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景實驗室吳聲:2018新物種6大趨勢預測

場景實驗室吳聲:2018新物種6大趨勢預測

【加入工業互聯網研習社,構建工業互聯網認知體系】

為推動行業交流從線上走向線下,從弱連接發展為強連接,業界首個線上內容服務付費社群——工業互聯網研習社,同期推出了線下“知識沙龍”,一方面關注認知框架搭建,另一方面持續聚焦垂直領域的知識傳播。持續推動行業內深入交流與探討,構建獨具特色的工業互聯網認知體系

新物種——“工業互聯網研習社”

場景實驗室吳聲:2018新物種6大趨勢預測

80+份精彩報告[長按二維碼]進入研習社下載

190+研習社社友探討工業互聯網

本文為場景實驗室創始人吳聲在“新物種爆炸·吳聲商業方法發佈2018”的演講,由筆記俠整理,工業互聯網研習社發佈時進行了刪減,不影響作者意思表達。

題記:如果過去創業解決一個問題,商業就可以成立;

那麼今天的創業一定要解決具體的認知問題,你必須要推動社會觀念的進步,你必須要對社會觀念的整體改良有絲毫貢獻。

認知觀念推動新物種的產生與成長。

新物種如雨後春筍一樣湧現,它們似乎代表了這個時代的方生方死。

它們到底是這個時代的寵兒,還是棄兒?

它們是寵兒也是棄兒。它們被追逐也被放逐,它們在失重後贏回尊重,它們也在尊重中贏來更多的尊重。

天下足球節目裡總結貝克漢姆的一段話說:他在離開時已經沒有離開,這是貝克漢姆的原則,也是新物種的原則。

場景實驗室吳聲:2018新物種6大趨勢預測

今年2月26號我見到《原則》的作者瑞・達利歐先生的時候,他是這麼說的:

我寫的原則沒有用,重要的是找到屬於你自己的原則,也只有找到屬於你自己的原則,你才能隨心所欲地使用它。

場景實驗室吳聲:2018新物種6大趨勢預測

二、新時代核心觀點:“個性化規模時代”

從一人千面,到每個人都在成為這個時代的千面英雄,我們正在進入個性化規模時代,這個提法其實來源於一本書的啟發,這本書叫做《規模》

場景實驗室吳聲:2018新物種6大趨勢預測

在這本書裡,韋斯特說城市是人類最重要的創新,因為有了城市,人類才從人類世抵達城市世。

城市有它最基本的單元,這種終端的恆定單元是不變的。城市有它算法的機制和優化的原則,城市是一切創新活動的源起。

城市的一切讓我們去想起這是一個有相似能力的不斷複製的生命體,它按照一種比例去縮放,讓我們理解在城市的複雜下有那麼多的簡單是我們一望而知。

譬如我們在北京,或者我們在紐約,或者我們在柏林,也許我們中間的岔路是不一樣的,但是大小基本差不多,所以它終端的單元是不變的。

這樣一個終端的恆定單元,在萬物互聯時代有怎樣的變化?

我們把人類世到城市世到數據世,定義為個性化規模時代的一個基礎。

場景實驗室吳聲:2018新物種6大趨勢預測

今天終端恆定的單元已經成為了數據,雖然我們對於自我身體的探索、對於城市本身的解剖都在運用算法和數據,但我們以數據作為從最基本的單元來理解我們這個時代的人,去理解這個時代的商業,我們可能會獲得很多不一樣的啟發。

講到這裡可能很多人還是不甚了了,我準備用六個預測來向大家解釋什麼是個性化規模時代。

我們要基於2018年的新物種發佈六大趨勢的預測,希望大家能在這六個趨勢的預測裡看到個性化規模時代到底是什麼樣子的。

三、2018新物種6大趨勢預測

趨勢預測1——2.5次元:ZQSG(真情實感)

我們第一個預測是2.5次元,ZQSG。我給你念出來——真情實感。

場景實驗室吳聲:2018新物種6大趨勢預測

這不是我們的專利,這是飯圈的用語,其實我沒有資格去抖機靈地寫出ZQSG,因為它是這個時代隱秘的通行證和偉大的符號。

我們正在進入這樣一個時代:

朱一龍和白宇的CP源自一部渣劇《鎮魂》;

CP是英語單詞couple的縮寫,意思是夫妻,一對配偶的意思。couple即是配對,即是一對一對的。

蔡徐坤以不到鹿晗50%的粉絲卻在轉發、點贊全面超越鹿晗創下新的微博吉尼斯世界紀錄;

陶淵明之於王菊又是為什麼?他們是三次元嗎?不,他們是二次元。

初音未來、洛天依是虛擬IP嗎?不,他們是三次元。

場景實驗室吳聲:2018新物種6大趨勢預測

Miquela Sousa是各大奢侈品牌和時尚潮牌爭先恐後邀請的一個虛擬的博主,一個虛擬的IP。

我們判斷的標準越來越以體驗,以真實的感受作為唯一的價值依歸。

原來我們看到的這些三次元,他們可能是二次元,是精心策劃和規劃的人設,我們看到的這些虛擬IP可能是三次元。

他們是我們成長的伴隨,是宅男系解決方案,還是我們自己每一個寂寞空虛冷所需要的治癒系呢?這很重要。

我們去理解這個變化,才能知道為什麼今年的BML又一次創下兩小時三場票全部售罄的記錄。

商業話語體系的2.5次元化,是青年文化或者亞文化的探尋。

場景實驗室吳聲:2018新物種6大趨勢預測

這個時代的商業正在發生類似融合,它的進擊是什麼呢?

是優衣庫今年最火的聯名體,是《戀與製作人》的霸道總裁,還是SMG旗下生活品牌選擇的少女時代,或者搜狗的虛擬主播?

