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個「向日葵」一樣的人,把握自己的人生!

其實,生活中,我們應該做一個“向日葵”一樣的人。像向日葵始終追尋著陽光的方向一樣,永遠對生活保持著高度熱情,興致高昂,勇於改變,對新鮮事物有足夠的好奇。

做一個“向日葵”一樣的人,把握自己的人生!

18世紀的上期,有一位年輕人,他經常喜歡思考一些奇怪的問題。

比如,人為什麼在高興時而不是生氣時微笑?為什麼遇到煩心的事情人就會生氣、暴躁?為什麼遇到害怕的事情人就會趕緊想法躲避?也許很多人會說:“這都是正常的反應啊。這是常識啊。”

很多人都喜歡用常識來解釋這些現象,因為常識告訴我們,某件事情和想法會讓你產生某種情緒,而這種情緒反過來會影響你的行為。舉例來說,你在深夜走在一條黑暗的小道上,你可能會感覺害怕,焦慮。你因為害怕,還可能會出汗,可能會加快腳步往家趕。可以說,你的情緒影響了你的行為。

但那個喜歡思考奇怪問題的年輕人並不滿足人們普遍認可的常識,經過多年的研究,他發現:情緒和行為之間是互相影響的,就如同正能量和負能量也會互相轉化一樣。舉例來說,人們微笑是因為快樂,同時人們快樂也會因為微笑而變得更加快樂。

這個年輕人就是美國著名哲學家、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

做一個“向日葵”一樣的人,把握自己的人生!

詹姆斯告訴我們的是,我們的情緒並不是完全不可控的。不要把任何的失敗或錯誤歸結於“一時生氣”“無法控制”等等。其實,我們都可以做自己情緒的主人。

我們生活在這個瞬息萬變的社會中,我們的情緒如同變化的天氣,也是在不停變化的。當你的情緒處於進取的狀態時,你渾身散發出大量的正能量,自信、快樂、興奮,讓你的能力源源不斷地湧進,當你的情緒處於低落期時,負能量便不請自來,沮喪、恐懼、悲傷、煩躁使你渾身無力。

做一個“向日葵”一樣的人,把握自己的人生!

我遇到過很多因為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緒而留下人生遺憾的人:他們有的人是因為工作中的稍微不如意而與上級頂撞丟掉飯碗;有的人是因為沒有辦法控制自己由失戀引發的消沉情緒而自甘墮落;還有的人是因為情緒變化無常而受到同事冷遇。

美國有兩位心理專家曾經針對一些上班族做過調查,結果有70%以上的人都承認,他們在辦公室中曾經有過憤怒、焦慮、哭泣、哽咽的情況。他們負面情緒的引發原因和表現形式多種多樣,但是歸根到底,都是因為無法良好地控制情緒而使自己受到很大的傷害和損失。

做一個“向日葵”一樣的人,把握自己的人生!

其實,生活中,我們應該做一個“向日葵”一樣的人。像向日葵始終追尋著陽光的方向一樣,永遠對生活保持著高度熱情,興致高昂,勇於改變,對新鮮事物有足夠的好奇。

如果一個人學會了控制自己的情緒,就能隨意地進入生龍活虎的狀態——樂觀、自信、興奮、充滿活力,你就能控制了局勢,就能把握自己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