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都會老去,但總有人年輕著

所有人都会老去,但总有人年轻着

所有人都会老去,但总有人年轻着

那一天我二十一歲,在我一生的黃金時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愛,想吃,還想在一瞬間變成天上半明半暗的雲。後來我才知道,生活就是個緩慢受錘的過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逝,最後變得像捱了錘的牛一樣。可是我過二十一歲生日時沒有預見到這一點。我覺得自己會永遠生猛下去,什麼也錘不了我。

—— 王小波 《黃金時代》

21歲,一個人的黃金時代。當一個人處在自己的黃金年代的時候,似乎理所應當地熱愛著周圍的一切。去完成自己理想清單的每項內容,去感受自己在地圖上標註的每處夢想對的風景,去勇敢地愛一個人很久很久。可是我總願意將”黃金時代“理解為一個”好的開端”的伊始。這個階段的我們對未來迷茫又充滿希望,我們對生活既苦惱又熱愛,我們擁有著揮霍著最珍貴的東西——青春。

每個人都會有屬於他的黃金時代,有的人當時自知,有的人過後很久才恍然大悟。每個事物也會有自己的黃金時代,有的東西我們曾熱烈地追求過,後來卻都遺忘了;而有的東西我們在它的黃金時代裡時不自知,只能在回憶裡尋覓蹤跡。

1978年,屬於鄧麗君的黃金時代

如果說她的聲音屬於一個時代,她的歌曲陪伴一代人的青蔥歲月,她當之無愧。

1978年的夏末,作家殷立民在街頭和公園散步時,發現越來越多的人都提著一個錄音機在放歌。“開始我只認為年輕人好奇,喜歡玩這種收錄機新玩意兒。後來發現情況不對,竟然越來越多的人提著收錄機在大庭廣眾大聲播放鄧麗君的歌曲。”殷立民沒有想到的是,“鄧麗君熱”在極短的時間內就洪巻了整個中國。

所有人都会老去,但总有人年轻着

據《只有大眾,沒有文化:反抗一個平庸時代》一書中記載:1980年前後的北京,幾萬人,全在北海後門的那個山上。聽音樂,聽完了就跳舞,那時候聽的主要就是鄧麗君。

“鄧麗君熱”為沉默已久中國音樂撕開了一個缺口,從此抒情音樂在中國開始大肆傳播開來。其實與其說這是鄧麗君的黃金時代,倒不如說這是新中國音樂開始自由的時代。電影《芳華》裡”文工團時代“的沒落初露端倪,主角們偷偷在排練室裡穿起時髦的喇叭牛仔褲,收音機傳出鄧麗君的甜潤聲嗓靡靡之詞。紅布間穿梭的年輕女孩,音符裡隱藏的少年情誼,在那個時代一切都萌生出一種奇妙的”初生感“。

2018的中國,嘻哈音樂悄然興起。這是一個熱烈的快速的年代,在走過”鄧麗君“的低吟淺唱,走過崔健竇唯的理想怒吼,走過朴樹的憂鬱走過老狼白衣飄飄的年代之後,我們擁抱個性,我們認同自我,我們想用一直更加積極直接更自我的方式來和這個世界對話。現在的年輕人用最直率的表達獻給愛人,用最生猛的姿態衝擊夢想。

1988年,香港電影的黃金時代

香港電影之於中國電影,是一個符號,是一種情節,是一段高潮。

在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對於整個東亞地區而言看香港電影成為一種時髦。在當時,大街小巷的音像店裡堆滿了出租售賣的港片錄像帶。每每新片上畫,用”萬人空巷“的形容詞也絕不算誇張。當時的香港電影大多數都有著強烈的香港本土元素以及豪華的明星陣容,同時湧現了一大批優秀影片。從五福星系列到《警察故事》,嘉禾電影在當時的港片市場上風頭正盛。《旺角卡門》是王家衛導演的第一部電影,這位拍攝手法另類的導演開始進入人們的視野。除此之外,《英雄本色》、《喋血雙雄》、《阿飛正傳》、《倩女幽魂》系列等優秀影片也收穫了國內外不菲的口碑。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周星馳自1990年憑藉《賭聖》大破香港票房記錄之後,他的票房神話從九十年代開始一直持續至今。

所有人都会老去,但总有人年轻着

那個年代,伴隨港片浪潮向內陸襲來的,還有眾多優秀的香港藝人。他們的塑造的經典熒幕形象成為了一代人的共同記憶。林青霞飾演的東方不敗,英姿颯爽美豔不可方物,湖中飲酒的鏡頭令人無法忘卻;王祖賢飾演的小倩,擁有美豔的外表,幽怨的眼神,空靈的氣質,她那段行雲流水的浴後穿衣的畫面,成為了經典;張曼玉的青蛇,調皮性感,風情萬種,她初次學會像人一樣流淚時,眼神裡滿溢著絕望,那一滴淚令無數人心碎;朱茵飾演的紫霞仙子,俏皮靈動,她搖鈴眨眼的那一個畫面,也俘獲了無數少男的心。