場景實驗室吳聲:2018新物種6大趨勢預測

它代表的是一種進化、優化,甚至原生的樣子。

剛才搜狗虛擬主播錄製的“新聞聯播”只有短短三十秒。

我們體會的那個好像很真實的人,其實是虛擬的,它預示著品牌的成長需要人格養成,這是創業的執念,也是創始人的星星之火。

場景實驗室吳聲:2018新物種6大趨勢預測

時代在變化,品牌越來越在社交個人陣地崛起。它們可能不需要梅西百貨,而更希望在instagram、微信、抖音、快手、淘寶等地方獲得成長,以更快速地完成用戶連接和帶貨。

按照用戶的邏輯,社交個人陣地必然是今天品牌的成長基地。

這就是為什麼You Tube成為新的搜索引擎,它表現得更加立體、形象、可視,更多的平臺級機會隱藏在我們對於用戶所見即所得、所見即所用的一攬子解決方案的嘗試中。

YouTube的虛擬IP,現在整體播放量已經達到7.2億,粉絲關注數已經達到四千萬,一年內會達到72億的播放量嗎?我們不得而知。

但對我們的啟發是,品牌要在不同陣地完成人格建設,而不是認為這是我的品牌,必須是真實的人格。

我們不在意聽到什麼,也不在意說了什麼,而是很在意感受到什麼。從這個意義上AI是最能滿足我們養成需求的偶像,這樣的時代正在來臨。

場景實驗室吳聲:2018新物種6大趨勢預測

在Gucci和GQ的一個影片中,因為二次元和三次元的融合,時尚大片通過機器學習變成了如假包換的驚悚片。

這讓我們感到,失去養成會失去很多,失去感受會失去一切。2.5次元經濟到來,虛擬IP與養成式品牌盛行。

場景實驗室吳聲:2018新物種6大趨勢預測

基於這樣一個趨勢預測,我們有四個具體建議:

1.智能陪伴升級養老產業

第一個可能的新物種方向是智能陪伴升級養老產業,在我們即將進入的老齡化社會中,這將是其中的重要破局。

2.全息投影從舞臺到家居

為了表達真實的沉浸場景,今天的會場採用環屏方式,力求給觀眾帶來超乎預期的感染和驚喜。

全息投影是舞臺嗎?由此及彼,我們的家居會有越來越多類似從VR到AR到MR的體驗和感受。

3.從文娛業拓展到其他行業的CP,或者天團模式

SNH48總決選,冠軍李藝彤獲得了40萬張選票,有人認為這是迴光返照,但更多人認為大量產業會引入CP模式去完成更加結構性的品牌風險管控。

4.以AI數字助理為先導的AI養成式設備

在我們理解的智能語音設備外,大量的家電、生活用品、家居場景,都是如此。

強大的數據捕捉能力,智能攝像頭的深耕部署,還有傳感器和芯片,讓我們的生活更加可測量。

場景實驗室吳聲:2018新物種6大趨勢預測

趨勢預測2——家庭會員:IOT(物聯網)時代的新消費單元

我們正在經歷IOT時代,它的消費單元是家庭會員。

沃爾瑪前不久宣佈今年4季度會推出8美元的家庭流媒體包月服務VUDU,這是基於零售場景的一種表達,不僅是理性算法,更是感性生活。

理性算法和感性生活的ID定義了家庭會員的特徵。

除了沃爾瑪,還有一家公司受益匪淺。它從數據聯繫和數據挖掘所形成的家庭場景中得到好處,它就是亞馬遜。

“媽媽計劃”家庭共享願望清單“父母代付”,這些都是以三個月為單位反覆嘗試的若干小功能。這樣的功能被家庭廣泛使用並得到優化後,會繼續推動下一步服務。

神奇的還有小米,它在從家居物聯網進入到以物聯網為基礎的家庭生活體系。

場景實驗室吳聲:2018新物種6大趨勢預測

電子商務、智能硬件都通過雲服務來定義智能家居。亞馬遜是全球最多的家庭雲服務之一,小米是全球最多的家庭物聯網之一。

包括谷歌、騰訊、京東、TCL、Honeywell、百度……我們能想到的所有公司都意識到智能家居這個產業不僅在爆發,而且是入口之爭、平臺之爭、數據之爭、護城河之爭、壁壘之爭。

誰擁有家庭心智,誰就擁有不可替代性。

從水電燃氣到數據賬單,這些家庭賬單對應的家庭數字化和數據化能力正成為新的算法方向,產品研發方向,新的IOT變革方向和智能家居爆發方向。

智能冰箱、智能廚房、智能床墊……無論什麼,只要它代表了數據聯繫和情感聯繫,它們就會組建成新的家庭關係。

這個家庭關係在我們看到的家庭會員的推動裡呈現出一種迪士尼化的特徵,它讓我們思考我們的情感聯繫有沒有達到原生,我們有沒有重新構建家庭溝通,你用你的iPad,我用我的iPhone,你打你的遊戲,我刷我的短視頻。

場景實驗室吳聲:2018新物種6大趨勢預測

現在的家庭關係是數據密度乘情感深度,沒有數據的密度,中產階級的生活品質無從量化。沒有情感深度,我們生活、生存、家庭的意義都無從準確輸出。

在這個意義上我們給出的新物種預測是家庭IP成員共性所形成的家庭個性。

1.家庭數據建模與風險評估機制常態化

保險、健身、醫療、親子、旅行……它們越來越成為數據建模的主題。

也許以後,我們都要為我們自己的家庭做一個數據模型,它包含數據密度和情感深度等所有指標。

2.更加深度、量化的睡眠定製經濟

事業、學習、社交、工作,它們應該形成怎樣的平衡?這裡的平衡點能不能輻射為家庭應有的幸福領域?這個問題需要我們看到一個被忽略的信息——更加深度、量化的睡眠定製經濟。

今日頭條的創始人張一鳴先生精力充沛,他每天要睡足七個小時。

精神抖擻不需要睡眠,但每天需要睡滿七個小時才神采奕奕。

我們的睡眠質量、睡眠深度有沒有成為更加真實、可量化評估的機制?對創業者來說,這是一個如假包換的機會。

場景實驗室吳聲:2018新物種6大趨勢預測

3.解決代際問題成為智能家居的核心算法

越過隔閡,能不能在數字化生存時代裡發現更大的世界,這是各位創業者義無反顧的責任擔當。在智能家居的定義中,算法首要表現為解決代際問題。

如果過去創業解決一個問題,商業就可以成立;

