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真正的衰老,是從這3點開始的

一個人真正的衰老,是從這3點開始的

在朋友圈看到一位朋友曬出的畢業十週年聚會的照片,大吃了一驚。

曾經年輕窈窕的女生大部分都發福了,有了中年婦女的模樣。

大部分的男生也已經挺起了啤酒肚,看上去大肚便便,髮際線也明顯的後移,跟十年前的樣子真的差距巨大。

可仔細一想,大家不過是三十出頭的樣子,看上去卻早已沒有了年輕的狀態。

不管胖瘦,所有人看上去都缺少了一種活力和精神氣,過早的展現了中年男女的油膩。

聚會就像是一個放大鏡,不經意間就把一個人這些年的狀態快速地暴露了。

其實只要有意識地去觀察,看一下週圍的人群,公交車、地鐵、商場等這些人群聚集的場所,你已經很難再找到幾張生機勃勃的臉龐。

有的掛著前晚熬夜的倦容,有的掛著著急、焦慮的神態,有的則是看上去一點就著的壞脾氣,很少有人看上去平和、喜悅,

即便是年輕的90後,也少了年輕人該有的活波,看上去精神不佳。

我不禁認為這成為了社會的通病,人們普遍缺失了一種年輕態的活力,缺少了一種清爽的精神氣,歸根結底是我們的生活方式出了問題。

當一個人與以前的自己對比時,如果發現自己活得越來越沒有味道,越來越蒼老,就該反思一下自己的生活方式是否出了問題。

所謂正確的生活方式,至少應該具有正確的思維,年輕的心態和可以做自己的本真。

一個人真正的衰老,很大程度上正是來源於思維的僵化、心態不再年輕以及做不成自己的苦悶。

一個人真正的衰老,是從這3點開始的

一個人真正的衰老,是從這3點開始的

思維僵化、不再興奮

真正的衰老,是從大腦的衰老、思維的衰老開始的。

很多人到了一定的歲數,便懶得去動腦追求,靠多年的思維慣性來生活,很少真正反思自己的思想意識是否正確。

受那句俗語“什麼年齡就做什麼事”的影響,很多人過早地按部就班,不再對新鮮事物有什麼興趣,將日子過得越來越麻木。

美國耶魯大學心理學家證實,人的思想狀況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人的壽命,也就是說一個人的思想越年輕,他的心理年齡越年輕,壽命越長

也有研究人員分析過68名59-84歲的老人的核磁共振掃描,結果發現,覺得自己比實際年齡小的老人有著相似的大腦結構特徵,腦中的灰質層面積更大。

去年一張80歲的老人在高鐵上專心工作的照片刷爆了網絡,老人被稱為網紅院士,他就是中國工程院院士劉先林。

恰巧前幾天看《開講啦》,看到他的演講視頻,被他年輕的狀態震驚了。

如果只聽聲音,你絕對不會想到這是一個80歲的老人。

一個人真正的衰老,是從這3點開始的

他的狀態完全勝過二三十歲的年輕人,思維敏捷、精神矍鑠、幽默風趣,說起話來語速很快又非常連貫,完全不是我們印象中80歲老人垂垂老矣的樣子。

當被問道是如何保持年輕的狀態時,他說:“一個人的衰老主要是大腦的衰老,缺少了對新鮮事物的追求,我不停地在期待一些從無到有的新鮮感的追求。”

他所說的正是拒絕思維的僵化,不停地給自己思維新的刺激,讓大腦保持年輕態。

正是因為他有著這樣的意識,在80歲的高齡之際,在為國家遙感領域做出巨大貢獻之後,他不像其他人一樣退休、頤養天年,而是重新開拓了新的領域,做起了智慧城市的研究。

其實,在思維年輕的人心裡,壓根沒有年齡的概念,他們的每一天都是活躍的、興奮的,因為他們有著無止境的追求,在他們的身上你永遠都能感受到那股精神氣。

思維僵化、不再興奮,這是一個人真正衰老的第一個跡象。

一個人真正的衰老,是從這3點開始的

一個人真正的衰老,是從這3點開始的

心態不再年輕

很多人年輕的只是年齡,衰老的卻是心態。

你在他身上感受的是死氣沉沉、毫不明豔的色彩,消極、懈怠,個性被現實消磨地鏽跡斑斑。

他們習慣把自己衰老的心態叫做成熟,豈知成熟並不意味著世故實際,因為那只是精神的早衰和個性的消失。

成熟應該是智識廣闊、思想豐富而且心態年輕。

當一個人擁有了年輕的心態時,他才擁有了生活的動力和對美好事物的感知。

1924年,泰戈爾訪問中國時,有位記者看到他精神抖擻,忍不住好奇地問:“請問您多大年紀?”