所有人都会老去,但总有人年轻着

當年的香港,有好劇本,有好導演;當年香港演員,有顏值,有演技。他們不怕艱苦,用精湛的演技完成了一部部好作品,也將自己的演技和顏值巔峰留在了熒幕上。這不僅是香港電影的黃金時代,也是香港藝人們的黃金時代。

2018的中國電影,不再是一枝獨秀的情況。進口大片與國產電影百花齊放。雖然國產電影常常飽受詬病,但是還是不乏優秀的影片。老牌導演馮小剛,周星馳,王家衛等,均有不錯的影片上線。除此之外,許多新生代導演也紛紛嶄露頭角,收穫了不俗的票房與口碑。

1998年,中國互聯網大潮興起

1998年,互聯網剛剛進入中國沒幾年,那時絕大多數的中國人連電腦都沒摸過,中國的網絡浪潮一興起就引起熱浪滾滾。

所有人都会老去,但总有人年轻着

1995年,海歸張朝陽從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畢業,帶著互聯網回到中國。1998年,他成立了第一家全中文的網上搜索引擎——搜狐網。然後,張朝陽成功在硅谷說服李彥宏回國做互聯網,不久李彥宏靠搜狐的案例成功遊說硅谷投資人,回國創立了百度。

後來,被奉為“中國互聯網第一人”的張朝陽來到深圳演講,其中有一個年輕人受到他演講的感染,回去開始做QICQ,這個人就是馬化騰。1998年年底,馬雲北漂創業失敗,兩次夢破的馬雲心灰意冷回到杭州,然後在自己家裡創辦了阿里巴巴。

所有人都会老去,但总有人年轻着

1998年,中國互聯網的大潮開始迅速興起,在此後的20年間,迅速進入它的黃金時代。而在2018的今天,人工智能的技術浪潮已經迎來,或許我們即將是人工智能的黃金時代。

2008年,中國奧運走向黃金年代

現代奧林匹克傳入中國並不斷髮展,是一個非常漫長而曲折的過程。新中國成立之後,曾在1952年參加第15屆芬蘭赫爾辛基奧運會,但是由於邀請中國運動員去芬蘭參加奧運會的消息,是國際奧委會是在奧運會開始前兩天才向中國發出通知的,所以當中國運動員趕去芬蘭的時候,此時離奧運會結束僅五天,大部分比賽已經結束。在此之後,由於新中國在國際奧委會的合法地位被臺灣壟斷,直到1984年新中國才重返奧運會的賽場。此後中國運動員才開始在奧運賽場嶄露頭角。

所有人都会老去,但总有人年轻着

在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上,中國獎牌總數達到了獎牌榜第四位。這個沉睡已久的國家終於在奧運賽場開始發出陣陣低吼。正如美國奧委會主席威·西蒙在洛杉磯奧運會開幕之初說的:“中國從神秘的帷幕之後走出來,以一個長期睡夢覺醒的巨人的姿態突然出現在奧運會上……”

此後,中國的奧運健兒們在國際奧運會的賽場上越戰越勇。2000年悉尼奧運會,中國體育代表團金牌總數列所有參賽國家和地區第三位;2002年,中國體育代表團在鹽湖城冬奧會上拿到兩枚金牌,實現了冬奧會“零的突破”。2004年,中國體育代表團在希臘雅典奧運會上拿到32枚金牌,位列金牌榜第二;而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中國體育代表團以51枚金牌的好成績,首次位列奧運會金牌榜榜首。

所有人都会老去,但总有人年轻着

令所有中國人振奮的不僅是中國代表團取得了金牌榜第一的好成績,更是因為這一屆奧運會是由中國北京舉辦。這不僅代表了中國體育事業的蓬勃發展,更折射出新中國的強盛與國際地位的不斷提升。2008年,這是中國北京的奧運年,也是中國奧運之路開始走向黃金時代的一年。

春去秋來,寒來暑往,萬事皆有更替;日月盈仄,辰宿列張,萬物皆有其時。我們會有屬於我們的黃金時代,我們喜愛的東西也會有他們的黃金時代。金基德導演有一部電影叫做《春夏秋冬又一春》,春天過去了會再回來,或許黃金時代也可重現。

所有人都会老去,但总有人年轻着

【一個分享】

沒有人會永遠年輕,但永遠有人年輕著。

在你21歲時,在你的專屬黃金時代裡,

又有怎樣的故事呢?

期待你的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