那麼今天的創業一定要解決具體的認知問題,你必須要推動社會觀念的進步,你必須要對社會觀念的整體改良有絲毫貢獻。

4.以寵物社交、寵物ID為代表的寵物消費升級

對很多人來說,寵物是陪伴自己七年的家人,而當這個寵物去世後,存在著真實的痛楚和情感。

關於寵物不僅是人的寵物化,寵物的人化,而是在於與我們有更多聯繫,與我們形成更多情感伴隨的那些標籤、ID和載體。

魔獸工會玩家去世後,我們要不要找它下面所有資產呢?一睹風采還是保護隱私?很多問題我們都要在數字化常態的今天認真思考。

場景實驗室吳聲:2018新物種6大趨勢預測

趨勢預測3——訂閱萬物:NOW

不僅是訂閱信息流,萬物皆可訂閱。看系統數據,看故事,更要看還有哪些沒被用戶訂閱。

2017年全美TOP10訂閱類流媒體總收入超過7.8億美元。其中,Netflix 的訂閱收入為2.6億美元。

場景實驗室吳聲:2018新物種6大趨勢預測

2017年Netflix、amazon、HBONOW的數據當然需要更新,據說單亞馬遜就要達到60億美金,越來越多的企業都在進入這個領域。

沃爾瑪在今年第四季度會推出VUDU包月服務。

在萬物信息流時代,你要進入信息流狀態,找到屬於自己的信息流場景。

僅僅認為付費訂閱+推送機制是視頻網站,是優酷會員、騰訊視頻會員、愛奇藝VIP等等,那就大錯特錯了。

付費訂閱+推送機制正在構建充滿想象力的覆蓋全行業的商業模式。

場景實驗室吳聲:2018新物種6大趨勢預測

市值幾十億美金的STITCH FIX是美國一家商品訂閱平臺。每個人都可以快速選擇它下單,進而完成最終消費,它似乎在說商品是信息流

雲集、愛庫存、拼多多、享物說、鋪天地……這些商品信息流公司居然一半出自投資物流公司的鐘鼎資本,看來最重的東西和最輕的東西之間總有一絲絲聯繫,它們對於用戶是一樣的。

場景實驗室吳聲:2018新物種6大趨勢預測

汽車也是信息流,奧迪A-circle、CarPlay、蔚來汽車、Care by Volvo,它們對應的都是用戶需要的訂閱場景。

場景實驗室吳聲:2018新物種6大趨勢預測

香水訂閱、攝影訂閱、Best Buy的數碼服務訂閱正在興起,在無所不包的服務訂閱中,甚至漏洞都可以訂閱,而這正是《黑客與畫家》成為創業者聖經的原因——

我告訴你後門,你來訂閱;我告訴你破綻,你來購買我的服務。

場景實驗室吳聲:2018新物種6大趨勢預測

我們正在進入偉大的程序員時代。誰在主宰如火如荼的凌晨三點和三點半之間?是程序員和編程者,他們任意馳騁,正在定義這個時代的遊戲規則。

場景實驗室吳聲:2018新物種6大趨勢預測

遊戲也是信息流,電腦主機、手機、PAD即插即用。索尼、英偉達、微軟,谷歌的相關服務都即將推出。

今天每個公司都應該是遊戲公司,它的前提是身在其中的每個人都是遊戲人。

關於遊戲,我們理解太少誤解太多。

這個時代叫NOW,谷歌推出了時尚雜誌,Uber、滴滴、美團、餓了麼等等都是如此。

當下即未來,我們說Made in “NOW”,一切都在與現在生髮和發生。你訂閱的現在,就是你的未來。

場景實驗室吳聲:2018新物種6大趨勢預測

我的確不得不等待著,等待著我們未來的樣子,還是這樣的積極,還是這樣的認真。

一如既往地面對面坐著,我們的臉龐青春四溢,我們的人生充滿華彩,因為我們都在認知躍遷,我們都在完成一個史無前例的認知變革。

這種認知變革代表的是我們看到的萬物訂閱,不再是最快,也不再是更快,是即時滿足的合理性契約。

場景實驗室吳聲:2018新物種6大趨勢預測

我們給出四個具體建議:

第一個建議是場景的屏化,所見即所訂。

我們看到一切的場景都會屏化,都會成為屏幕的交互網絡,所見即所訂,所見即所得。

第二個建議是高頻消費的自動化清單。

比如,冰箱裡的蔬菜和牛奶,會進入我們在電子商務平臺的ID,並完成基於京東白條的自動下單。你無需擔心商品是否逾期。

我們生活都在發生變化,你的商品由你家地毯、前臺代為簽收,基於自動化本身正在形成合理性契約,用戶可以任意選擇下單時間。

第三個建議是決策眾包的社交訂閱。

買手是個人審美性質的低效率完成方式,如何實現高效?要通過更多的社交訂閱把我們的決策眾包。

比如,在閱讀財經著作方面,我會諮詢吳曉波老師;在閱讀哲學著作方面,我會資詢吳伯凡老師……

這不是偶發的個體性,而是能夠形成真實效率合意性的滿足,因此,決策眾包、社交訂閱是顯而易見的創業風口。

第四個建議是兩個轉變:從實物訂閱到服務訂閱,從內容訂閱到情緒訂閱。

2017年APP商店年度最佳音樂CAM,就是一個典型的情緒應用,是基於冥想和用戶內觀的付費訂閱服務。

情緒何其重要,它的重要性反映在我們成為了路怒、飛機延誤不得不怒,每一次外賣晚了不足三分鐘時對外賣小哥缺乏了人性……

關於情緒,我們要說的實在太多,前面第一排老師都是高手,下回分享我們請他們來講。

我們真正要說的是對體驗的重視程度,如果內容不是情緒,十秒鐘不能形成心流,那麼就不能形成真實的決策。

所有的體驗,因為場景的變化和切換,都必須成為積極的心流體驗,才能讓消費者為之超越價格敏感性,形成價值敏感性。

場景實驗室吳聲:2018新物種6大趨勢預測

趨勢預測4——空間重生:時間化與社交化

空間重生,不僅僅是79罐新物種演講空間的需要,也不僅僅是我們理解互聯網商業變化的需要。

互聯網作為時間戰場,已經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這一輪時間戰役的終點是什麼?空間。

空間開始時間化,空間時間化的機制是刷新,空間因此復活。

場景實驗室吳聲:2018新物種6大趨勢預測

我們剛才提到社交個人陣地和品牌成長機遇的時候,短暫的提到了這個詞,體驗店復活

最近一年,杭州銀泰的天貓國際線下體驗店、東曲美時尚生活體驗館、Amazon Books、Ssense線下旗艦店、Beams旗艦店、The Line買手店……線上的企業以及線下的公司都在場景化,重新認識空間。

小米有品的線下體驗店空間很大;

晨光文具長期以來做的是六萬家門店的B2B業務,但是現在在大悅城等商業地產開九木雜物社,他們直接面對消費者;

小紅書線下體驗店變成了潮人打卡勝地,Keep線下健身房雖然只有兩家,但已經成為了人們的談資。

Lululemon生活體驗館,一度傳言會被安德瑪併購,但是現在它的市值已經是安德瑪的兩倍。

有機構分析認為,Lululemon倫敦旗艦店轉型為包括輕食、香氛、瑜珈等在內的生活方式品牌,這是一個品類的勝利。

通過空間化、場景化、用戶心智的連接,它完成的是一次救贖?還是一場浴火重生?

