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尺台,阅遍人生悲欢

听完牵丝戏,不禁对背后的故事产生了兴趣。查阅之后才知道这个典故

余少能视鬼,尝于雪夜野寺逢一提傀儡翁,鹤发褴褛,唯持一木偶制作极精,宛如娇女,绘珠泪盈睫,惹人见怜。

时云彤雪狂,二人比肩向火,翁自述曰:少时好观牵丝戏,耽于盘铃傀儡之技,既年长,其志愈坚,遂以此为业,以物象人自得其乐。奈何漂泊终生,居无所行无侣,所伴唯一傀儡木偶。

翁且言且泣,余温言释之,恳其奏盘铃乐,作牵丝傀儡戏,演剧于三尺红绵之上,度曲咿嘤,木偶顾盼神飞,虽妆绘悲容而婉媚绝伦。

曲终,翁抱持木偶,稍作欢容,俄顷恨怒,曰:平生落魄,皆傀儡误之,天寒,冬衣难置,一贫至此,不如焚,遂忿然投偶入火。吾止而未及,跌足叹惋。忽见火中木偶婉转而起,肃拜揖别,姿若生人,绘面泪痕宛然,一笑迸散,没于篝焰。

火至天明方熄。

翁顿悟,掩面嚎啕,曰:暖矣,孤矣。

三尺台,阅遍人生悲欢

我小时候能看见鬼,一个雪夜里在一座荒寺里遇见一位手里提着木偶傀儡的老翁,这老翁白发衣衫褴褛,但是他的木偶却制作精良,活脱一美娇娘,眼和睫毛都挂着泪珠,让人见了心生怜爱。外面风雪更大了,于是两人干脆坐着一起烤火,老人便自诉道:年轻时喜欢看木偶戏,为了学习钻研木偶戏,耽搁了时光,学会了,年龄也大了,但是对此也更加坚定,于是便以木偶戏为职业,虽然自得其乐,但是却一生漂泊,居无定所,没有伴侣,唯一陪伴的就是木偶了,老翁一边讲着一边哭泣,我安慰他,恳请他伴奏,做傀儡戏,他提着木偶在三尺红布前表演起来,木偶,吟唱悠扬,顾盼神飞,虽然画的是悲伤的妆容,但是却美丽绝伦,表演完了,老翁抱着木偶心情稍微平复了下,可是突然愤怒的说:我这一生落魄,都是被你所误,天冷了连衣服都买不起,贫寒到了这里,不如把你烧掉,于是便把木偶扔进了火里,我来不及制止,只能跺脚,哀叹惋惜这木偶。忽然看见这木偶自己慢慢站起来,悲凄的对着老翁,作揖,行叩拜之礼以示告别,仿佛活人一般,笑着淹没于大火之中。火到了第二天才熄灭,老翁幡然醒悟,捂着面大哭的说到:是暖和了,却真的只剩我一人了。

三尺台,阅遍人生悲欢

木偶陪伴主人一生,最终被主人抛弃与火中,即便是消失于世间也是最后温暖了主人。这些引申到生活中,我们生活中是不是有许多这样的人,总是奉献给别人,此处不说谁对谁错,老翁从少年到老年与木偶一路相伴,相信也是真心喜爱,木偶最后用自己身躯温暖了自己的主人,这样的感情也是热烈。

它所勾起的,不是对过去的怀念,也非对未来的企盼,只是对当下人生的感慨。人生八苦,生老病死自然不可避免,怨憎会则是身不由己,爱别离是对往事的追忆,求不得是对将来的无奈,但只有五蕴炽盛,这当下的情绪偏就能让你痛彻心肺。就算是明知睡上一觉,明天的阳光依旧会灿烂,可就偏偏是在现在,在你正经历的这一刻,情绪对你的影响是巨大的,纵然过后往往会后悔,可惜世上没有后悔药,于是又是一种苦。

三尺台,阅遍人生悲欢

木偶与戏子,木偶被戏子操纵,一引一动皆身不由己,戏子能操纵木偶,被路人旁观,确不能左右自己,芸芸众生,大家都是各自遵守规则,扮行这自己的角色。选择做戏子,木偶,或者旁观者,都是你的选择。人生八苦,便是这些牵扯丝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