泰戈爾和善地笑著說:“我很不願意說出我的年齡。”

記者感到有些尷尬,似乎不應該這樣問。

但隨後,泰戈爾繼續說道:

因為我有一顆長久年輕的心,我不得不告訴你,我今年64歲了,但你千萬別猜想我是個老年人,一個人的老少不能拿年齡來做標準,我的心時刻同你們年輕人一樣,所以我長久是個少年人,我喜歡同少年人在一起,我喜歡我長久地做一個少年人。

說得真好。

“我喜歡我長久地做一個少年人”這句話讓人無比動容,一個不被年齡束縛地生命不斷地抽根發芽,保持對世界的好奇和覺知,渾身上下散發著年輕的魅力,這是一種多麼美好的追求。

“我喜歡我長久地做一個少年人”恰恰來自於一個人愛自己,對自己感興趣,不敢浪費生命的每一天。

年輕的心態必然包含樂觀,馬雲在對話世界銀行行長時,曾說:“我選擇的人必須樂觀,因為作為創業者,不樂觀會遭致災禍。”

阿里巴巴剛成立時,他每次回到湖畔花園,都說自己又拒絕了一家VC,直到有一天,他回來說自己已經拒絕了37家VC,但真實情況是馬雲被VC拒絕了37次。

年輕的心態,使一個人在遭受多次挫折後,還能自我調侃,重新起步,這種樂觀的態度也許比能力更重要。

人生本就艱難,倘若還沒走多久,心態已經立不住,那麼後面的人生不是渾渾噩噩便是消極厭倦,過一天和過一生也就沒什麼區別。

在心態年輕的人身上,你永遠看不到衰老。

不再具備年輕的心態,這是一個人真正衰老的第二個跡象。

一個人真正的衰老,是從這3點開始的

一個人真正的衰老,是從這3點開始的

做不成自己的苦悶

人生所有的修行都是以愛自己為前提的,一個懂得愛自己的人對“年輕”有著較高的標準,不允許自己提前衰老,一個愛自己的人才會努力地去做自己。

很多人的衰老來自於不能做自己的苦悶,有些人過了大半輩子都不能清楚地對自己的人生下個定義,也就註定了很難有年輕的狀態。

有位朋友經營企業多年,做得很成功,但因為他並不喜歡這份工作,這些成功帶給她的快樂都很短暫,他喜歡身心靈行業,多年來花了一兩百萬學習相關課程。

對於家族企業,由於某些原因,他很難放棄,內心反覆糾結,一直在尋尋覓覓某種東西來填滿內心,很少感到平靜、快樂,人也比同齡人看上去衰老許多。

最近見到她時,她告訴我她終於做了決定,已經將企業交給別人打理,自己要去做喜歡的事情。

說這話時她眼神堅定,透露著輕鬆和愉快,整個人精神煥發。

走了這麼久,她終於走到了自己最愛的軌道上。

電影《練習曲》中,明相借住在一個即將退休的女教師家。

女教師很羨慕他的年輕,可以做自己,也無不憧憬地說自己馬上退休了,就可以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了。

明相說:“有些事現在不去做,一輩子都不會做了。”

是啊,有些事現在不去做,一輩子都不會做了,我們總是希望得很好,可是人生短暫,總有變化,時光不會等你。

做自己不是隨心所欲、追求與眾不同,不是自我感覺,而是把自己放在一個比較大的空間內,才可能找準。

自我是不斷在自我升級中碰撞產生的,做自己就是持續地自我塑造、自我超越,而自我塑造、自我超越本就是一個讓人越來越年輕、越來越有生命力的過程。

堅定地做自己,就是堅定地選擇了年輕。

沒有勇氣做自己、苦悶做不成自己,這是一個人真正衰老的第三個跡象。

因此,要想年輕,你得保持思維的活躍、鍛鍊年輕的心態、堅定地去做自己。

希望有一天,你也可以驕傲地說:“我喜歡我長久地做一個少年人。”

一個人真正的衰老,是從這3點開始的

​作者簡介:清悠,富書籤約作者,80後女青年,關注內在成長和精神品質,追求豐富的單純和不張揚的激情,走在修心的路上,願與您一起探尋人生的美好,微博@清悠的雜貨鋪,簡書@清悠1202。本文首發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ID:FranklinReadingClub),百萬新中產生活認知學院,版權歸富書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