小紅書和keep在今年投資寒冬的時候拿到兩輪巨資,這背後的判斷有很多值得玩味的地方,但是無疑,關於很多新零售策略,它已經找到了OMO(公開市場操作)體系化的解決方案的必由之途。

場景實驗室吳聲:2018新物種6大趨勢預測

可以說,體驗店成為體驗店,它第一次名副其實。

因為它不再是以售賣為訴求,它越來越多的表現為讓用戶花更多時間沉浸於此,讓用戶的體驗成為社交內容,讓用戶的體驗成為它的案例和推薦,成為它的分享和轉發。

體驗店的復活,是2017年到2018年零售業態裡一個非常重要的變化。

這種變化是智能化改造、數據能力、徹底數字化,以及用戶本身的審美升級、認知升級的需求使然。可能是雙輪驅動,體驗店今天的爆發絕非偶然。

體驗空間就是時間的流動,社交空間就是人際關係,我們會徹底的社交網絡化。

場景實驗室吳聲:2018新物種6大趨勢預測

社交空間就是人際關係,意味著無論是紐約IDEO設計師孵化器,還是北京國貿的共享際。

言幾又在上海長寧來福士開業的時候,我說我喜歡這個店,我一定要來。

它的創始人也很奇怪,為什麼這個地方開店我必須要來?

因為它是張愛玲母校聖瑪利亞女校的舊址,在那裡我看到了“長的是磨難,短的是人生”的哲理;

在那裡,我看到了一個時間的穿越,在告訴我們,時代的車軌,自顧自轟轟烈烈地往前開,而生命不僅僅是一襲華美的袍,長滿的蝨子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來過,我們在這裡見天地、見眾生、見自己。

你一定要去網紅打卡必備之地曼谷Central Embassy的Siwlai,在這個高樓你會明白這不是曼谷,而是人生的奇遇。

場景實驗室吳聲:2018新物種6大趨勢預測

空間的社交化是在於我們要把你約在這裡,一年一度,我要把各位約在這裡,很多朋友我都是一年才見到一次。

有人笑了,有人哭了,有人感慨,有人唏噓。

為了一年見你們一次,我辦了現在這麼大的一個活動。

約會是這個時代對於空間最真實的基礎。

我們要基於使用者的經驗和體驗,思考這個空間的設計、裝璜、裝幀、內容的陳列、功能的佈設,讓大家願意待在這裡,願意選擇它作為約會首選之地,願意拿著蘋果的筆記本電腦在這裡停留三個小時甚至更多。

約會,是我想和你們見面,所以飄洋過海來看你。約會更多的是我們對於空間社交化的期許。

因為這種約會,出現了很多新的詞彙。“你種草了嗎?”“你拔草了嗎?”“你打卡地標嗎?”……每個人都應該成為別人最想約見的人。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有趣的空間才能讓我們常來常往。

我們不需要重視這些時髦的詞語,需要重視的是它對我們生活的意義提供了什麼樣的體系,提供了什麼樣的連接密碼。

我要提出ACE Hotel案例。

在過去三年,我體驗了它在歐洲、美國的五家酒店,分析這些酒店的生態模型和質量模型,我總結出幾個關鍵因素:

第一個是更加註重在地性文化。不同於奢侈品店在每一個城市簡單的選擇本地元素的投入,在於面向年輕人、流行文化極度深耕。

它選擇了在倫敦年輕人出沒的地區,右邊有一個你很難想到的小門店,是設計師安德森,一共只有八平方米,但是它是倫敦東區潮流青年隱秘的符號,甚至超過了很多我們耳熟能詳的潮牌。

你不懂得髒亂差的區域,不懂得下午ACE Hotel是辦公,晚上是酒吧,而且你不問他就不會告訴你。

你要去發現,你要去探索在地性文化,要去跟本地人生活在一起,去了解他們的衣食住行遊購娛的常態,你必須是流行生活方式毫無障礙的進入者、引爆者和流動者。

紐約第五大道邊上的ACE Hotel,前門是潮流咖啡店,後門是潮流買手店,很多人拿著蘋果筆記本站在那裡。

因此,我非常厚臉皮的問,半個小時了你站在這裡發郵件,不找個地兒坐嗎?

他回答是我喜歡擁擠的感覺,因為它代表了一種存在。

它就像我們說的個人未知感,他在那裡站在了紐約文化中心、社交潮流中心,站在了這一天自己沒有白活的意義。

我沒有辦法說其他的東西,它選擇的是志同道合的品牌,我在你這裡開,你在我後面開,本質上不是完整的體系。

這種模型看上去很慢,但是它很快,它符合今天我們對於空間的認知,告訴我們酒店業變了。

這種變化,同樣表現為Public Hotel、The Hoxton、NOBU一樣,

更希望本地人使用我們酒店,使用我們的大堂和共享辦公。

Public Hotel 40%都是年輕人,對於我們定義酒店場景來說是一種挑戰,但是這是一種真實,這種真實裡面意味著更多要素在連接,更多的功能被切換,更多的場景在更新。

所以,Public Hotel的創始人也是全球公認的精品酒店之父lan Schrager,你在這裡享受到的夜晚是完整的,沒有必要離開這裡。

酒店意味著什麼?酒店業、精品酒店業還是標準酒店、連鎖酒店意味著什麼?

