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訪華,助力中日關係走上新階段

安倍訪華,助力中日關係走上新階段

10月26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會見來華進行正式訪問的日本首相安倍晉三。

10月25日到27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實現了正式訪華的夙願,重啟了時隔七年的中日首腦互訪,使得亞洲兩大近鄰關係重歸正常軌道,讓世界矚目。

自從2010年中國經濟總量超過日本之後,中國在世界經濟格局中的地位逐年上升,日趨接近“世界經濟的中心”位置。尤其是,2014年中國經濟總量按現價美元計算首次超過10萬億美元,而當今世界GDP超過10萬億美元的經濟體只有美國、歐盟和中國,為此,這堪稱標誌著世界經濟的“中美歐三極體制雛形”初現,日本淪為次級水平。而從進出口貿易總量看,中美幾乎並列第一,且中國的出口已達美國出口的140%,中國口岸也成全球最繁忙的人、財、物、信息(數據)的集散中心。

近七年來,美歐各主要國家的首腦均攜龐大企業家代表團來中國訪問,與中國構建跨時代的經貿關係,促進產業聯繫擴大與升級。而在這七年裡,日本卻因中日關係的阻滯“落了功課”、“落了作業”,致使中日產業分工、經貿關係都落後於世界。這一次,安倍來訪可謂是補課、補作業的旅程。

另一方面,從大國關係的視野看,在過去七年裡,中日上層往來停滯,而中美首腦則保持著正常的會談機制,且日美首腦交往更是積極頻繁,相比之下,中日關係長期處於“虛線”狀態,這使得中美日三邊關係中的“中日”這一邊長期未能綁定,進而,使得地區充滿“變與動”的風險。尤其是,在特朗普政權下,貿易保護主義、民粹主義、逆全球化等思潮盛行,政策對立、貿易摩擦,中美、日美經貿關係事實上都面臨巨大壓力,潛伏巨大風險,呈現少有的脆弱性。如此,在這個背景下,中日關係更需要做穩做實。此次,中日高層正是本著對兩國發展,對地區穩定與繁榮負責任的動機,主動克服“老問題”的慣性羈絆,果斷重啟正常交往程序,迴歸正常的大國關係軌道,可謂符合時代和地區的客觀形勢發展需要。

實際上,早在2014年11月APEC北京峰會期間,雙方領導人便主動創造條件實現了“國際場合會晤”,達成了推進中日關係緩和的“四項原則共識”。此後,中日雙方都積極推動民間交往。習近平主席在2015年會見日本民間團體時就強調,“國之交在於民相親”,民間交流是中日關係的基礎。同時,習主席明確指示要“管好老問題,防止新問題,避免絆腳石”。這為發展新時期的中日關係定了基調。今年5月,李克強總理赴日參加中日韓三邊領導人會議,打開了中日關係緩和的大門,推進雙邊關係朝著正常軌道迴歸、啟航。9月初,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俄羅斯主辦的“東方經濟論壇”(符拉迪沃斯託克)上,又與安倍首相會面,提出“一帶一路”是雙方踐行新時期中日關係的“試驗田”,對中日關係緩和寄予了殷切的期待。中國領導人摒棄前嫌,率先垂範,推進緩和,給新時期中日關係的改善指明瞭方向、確立了路標。如今,安倍以日本首相身份訪華,並通過雙方領導人會談與磋商,達成了50餘項合作協議和備忘錄,讓兩國人民看到了實實在在的戰略互惠關係碩果。

安倍此次來訪,踩準了第四次產業革命的腳步,適應時代要求,為兩國製造業“由大到強”找到了升級的機遇。上世紀90年代美國硅谷掀起“IT革命”為美國經濟帶來了黃金十年,推動世界步入IT時代。每個時代都有這個時代的領導性技術和領導性產業。信息化、互聯網時代在改變人們的生產、生活樣式的同時,也開始促進產業升級進步。隨著全球化縱深發展,資本跨境移動頻繁,技術創新齊頭並進,新技術在全球普及滲透,推進產業及產品標準的國際化。在物聯網條件下,製造業的跨國共籌與聚合成為可能,生產活動的全球化進一步加速。各國企業深度融合,相互依存,促進產業越境分工,形成大規模的產業內和企業內國際貿易。傳統的貿易投資形態發生了重大變化,多國籍企業及產品形成了“區域原產地”新概念。在這樣的時代,中日作為地理距離最近的世界級“製造大國”迫切需要破繭成蝶,升級為世界“製造強國”,並推動“產業鏈網絡”“數據化”和“智能化”,共同形成世界標準。這迫切需要兩國政府要為雙方的企業建立健全新規則,找到適用的法律,彌補現有多邊秩序的不足。

這次中日兩國領導人的會談,既看到了產業發展與合作的遠大前景,也並不忽視兩國間以及地區內的風險與矛盾,大膽嘗試從“經濟”、“安全”兩條線上發展和管控兩國關係的新思路,主張“從競爭到協調”、開展第三方市場合作,共同維護和完善自由開放公平的多邊貿易體制。在經濟領域,兩國領導人提出在更廣泛的新領域展開合作,提出在第三方合作,以及新技術與金融貨幣合作新方式。同時,在“一帶一路”框架下,通過推進“第三方合作”,規避惡性競爭,促進地區共同發展。亞洲開發銀行預測,2016年到2030年,包括亞洲和大洋洲在內的廣域亞洲(45國和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需求達26萬億美元。而各國財政自己能解決的部分充其量只有一半,需要展開廣泛的區域融資籌資合作。這不僅給中日企業提供了合作發展的新空間和新領域,也為中日共同構建穩定的地區發展環境,實現橫向整合,提供了機遇。地區基礎設施建設是地區經濟發展不可或缺的基本條件,有利於地區共同繁榮。中日作為世界第二、第三位經濟大國、世界級的外匯儲備大國,以及貿易順差大國,有條件也有責任幫助地區共同發展基礎設施、基礎產業和基礎市場,在電力、電信、交通物流系統及水資源、衛生系統建設等方面,發揮積極的支援作用。安倍訪問期間,中日雙方圍繞第三方市場合作舉行了超過千人的企業、行業界的專業論壇,突出顯示了雙方業界的專業化和國際化水平。

雙方領導人沒有無視矛盾和問題,正視中日間及地區內的傳統地緣政治及安全矛盾,關注氣候變化、環境破壞及恐怖活動、傳染病、自然災害等非傳統安全問題,也重視包括保護主義、民粹主義、逆全球化恣意發展,威脅包括中日在內的亞洲地區的“和平與發展”大勢,主張中日兩個地區大國負起責任,增進互信,加強合作與協調,應對傳統和非傳統安全問題,處理和解決各類傳統與非傳統的安全矛盾,實現經濟與安全平衡發展。

中日雙方通過會談與磋商,摒棄舊思想羈絆,以大國心態,坦誠探索構建包括防務部門之間的對話協調機制、完善海空聯絡機制,促進軍事相關部門的互訪,建立海上救助體制,推進探討海上資源合作開發方法,共同應對全球和地區的金融風險,並圍繞自由公平貿易體制坦誠交換意見。

兩國關係的重歸正軌,積極緩和,不再拘泥於舊式的“冷暖模式”,而是更突出大國正常往來,主張大國經濟發展責任與國際責任。新世紀以來,世界在變,亞洲在變,中日兩國也在變,客觀要求中日處理雙邊關係的思維和方法也要跟上全球化時代及世界鉅變的律動,共同促進發展,維護和平,造福兩國眾生。

(作者:劉軍紅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