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有榜樣,孩子就跟上……人民日報的家長層次論,您在哪一層?

人民日報《教育改革要從家庭教育開始》提出的家長層次論有五層:

第一層次:捨得給孩子花錢。

第二層次:捨得為孩子花時間。

第三層次:家長開始思考教育的目標問題。

第四層次:家長為了教育孩子而提升和完善自己。

第五層次:父母盡己所能支持鼓勵孩子成為最好的自己,也以身作則支持孩子成為真正的自己。

家長們,您在哪一層次呢?作為家長,應該如何鼓勵孩子,陪伴孩子健康成長呢?

父母有榜樣,孩子就跟上……人民日報的家長層次論,您在哪一層?

1. 相信和配合學校老師很重要

教師、家長、學生三者之間的關係就好比一個等腰三角形三角形下邊兩角是家長和老師,地位是平等的,教師和家長的長度可以決定學生的人生的高度。學生是頂點,無論活動的方式還是內容都要圍繞學生,以學生為中心!

規則不是針對哪個人定的,許多家長當著孩子的面,非議老師,非議學校的規定要求,不就是給你帶來不方便嗎?

不維護學校權威、規則至上,與學校保持一致,只會讓孩子增加牴觸情緒、投機心理,最終只能害了孩子。

有的家長朋友瞧不起年輕老師,也不尊重年輕班主任,但我們都是從年輕過來的,優秀與年齡不成正比,不要將官場、商場、社會的遊戲規則帶到校園,記住:到學校大家就是家長,與級別無關,與年齡無關,與你交流的是你的老師,家庭未來發展的貴人。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

如果沒有整個社會首先是家庭的高度教育素養,那麼不管教師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美的效果。學校裡的一切問題,都會在家庭裡折射反映出來,而學校複雜的教學過程中產生的一切困難的根源都可以追溯到家庭。

家長可參與教育,但不能任意干預。

父母有榜樣,孩子就跟上……人民日報的家長層次論,您在哪一層?

2. 對孩子的教育要講究策略

首先是抓住把柄談。如果家長談話抓不到點子,整天泛泛地要求他應該這樣,應該那樣,一見面就反覆叮囑“要好好學習”,成天將陳詞濫調掛在嘴邊,孩子不煩才怪!

其次是集中時間談。學生平時忙於學習,外面任務重,回家你囉嗦,沒有給予他喘息的空間,他怎麼可能會與你心平氣和的坐在一起呢?

因此平時應看在眼裡,注意場合,一週或一段時間,找一個不受干擾的固定時間和地點將問題集中起來。要麼不說,要說則集中起來一次說到位,有力度有深度。

其三是針對問題談。成長中的孩子不可能沒有不足,而且不足表現在多方面。與孩子談話不要奢望面面俱到,全面開花,集中性的針對一兩個問題突破就足夠。其他問題時機不成熟則不談。要就事論事,孩子最忌提陳年老帳,與其他孩子攀比,胡亂聯繫,主觀臆斷。

總之,站在孩子角度理解他,以平等的身份尊重他,以理談事說服他,既指出問題又給足面子。既找到不足又善於肯定。相信孩子,給孩子以成長髮展機會,孩子才會慢慢理解家長的苦衷,才會慢慢敞開心扉。願你早日成為孩子的知心朋友!

父母有榜樣,孩子就跟上……人民日報的家長層次論,您在哪一層?

3. 需要懂的三種基本教育理論

(1)壓力與績效理論

壓力與工作績效成一個倒U型的關係。壓力太小不利於激發人的動力,壓力過大又使人被壓抑,導致不能得到高的績效,所以要有適當的壓力才能有一個好的工作績效。我覺得許多學生有時對自己定位不準,自我評價不到位,無端加壓往往是增加學習焦慮的重要原因。

北大清華誰不願意上?但並非北大清華人人都能上。在努力中實現,在實現中找到成功的感覺,不斷地增強自信,才會不斷地進步。適度的壓力是動力,不當的壓力是反動力,並非壓力越來動力越大。學會因人而異,適當加壓或減壓。

我們許多孩子之所以成績不穩定,要麼是家長加壓過度,要麼是自我加壓過度,都會造成盪鞦韆。其實只要有進步就表揚,只要十名以內的班級名次波動就是正常的,每次提奮鬥目標要切合時間,目前多談年級名次很具體,少談將來上哪所高校,太飄渺。

(2)教育的先天論和後天論的作用

對人的素質的影響有遺傳因素,環境因素,人的主觀能動等等。先天論強調遺傳,強調先天的遺傳因素在人認知發展中的作用,後天論強調環境、教育、後天主觀努力對人認知發展的重要作用。孩子走多遠,家長先審視自己,當年的讀書狀況,現在對生活的努力狀況,爹媽都不一樣,何況孩子!

給孩子的期待一定要恰當,在正常期望值範圍內,低於或太高於都不行。

所以現在為了孩子的成長,家長裝也要裝個樣子給孩子看,比如生活態度積極、熱愛工作、喜歡學習新知識等等,自己成天牢騷滿腹,指望孩子努力拼搏積極進取,您的教導有說服力嗎?有些家長動不動就要求孩子就應該上211或者985高校,考上這些學校,有這麼容易?

如果平時,孩子的暫時發展狀況沒有我們期待的好,我們沉住氣,多正面鼓勵,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現對他的失望,不然他洩氣、破罐破摔的速度比你還快!期待可以隨孩子進步緩步增長,但是不能無限期待。有時將這種期待藏在心中比掛在嘴上更有效。

首先是有保證有一個身心健康快樂成長的孩子。

父母有榜樣,孩子就跟上……人民日報的家長層次論,您在哪一層?

4. 孩子是看著家長的背影長大的

家長重視家庭教育就是對學生的健康發展終生負責,他來自家庭,他成長於家庭,將來他也營造更高水平的家庭,也就提高了家族的品味,三代出貴族啊。所以我的體會是:

夫妻關係很重要,家庭和諧最重要。父母是孩子的大樹,是孩子的靠山,沒有父母就沒有家,更談不上良好的成長環境。

許多案例證明,父母有榜樣,孩子就跟上!有的父母當年讀書做事習慣,往往在下輩重演,上輩的父母關係質量不高,下輩的夫妻關係也不會高到哪裡。幸福的夫妻絕對成就身心健康的孩子,也給孩子安全與穩定。當然最好是永遠一家親!

家長要成為學習型家長,家長的學習行為會對孩子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有中小學生的家庭,最好不要經常在家裡打牌玩麻將,也最好不要整日裡高朋滿座喝酒閒聊的,要給孩子一個相對安靜的學習環境。

家長們,培養好自己的孩子,關注他的成長,同樣可以作為一項事業。母親應該,父親也應該!多一個成功的孩子,多一個成功的家庭,成就和諧的社會,不也是在為社會彙集正能量嗎?

家長朋友們首先需要的是健康的、快樂的、幸福的孩子,然後才是成人的、成才的、揚名的孩子。

學習成績不是唯一的評價,多元看待孩子的成長和未來。上天為每個努力的人都準備了一扇打開命運的窗戶,一定要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成績不是唯一,但是必須要學習,因為它是當前最好的,進入主流社會需要它。


尚領國際教育專為學生/教師/學校,提供全方位“教育資源服務”“跟培教”三位一體解決方案。引領教育10餘載,全國分公司10餘家,服務客戶200餘萬,成為新環境、新形勢下教育資源的有力補充,被譽為“新型教育先鋒”。更多詳情,請關注“尚領教育”微信公眾平臺,微信號:ishiningorg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