對於這樣一種生活方式的變化,對於這樣一種趨勢和革命,國際酒店的巨頭也深感為難,不得不作為。

所以萬豪也推出了大空間、小客房青年酒店的品牌,洲際等等一系列我們看到的一些小眾文化屬性的社群生活方式的品牌。

所有的這些變化都在告訴我們,即便你是連鎖的,你也不能是標準的。

你可以找合夥人、家族夥伴等等,你要深耕在地文化、流行文化區域表達、社交網絡可以轉發的一種真實內容,而不是刷單。

場景實驗室吳聲:2018新物種6大趨勢預測

即便你是連鎖的,你也不能是標準的。

在這個預測裡面我們說悅己消費的機制化推動玩樂空間全場景滲透,第一個是以降噪設備、降噪空間為解決方案的一個人的音樂節。

場景實驗室吳聲:2018新物種6大趨勢預測

就是以降噪為核心,不是索尼、bose耳機,是以真實的關於喧囂的時代,我們找尋自我的架構方式,這種心靈的寧靜一定是剛需、痛點、高頻,而不僅僅是飛機和商務所需。

第二個是藝術展、買手店、Cafe、閱讀沙龍成為空間標配組件。

藍色港灣現在居然還有未來遊樂園,前不久還在做瘋狂的達內藝術展。

你的藝術展呢?你的買手店呢?Cafe呢?閱讀沙龍呢?它代表了空間的內容化、時間化、空間化、人群關係化。

第三個是空間的可編輯也帶來了裝修的高頻化趨勢。裝修不是一勞永逸,裝修一定不是低頻場景,裝修正在成為高頻化的趨勢,一個人我們也要好好過。

哪怕是租房,我們也有我們的心情、顏色。

我們在談論的是空間本身正在進入可編輯時代。

第四個,“未來酒店”個體數據生產的體驗主題和智能細節管理。

為什麼是精品酒店和連鎖酒店呢?

選擇西安的維斯汀,是因為門前的千年大雁塔。

為什麼是南京的頤和酒店,在這裡你會探索揮之不去的民國。

為什麼是網易雲音樂酒店,因為這不僅是IP,因為新物種爆炸的歌單。

每個酒店都有一個細節,只有細節才是正確打開我們入住酒店的姿勢,希望我們每一次生活在別處,都是一次自我身心的治癒和一次積極的探索。

場景實驗室吳聲:2018新物種6大趨勢預測

趨勢預測5——知識新零售:知識服務下半場

其實這樣一次預測對於我來講充滿了挑戰,是因為我們看到它的變革週期是如此之短,但是其性也活,到底是什麼樣的生命週期?我們很多人且行且珍惜。

我們先來看一下上半場,突出的表現為焦慮治癒、頭部收割、音頻破局。

不展開來講,我們先來看一家公司,在我們研究小組給了我的照片裡面,我挑出了他一張最胖的,羅振宇老師,得到APP和江蘇衛視推出的一檔節目《知識就是力量》。

有人說,為什麼把它叫做知識新零售的一次嘗試呢?

按照傳統的零售,按照傳統新零售的邏輯,我們一定要看它的流量變化,一定要看它是不是帶來了多少數據。

我向羅振宇老師請教,我說哥你告訴我帶來多少新零售?我看到數據不錯,來點真的。他說,真沒有。

後來,羅老師嚴肅的告訴我,我的嘗試為你吳聲定義的新零售不在於流量,而是在於知識新零售假如說有這樣一個業態,它的本質可能是信用。

這是一次知識新零售基於信用的嘗試,知識基於力量,它希望完成的是一次關於信用如何突破一種新的渠道的分發和新場景形態的創新,去完成這樣一種增量級的建構。

這種信任代表,或者這種信任體系,如果是知識新零售的話,知識新零售有多少關鍵詞需要被定義呢?

場景實驗室吳聲:2018新物種6大趨勢預測

我們還是看得到,有沒有人看過得到例會直播,他們特別隱蔽,不聲張,他們把得到例會直播定義為更加內生式的、面向自己用戶的熟悉人的交互、嘮嗑,他們不理會外部。

我一共看了兩次得到例會的直播,我們的確可以感受到他們對於向外而逐的興趣是沒有的,他們只有獨處和他們自己的熟悉的人、朋友的一種交互。

在這種交互裡面,我在想,直播這個詞可能被低估了。

場景實驗室吳聲:2018新物種6大趨勢預測

直播是什麼呢?知識新零售的配送。

直播就是我們所理解的知識新零售的配送,它代表的是合理性的契約,它代表的是效率,如果沒有APP+外賣+配送,就沒有我們今天熟悉的新零售。

沒有直播,其實就沒有知識新零售。

因此,我們說當我們越來越理解直播是新零售的配送的時候,我發現了這樣一個淺顯的道理,就是我怎樣去高估直播的作用都不過分。

那麼,我們真的重視了嗎?

李善友教授特別聰明,他說沒事,別看我的,我們是被窩裡的商學院。

喜馬拉雅、知乎大學、網易雲課堂,他們在不同的時間點和範疇,都基於直播做了很多迭代和改進嘗試,但是直播還是被低估了。

我們看直播被低估的背後,也透出來影響知識新零售的第二個變革。

我們看這家公司,凱叔講故事,其實它是一個非常微小、具體的應用場景開始的,就是睡前場景,這個場景開啟了一個很大的講故事品類。

凱叔講故事在知識新零售裡面對我們的啟發是什麼呢?

如同被低估的得到例會直播,讓我們認知直播是知識新零售的配送一樣,我們說場景是知識新零售的算法匹配。

場景實驗室吳聲:2018新物種6大趨勢預測

我們在總結去年新物種算法預測的時候提到,零售正在進入算法時代,關於知識新零售的算法匹配和算法邏輯是什麼呢?我們認為是場景。

找到我們最具體、獨特、真實、可持續、富有意義的場景,就意味著找到了我們自己的算法。

所以說科學隊長、薄荷閱讀,無論是科學隊長之於幼兒、學生的科普教育,薄荷閱讀的打卡,英語流利說、搜狗旅行翻譯寶在旅行場景裡面都是一個個真實的解決方案。

這也是為什麼今年上半年一系列公司都推出了旅行翻譯寶,我們說如無必要,勿增實體,為什麼搜狗要做這樣一件事情?

原因很簡單,因為具體的場景痛點意味著真實的解決方案能力能夠被用戶感知和接受。

講完場景,我們來看一看新零售的流量問題怎麼看,這是一個不能迴避的話題。

吳曉波頻道在過去幾年裡面數次迭代,我個人認為他們對流量的探索,尤為值得我們今天的知識服務下半場從業者充分重視。

它的三級會員流量有線上線下,不僅是音頻、課堂,多種產品的形態形成三級會員在權益遞進的過程中完成流量融合。這說明流量正在融合,流量不分彼此。

場景實驗室吳聲:2018新物種6大趨勢預測

在知識新零售領域,關於流量我們尤其要看到,包括吳曉波頻道在做的一件事情,叫做讀書會

讀書會就是我們講的知識新零售的流量,讀書會也是一個被低估,雖然是被普遍使用的場景。

場景實驗室吳聲:2018新物種6大趨勢預測

太多了,什麼讀書會都有,我們看到的各種類型的讀書會,比如說林清玄讀書會,一個半月粉絲漲的厲害。

為什麼是讀書會呢?它的秘而不宣和能夠形成OMO融合的機制是什麼呢?

