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92岁慈母照顾63岁中风儿子,一天两餐,日均伙食费不到10元


几年前,广西兴业县北市镇福田村,92岁的杨秀芬老人坐在门口低矮的凳子上。广西兴业县北市镇福田村的杨秀芬家,上月下旬才装上电灯,此前一直用火水灯,家中连支电筒都没有,更别说任何电器。这个家庭只有两人,杨阿婆和他的儿子,去年儿子中风之后,每天,92岁的阿婆拖着蹒跚的腿脚照顾63岁儿子的饮食起居。

广西兴业县北市镇福田村,92岁的杨秀芬老人的身份证和农村养老保险存折。存折上的余额是6.78元。昏暗的泥砖屋内,看不到一件像样的家具,床铺笼柜破旧不堪,窗台上一盏小小的火水灯尤其显眼,而就是它,陪伴着阿婆几十年的漫漫长夜。屋门口的走廊权当简陋的厨房,砌着柴灶,放着一只大水缸和一张旧桌子。揭开灶头上的锅盖,里面空空如也。

92岁的杨秀芬老人坐在门口低矮的凳子上。阿婆说,她家每天只吃两顿,10时许早餐和中餐一起吃,下午四五点钟吃晚餐。算下来,她和儿子两人一天的伙食费不到10元。


92岁的杨秀芬老人和儿子,两人都不爱说话,家里一片寂静,如同没有人居住。儿子李业震在上世纪70年代当过兵,退伍后在玉林城区工作过一段时间,没有婚娶,回到北市后一直和母亲一起生活。2013年他中了风,自此生活基本不能自理,由母亲照顾度日。

92岁的杨秀芬老人为儿子熬草药。杨阿婆是桂平中沙人,24岁嫁到北市福田村后,生下两个儿子,小儿子还在学步时丈夫去世了。阿婆自此没有改嫁,含辛茹苦把两个儿子拉扯成人。如今小儿子中风,大儿子家境也不宽裕,大儿子30多岁的儿子患有精神病,把他折腾得够呛,无暇顾及母亲和二弟。

平时,母子俩的伙食除了粥饭便是鸭蛋和一点猪肉,盐油不多。侄妇和邻舍不时送些蔬菜过来。阿婆年轻时在邻村一户人家当过保姆,现在她带的那个小孩已成了大叔,大叔记挂着阿婆的恩情,不时会砍一两捆柴火带来给阿婆烧火用。


92岁的杨秀芬老人和儿子的家。92岁的杨阿婆现在自觉身体还能行动,可以照顾不能自理的儿子,“就是近年觉得腿脚不大方便,痛。”阿婆说着,卷起宽大的裤脚,露出两条瘦削的腿,膝盖处贴着两片伤湿膏。

92岁的杨秀芬老人的家,昏暗的泥砖屋内,看不到一件像样的家具,床铺笼柜破旧不堪。

92岁的杨秀芬老人的家里,“菜篮”里放有两个冬瓜。 她和儿子两人一天的伙食费不到10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