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外企的中年人容易被廢?

為什麼外企的中年人容易被廢?

昨天晚上看到謙哥的文章《沒有公司能把你給廢了,除了你自己》,寫出了職場中存在的一些現象,切中要害,針砭時弊。

為什麼外企的中年人容易被廢?

外企的中年人為什麼容易被廢,其實裡面還有一些深層次的原因,謙哥估計沒好意思寫出來。那得罪人的事情就讓我來做吧,人生到了四十來歲,見過了大量各行業的外企人,也頗多感觸。

應該說中年外企人朝氣蓬勃的有不少,廢的也很多,總結一下共有以下三點原因,歡迎大夥批判拍磚。

原因一:巨大的優越感

大批外企在很多行業都屬於壟斷地位,有的產品不愁賣,有的技術很突出,有的資本實力強,久而久之,在外企工作的人,特別是中層以上的,普遍有一種莫名的優越感。

不要說中年人了,有時候一些二十多歲、三十出頭的小崽子,未見其水平閱歷有多高,然則牛逼哄哄,別人說的話還沒有聽完,就開始動輒打斷反駁,出口則必是一串的中英文夾雜詞彙,似乎不把乙方批的狗血噴頭,就不足以凸顯其存在。

外企裡優秀的人才比比皆是,但確實還有很多人少年得志異常張狂,相對來說中年人裡這種表現和行為會隨著閱歷的增長而顯得謙和一些,不過實際骨子裡的優越感,自己的陽春白雪對其他下里巴人的心態則有增無減,特別是外企的中年人絕大多數都拿著高薪,百萬以上並不罕見。

看著一群泥腿子乙方對自己畢恭畢敬,長期在這種氛圍中工作生活,想不驕傲也難,一旦這個人出現了無理由的驕傲,或者表面假謙虛,實則看不起人、也不尊重人的狀況,境界的跌落只是時間問題。

為什麼外企的中年人容易被廢?

原因二:沒有理想,不願冒險,基本沒有創新精神

很多外企的人,多數都是從小優秀,讀書較好,名牌大學畢業,海歸或者MBA。以上這些是基本的標配門檻,換句話說往往不是這一類人,根本也進不去外企。

這些人到了中年時,通常已有車有房,衣食無憂,年薪優厚,然則部分人已經失去了雄心壯志與理想。

很多人可能會表示不同意,會說我也有理想啊,我要做什麼什麼,我要做成什麼什麼樣……其實仔細分辨一下,他們更多的理想只是如何更好地左右逢源,如何能夠獲得升職,如何能把誰幹掉,如何拿到額外獎金。這些看起來似乎也是目標,但實際上已經變成了猥瑣不堪的油膩中年人了,心中想的往往只是雞毛蒜皮或者蠅營狗苟,靠權力和資源劃拉一點自己的利益。

周星馳電影中曾經說過,“一個人沒有理想,那跟鹹魚有什麼分別”,縱觀很多的外企中年人,他們真的已經變成了一條比較貴的鹹魚而已。

他們講的更多的並不完全是如何創新業務、如何去開拓與提升,而是滿滿的焦慮與辦公室政治,他們想的最多的是:如何做更好的PPT來取悅老闆、如何把表面數據弄上去、如何對付好檢查。他們不選對的,只選貴的,因為這樣不會得到老闆和其他人的挑戰,不求有功,但求無過!

原因三:不學無術,弄虛作假

就像前面說到的,很多外企職場中年人一路披荊斬棘不容易,從小讀書優秀,能坐到這個位置的都是優中選優的拔尖人才。但是到了這個階段之後很多人會覺得我累了,可以歇歇了,給自己找了很多的理由去放縱。

但這個世界知識更新換代如此之快,創新的思維與模式層出不窮,昨天高高在上的甚至有千億美金的大外企,可能有一天就會轟然倒塌,這個時代,企業更新迭代的速度甚至要比幾十年前快了數倍。

所以當一個人在不思進取的時候,事實上也往往對應著不學無術。

有人說怎麼會呢,做外企我們一直有在培訓啊,經常會去上課啊。其實很多時候他去參加各種培訓課程或講座,並不是真的要學習,只是為了緩解內心的焦慮,或者為了在朋友圈和同事面前顯示我有一直在學習,我是一直在努力的,僅此而已。

為什麼外企的中年人容易被廢?

他們時常會不懂裝懂,這是極為常見的事情。這些人開始不懂裝懂之後,普遍會去刻舟求劍,往自己曾經有過的經驗或者案例上去套用。一旦發現真實執行與之前有很大出入,他們更多的是希望快速掩蓋自己的錯誤,或者想盡辦法去延後不佳結果的發生,甚至搞出一些弄虛作假的方法,用刷出來的數據或編造的內容來應付上級。

故事還沒有完,事情發生之後,他們想的不是準備糾正,而是如何繼續創造新錯誤去掩蓋老問題。甚至還會打腫臉充胖子,今年扔三千萬,明年還扔後年繼續扔,他們內心想的是“無論如何不能在我這個任期上出現任何問題,也不能說這個項目失敗了,否則我顏面何存。”這種虛榮心和弄虛作假的心態會讓優秀的人一下子快速變為愚蠢者,內心沉淪!

因此錯誤通常不會是單發而是一個連鎖反應,讓錯誤更加疊加。 比如說某些藥企每年都做一個三四千萬的巨大數字營銷項目,實際效果很差,在患者服務項目上每個患者的成本可以高達千元,最終的投入產出比慘不忍睹,真實數據一塌糊塗,根本不具備可持續性!然而,項目負責人還是必須要在各個大會和宣傳中到處去講這個模式好這個東西好,數據如何如何,有什麼樣什麼樣的效果,我的決策永遠偉大光榮正確!

誠如謙哥所言,有很多中年人在遭遇危機被裁員清退之後,才發現自己在職場已經毫無競爭力可言,甚至由於多年過度專一去做重複的工作,導致自己並沒有多少複合型才能。不過實際情況更多是這樣的,大多數外企中“被廢”的中年人依然可以隨波逐流,過得很滋潤很爽,而且一般沒有重大的失誤也不會被裁員,只是內心異常油膩而猥瑣!

從大外企出來創業的人,失敗率會異常高,通常給投資方造成的損失是異常巨大的。他們經常眼高於頂,指手畫腳,在公司剛成立沒有業務的時候,就先搞一個全建制,不管怎樣就先配上秘書、弄上前臺、住上豪華寫字樓、配上豪華辦公傢俱、打上廣告等等,其他事後面再說,不管怎樣,大企業的作派不能丟,但往往一兩年之後就一地雞毛……當然,這些創業者有自己的一套說法,他們會動輒以市場、合作伙伴或這一屆員工不行等等,找各種藉口去解釋公司失敗的原因,唯獨不說對自己的能力邊界估計不足和愚蠢!

這才是中年人真正的危機——眼高於頂,對自己不切實際的過高評價,自欺欺人,炫技,炫品味,鄙視他人,標榜自己。其實不分外企、民企、創業者、投資人。

因為醜陋的人性都是一樣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