我想說巨頭正在入場讀書會,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判斷。

我們在今天,在這裡斗膽地預測,在未來的三個月到半年裡面,我們所看到的各種流量平臺和巨頭會紛紛入局讀書會。

場景實驗室吳聲:2018新物種6大趨勢預測

讀書會這個品類已經成為流量最好的載體,無論是線上線下,無論是內容還是人格,他們都應該被我們的創業者高度重視。

而且這種重視不僅僅是停留在辦一場讀書會,貓王應不應該有自己的讀書會呢?有贊應不應該有自己的新零售讀書會呢?正知書院的讀書會怎樣把它作為一個商業模式去擴展呢?哈佛商業評論的讀書會是什麼呢?

我相信我們總是低估一切,我們又總是高估如此。

巨頭入場讀書會,給我們帶來知識服務下半場的競爭會越來越慘烈,京東、百度、小米、阿里等等的各種巨頭,今年下半年一定會做讀書會。

我們怎麼辦呢?

我們要順勢而為,我們要乘勢而起。

我們把這三個知識新零售的表達稱之為:直播槓桿、場景驅動、流量融合。

直播槓桿、場景驅動、流量融合就是知識新零售的人、貨、場三要素。

場景實驗室吳聲:2018新物種6大趨勢預測

更大的巨頭是這樣的,譬如我們能夠看到VIPKID,有人說知道它融資了,但是我們看到的不僅僅是VIPKID融資,我們研究的是它的個性化直播、在線少兒英語場景、會員信用推薦。

到現在也不過六萬外教,也不過五十萬用戶,估值輕鬆超過了兩百億人民幣,這是知識新零售的代表。

為什麼呢?

因為是直播+算法正撬動在線教育更大的市場容量。

原來難以規模化的個性化的場景匹配,因為算法和直播正變的無縫鏈接,也因為直播+算法讓在線教育正在進入這個時代,平臺性時代。

場景實驗室吳聲:2018新物種6大趨勢預測

在線教育真正開始進入醞釀已久的平臺性爆發的時代,所以我們看到無論是一起作業、作業邦、猿輔導、洋蔥教學、gogokid,他們的入場都絕非偶然,他們在今年屢獲鉅額的融資,也絕非興致。

這種平臺性會成為常態,這種常態對於我們K12,對於我們的STEAM教育(STEAM教育就是集科學,技術,工程,藝術,數學多學科融合的綜合教育),對於我們編程教育,對於我們一系列的在線教育的創業者來講,意味著:

向右轉還是向左走?你要不要站隊?要得到什麼樣的流量?

你的能力是渠道、是平臺、師資資源還是算法能力,是你的超級用戶的能力?什麼能成就這樣一個爆發呢?

場景實驗室吳聲:2018新物種6大趨勢預測

知識新零售最後的總結等於直播+算法+場景+會員,他們共同構成知識服務的下半場,知識新零售。

知識新零售我們同樣也有一些非常具體的預測,我們稱之為知識PULS

第一個具體在於以前是買商品送知識,未來是買知識送商品,商品是知識服務的增值項目。

你購買了關於皮鞋、預防腳氣的知識,鞋子是作為這樣一個知識訂閱所形成的健康配送。

我們自己的知識,它的專業的know-how,場景的獨特性、唯一性和識別性是不是持續形成這樣一個意義呢?我們每個人要去思考這種知識能力。

場景實驗室吳聲:2018新物種6大趨勢預測

第二,知識+社區。

原來說第一個知識+社區叫做學區房,現在有一種房叫“盒區房”,盒馬鮮生所在的房子,號稱是幸福指數的一個表達。

未來還有一種房叫“得區房”,得到APP的小店開在那。

“得區房”什麼時候開?我問脫不花,他們說要開你開,我不開。

我說形勢比人強,由不得你不開,因為你作為知識服務來講,用戶需要的是更加水銀瀉地的水乳交融,它需要這樣一種觸達性。

連夏華老師都要把她的深山集市搬到僑福芳草地,為什麼?是因為僑福芳草地那幫所謂的藝術人群願意消費這種手工和原生態文化的形態,這裡是有底層邏輯被打通的。

第三,知識+LBS+AR。我們在想知識+LBS+AR可不僅是7-11、全家、羅森、盒馬鮮生、得到學區房這樣的表現,我們更加大膽的暢想,

此時此地應該有隨時隨地調取、按需定製的知識流。

比如,吳聲講的一個半小時之前,他所援引的所有新物種案例的超鏈接索引,都應該被現場所見即所感。

這樣隨時隨地的調取、按需定製的知識流,今天的技術能力很容易實現,在這裡就有這樣的機制,能不能把這樣的機制變成我們正確打開任何一個知識社區,任何一個用戶動線的一種新常態。

第四個,是知識+AI會形成多產品形態的場景分發。

建議大家拍一下,讀書會、問答、課堂、沙龍、報告、PPT、白皮書、榜單,我們說的都不是我們原來理解的課堂沙龍,都不是我們原來認為的PPT和白皮書了。

有一個小程序叫知群ppt,創始人說我們是新物種,我說你哪裡新?我說你穿了小程序的馬甲就是新物種嗎?他說不是的,您且看。

我一看,它的產品的交互形態是PPT,也就是說它可能在重新定義PPT。

白皮書變了,報告變了,大家要去理解,即便報告這樣一個非常熟悉的關鍵詞,其實它都在被重新定義。

還有白皮書、榜單、沙龍、課堂,每一個細分的產品形態的創新,我們認為都是知識新零售的應許之地。

場景實驗室吳聲:2018新物種6大趨勢預測

趨勢預測6——透明化機遇:知情權與隱私權

在我們做這一波預測的時候,我們公司一個95後的小孩他說吳老師我能提個意見嗎?

