,尼康在EVF和LCD上的都胜出了。

实际性能


全画幅微单之争,索尼A7III VS 尼康Z6对比测试


在速度上,对于想拍运动场景的用户来说,两台相机的连拍速度都是足够的。A7III可以拍摄10fps、Z6可以拍摄12fps(第一张后自动曝光锁定)。但是尼康在这一点上没压过索尼,在最高速时只能提供12-bit RAW,索尼则是14-bit RAW。目前我们还没有确认Z6的缓存具体参数,不过希望会比Z7的23张RAW的量更高,一比较就知道索尼的厉害之处了,保持10fps的连拍速度下可以连续缓存超过100张RAW。

在电池续航力的方面,索尼这次打败了尼康,每个满电的电池可以拍摄710张照片,而尼康只能拍摄约330张照片(CIPA测试)。

综述


全画幅微单之争,索尼A7III VS 尼康Z6对比测试


似乎,尼康研发Z6就是要和A7III正面刚呢,不过毕竟Z系统已经研发很多年了,也不好确定。对比完之后,仍然可以说两台相机都能够帮你回本,是值得花钱购买的,在没有正式测试Z6之前,并无法定断哪台更好。

快速的回看一下之前的对比结论,你或许会形成自己的看法:尼康Z6的EVF\LCD屏幕都更优秀、触摸屏分辨率更高且支持触屏的范围更广,视频自动对焦应该会更强,镜头卡口更具有多样性,还有很多近原生的F口镜头支持。另一方面,索尼A7III的照片自动对焦更好,电池续航力更强,具有更多的原生卡口镜头。

(文章转自网络,不代表本立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