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習慣從娃娃抓起

小學階段是孩子成長的關鍵期,尤其是在12歲以前,很多習慣和性格都是在這個時期形成的。石家莊新東方泡泡少兒的老師們今天就帶大家一起來看看這個階段的孩子應該形成哪些習慣和人生態度。

首先我們看看小學階段該培養孩子哪些習慣:

學習習慣

1.上課專心聽講,認真思考,積極發言。

2.每天預習、複習。

3.按時完成作業。 作業乾淨整潔且正確率高。

4.勤于思考,敢於質疑,與人交流,不怕說錯。

5.自主讀書,會寫讀書筆記。主動蒐集與學習相關的材料,拓寬自己的知識面。

生活習慣

1、有良好的生活習慣。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不去網吧、酒吧。

3、健康有規律的日常生活。

4、做事有計劃,不盲目、不拖沓。

5、合理有效安排時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交友習慣

1、 同學之間友好相處,不打架、不罵人。

2、 樂於幫助同學。向別人請求幫助態度誠懇。

3、不與陌生人來往。

4、對他人的幫助要主動致謝。做錯了事情要主動道歉。

5、學會感恩。能學到身邊朋友的優點。

6、熱情大方。與積極健康的人做朋友。

7、學會保護自己的隱私。尊重他人的觀點和習慣。

除了上述這些習慣,還要注意從小培養孩子正確的人生態度。

1. 樂觀、積極

一個人的心態會影響他日後做事和待人的態度,從小培養孩子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每天堅持用樂觀的心態去面對任何困難,這既有利於孩子健康成長,也有利於未來在孩子面臨困難時不至於悲觀抱怨,能夠促使孩子積極樂觀地去處理事情。對生活有著積極的態度是相當重要的。當然,事情可能會變得很糟,但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所以應該停止抱怨,尋求解決方案,最重要的是,要堅信自我,擺脫負面思維。

2. 激情和動力

讓孩子懂得制定小的計劃,在實現目標時充滿激情、全身心地去投入,這樣每實現一個小目標就會有繼續前進的動力,長此以往培養孩子做一件事的專注和有計劃性。這樣也會改正拖拉的習慣,提高做事效率。

不管孩子長多大,都會面臨與人交往問題,我們應該從小培養孩子與人相互的一些原則:

1、合作

要讓孩子學會與其他人合作,要懂得合作意識,要有團隊精神。

2、 同情心

教育孩子要有同情心,要懂得體會別人的痛苦,要學會關心他人。

3、 傾聽

要培養孩子學會傾聽,學會與其他人溝通交流,這樣既給孩子一個與他人互相瞭解的方式,也給孩子一個與他人互相學習的方式。

好的習慣從娃娃抓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