他說我覺得透明化機遇這個提法好老啊,好陳舊啊。

他講的也對,他為了證明他的提法是有道理的,他翻出了2014年當時在英國倫敦關於透明化機遇的倡議。

那為什麼2018年的8月我們作為預測提出來呢?還是有原因的。

小米8透明探索版預示著越來越多的產品都在追求透明,只不過這種透明叫做物理透明。

物理透明是因為我們對於一切產品都有一探究竟的願望和慾望,也因為我們對於產品本身可視化成為一種消費功能的基礎要求。在這樣的基礎要求裡面物理透明的邊界被極大地擴張了。

場景實驗室吳聲:2018新物種6大趨勢預測

我們可以看到陳冠希在今年初尤倫斯藝術中心做的“音術·一隻猴子”藝術展裡面,在展覽自己的境遇,這是一種透明。

我們甚至可以看到給各位的透明手袋,不是Celine,但是跟它有同樣的屬性。

透明手袋在這個春夏的流行讓我們自己領略到了很多,甚至看到了在2018年有一個新物種也表現出了透明化的趨勢,叫瑞幸咖啡。

它的操作流程是可視化的,它希望更多的人能夠看到這個咖啡本身是消費得起,是普惠的咖啡。

為什麼瑞幸咖啡短短几個月,就能表現出這樣一個史無前例迅猛發展的態勢和能力呢?我們判斷,因為咖啡正在從速溶咖啡到連鎖咖啡到精品咖啡到數字咖啡。

數字咖啡是我們認為的第四次咖啡革命,瑞幸咖啡為代表的數字咖啡是第四次咖啡革命。

在這個第四次咖啡革命裡面,我們看到數字化的能力是很多我們看到的慢、我們看到的小而美所很難去比喻和比擬的原因,是因為它的迭代能力,是因為它的更新能力,是因為底層的數字化的供應鏈,數字化的門店,數字化的前端,數字化的閉環。

你看到在寫字樓不起眼的瑞幸咖啡的門店可能就是外賣配送員的起點,我們把它定義為這是一個數字化的智慧門店呢?還是定義為是前置倉呢?它都是,但是重要的是,它因為用戶裂變的能力。

場景實驗室吳聲:2018新物種6大趨勢預測

因為從數字化用戶、數字化咖啡原料、數字化咖啡製作的流程和數字化咖啡門店所形成的這樣一種物種態勢,恰恰超越有別於我們看到的更多的那些精品咖啡、連鎖咖啡和我們原來理解的第三次、第二次的咖啡革命。所以,這是第四次咖啡革命。

但是很多人會疑問,這樣一個咖啡革命來的如此猛烈和快速,這是偶然還是必然?

這就是我們理解個性化規模時代的必然,用《規模》這本書有一句話叫做“系統性加速”。

這種加速度窮盡了我們的想象,突破了我們的瓶頸,它讓我們去理解原來咖啡不再是我們想象的咖啡品牌,而是真正意義上的可以去定製,可以不斷迭代和更新的咖啡生活。

中產階級爭議水果榴蓮,我們要知道1顆榴蓮的跨國120個小時,通過雲象生鮮,到菜鳥網絡,到菜鳥聯盟,在整個環節裡面都是透明化的。

提示一下中產階級不再是牛油果了,因為它沒有爭議,而榴蓮有爭議,所以奈雪的茶的招牌飲品是榴蓮。

榴蓮的透明化的背後,是我們看到生鮮新零售本身的一種判斷:

我希望知道它是哪兒的,它怎樣在透明的供應鏈,透明的配送鏈和透明的快遞鏈裡面能夠符合我對於這樣一個產品的品質、品位共同的一種認知,這種認知能力特別的重要。

我們甚至在想,這種知情權就是需求鏈等於供應鏈,用戶想知道什麼,就要讓他知道什麼,與消費者相關的所有,與消費者相關的一切都應該被感知。

場景實驗室吳聲:2018新物種6大趨勢預測

所以,開雲集團推出創新奢侈品實驗室,他說我告訴你我賣的東西很貴,但是我讓你知道,這個原材料來自何處,我也告訴你這個材料在何處製造,我知道這個牛仔褲是在東莞還是湖州。

所以,開雲集團創新奢侈品實驗室最大的意義並不是在說定價本身的正確度與否,而在於讓你每一個消費,譬如它的原材料可能只有1%,但是故事和品牌,美學和亞歷山大·米歇爾共同構成的溢價能力是99%,你是不是心甘情願。

場景實驗室吳聲:2018新物種6大趨勢預測

與消費者相關的每個步驟都100%透明。

這給到了我們今天從零售從業者、知識服務的創業者,從AI的創業者,到互聯網造車勢力的創始人,最重要的啟發在於:

什麼是消費者相關?什麼是與消費者相關的每個步驟100%透明,滿足消費者的知情權背後所隱藏的我們的供給能力應該如何去形成校正和優化?

這是一個大的問題。

在這個很大的問題裡面,我們進一步看到物理透明還有信息透明。比如什麼樣的信息被我們定義為是信息透明的呢?

我們來看這些案例。

比如快手,它儘可能的不去調整它的人工編輯干預的力度。

這樣一個記錄的基礎設施具備了一種信息透明化的普惠基因,比如滿幫集團去撮合貨車司機,貨和公司連接的時候,你會發現它也盡力做到了透明。

比如今年引起軒然大波的貝殼找房也概莫能外。

這個公司很奇怪,2018年4月份才宣佈上線,但是迅速的成為了行業的攪局者。

在這樣一個變化裡面,它很重要的關鍵點是在於第一它把真房源做到了實處,讓真房源這樣一種長期以來的用戶痛點作為信息透明落到實處,但是最重要的這個落到實處還只是完成了萬里長征第一步。

場景實驗室吳聲:2018新物種6大趨勢預測

第二步我個人認為尤為重要,就是讓經紀人基於用戶的訴求去完成這種通力協作,充分的合作。

這種充分協作,以用戶的一種需求能否被快速滿足為效率優先,我想他們重新定義了經紀人這個品類。

經紀人這個品類,不再是尋求運用信息的不對稱,信息的紊亂優勢來完成自身交易撮合的這樣一個角色。而是越來越以用戶的價值需求為導向,以真信息和充分合作去共同構築結果的達成與效率的滿足。

二手車經紀、保險經紀、海外醫療、留學中介、藝人經紀,這些經紀行業都急需類似的數字化和充分的協作。

而且在2018年的下半年,藝人經紀業會是首當其衝的風口,整個行業會被重塑。

這是一個好的開始,因為更加徹底的數字化、更加能夠形成基於真信息與對稱性的徹底的合作本身,比什麼都重要。

我們已經不能再妄圖壟斷哪個藝人了,不僅是因為有一種愛叫做放手,更大的意義在於我們相忘於江湖才能夠成就彼此。

這樣一種連接和協作,基於場景,成於應用,喚醒於內容,當然終究要限於人品和顏值。

場景實驗室吳聲:2018新物種6大趨勢預測

信息透明所推動的認知匹配,會成為越來越多關於信息認知的連接定義。

我們常說互聯網的本質是連接,這個連接就是認知匹配,這也是價值透明的重要性,這也不僅僅是定價能力本身的變化,而是基於供應鏈、需求鏈完成的解決方案的系統性。

在這個系統性裡面這種價格價值透明成就了這些基業常青的偉大公司。

場景實驗室吳聲:2018新物種6大趨勢預測

我們更要注意到的是人的價值透明,去年蕾哈娜聯手法國奢侈品集團LVMH 聯名推出了一個彩妝品牌Fenty Beauty,獲得了時代雜誌年度最佳25項發明之一,頒獎語是這麼說的:

長期以來我們的美容護膚品牌只關注白色人種,忽略了深色皮膚。

所以當Fenty Beauty推出了更多的彩妝、粉底去關注這些人群的時候,我們認為它以非常鮮明的文化的多樣性成為了包容性的代表,它獲得這個獎項引發了包括make up forever、美寶蓮等一系列的彩妝品牌的跟進。

場景實驗室吳聲:2018新物種6大趨勢預測

人格正在成為新的引領者,我們看到的侃爺、卡戴珊、YouTube 頭部的美妝博主的崛起,就代表了這個時代的確是人格價值透明的時代。

“網紅”這個看似已經鋪天蓋地的詞到底是過去時,還是將來時?定位於短視頻智能營銷平臺並擁有眾多短視頻kol賬號的微播易也許已心領神會。

從價格價值到人格價值,我們似乎在迎來最好的時代。

但從來另一個角度來說這好像又是最壞的時代,我們看到了Fecebook劍橋數據的洩露,大量的電子商務和外賣網站數據的洩露,我們對於自己的隱私難以自處。

如果透明價值觀是商業可持續的根基,我們來思考一下人的透明意味著什麼呢?

場景實驗室吳聲:2018新物種6大趨勢預測

2018年5月26日,歐盟《通過數據保護條例》生效,簡稱GDPR,這裡面有一句非常重要但顯得詰屈謷牙的表達:

平臺你好,我有選擇不讓你們記錄我的權利。

也就是說,被遺忘權也是我的數據股權,原來隱私權也是我們數據主權的自我表達。

場景實驗室吳聲:2018新物種6大趨勢預測

很多年後我們會回想起2018年5月25日這個GDPR生效作為里程碑式的變化。

我們開始明確我的數據我做主,我們關於每一個ID的申訴,每一個密碼的找回,都讓我們意識到,隱私權僅僅作為知情權、僅僅極度透明仍舊是不安全的,我們很大程度上仍會遭遇隱私洩露的風險,以及面對平臺的難以自處。

前不久有一個虎嗅的文章刷屏,叫做《一夜醒來我什麼都沒有了》,說有一天晚上被尿憋醒了,看到手機有一百多個驗證碼的提示短信,這聽起來很可怕。

我也為此給一個頂級的專家打了電話,問這個事到底是誰的問題,他回答了一句正確的廢話,他說都有可能。

面對這樣一個沒有破局的死局,區塊鏈的確是非常好的解決方式。

區塊鏈作為對知情權和隱私權的確權,通過 SSI技術,簡稱自主權身份,能夠實現透明與隱私的統一。

場景實驗室吳聲:2018新物種6大趨勢預測

活動抽到酒店券消費的時候,還是給他一張身份證讓他看到簽發了公安局的家庭住址嗎?

其實他只需要知道有沒有被公安局通輯的信息,是不是被酒店不受歡迎的顧客這兩點就可以了。

其實不需要太多信息,只要就事論事即可。我把它稱之為揮霍式信息消費的時代的冗餘式澄清。

這種國際化標準SSI草案已經完成了,這才真正完成了人的透明化,也是我們期待已久的透明化。

這種真實的人的透明化,也帶來了全新的協作形態,有人叫分佈式商業、有人叫去中心化自治組織、有人叫分佈式協作組織、還有人叫分佈式自治社群。

場景實驗室吳聲:2018新物種6大趨勢預測

其實沒有那麼複雜,就是個性化的規模化,就是千人千面,就是找到了終端的恆定單元,找到了優化的原則,找到了連接的能力,不斷的去形成規模經濟的不同路徑和協作方式。

這是新的商業機遇,SSI確保臨時組建的社群一個是可信的,一個是可激勵的,但是需要經濟價值,需要Token激勵協作。

Token是個性化規模時代的價值載體,但是預知Token如何,我們待明年分析。

因此,場景就是社群,也是經濟活動的單元,通過自組織形成的協作形態,就是我們所說的個性化的規模化。

場景實驗室吳聲:2018新物種6大趨勢預測

我想起很多年前我也是寫作的青年,所以我想用辛波斯卡的《旅行輓歌》作為今天內容的結尾:

無數,無窮,但一絲一毫各有特色。

沙粒、水滴,然一城一池皆是風景。

在座的無數、無窮,也一絲一毫的被刻骨銘心。沙粒聚沙回城,水滴一城一池都是真正的風情。


【造奇智能新媒體】國內第一家正式成立並開展運營的智能製造產業新媒體及內容服務機構,聚焦新工業革命與智能時代的價值創造,以“深度影響智能製造進程,守望智能製造產業成長”為使命,聚焦智能製造、工業互聯網、工業4.0、數字化轉型及人工智能、大數據技術在工業領域的應用。

聯接產業企業、大學、研究機構、政府、資本等產業核心力量,通過創新和融合力量,打造深度觀察、行業洞見、豐富資訊於一體的原創型、產業新媒體平臺,憑藉有洞見的思考觀點,在產業界獨樹一幟。

2018年1月1日,[造奇智能]新媒體獨家推出、業界首份聚焦工業互聯網領域的高質量實名付費社群——工業互聯網研習社。致力於打通工業互聯網從資訊→信息→知識→認知→見識的鏈式通路,助力您的職業發展和機遇把握。

場景實驗室吳聲:2018新物種6大趨勢預測

場景實驗室吳聲:2018新物種6大趨勢預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