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傳百年,唐玄奘不是西天取經第一人,沒想到是他

佛教在從印度傳到中土之後,由於語言翻譯的不同從而有很多不一樣的版本,對佛義的很多解釋也是眾說紛紜。出於對佛教的鐘情,也為了尋求佛經的原始本質,消除中土百家對佛義的紛爭,這便是西天取經想法和行動的本質。

唐僧出生的時間非常的恰到好處,唐太宗時期開明的思想為西天取經的計劃提供了很大的支持與幫助。

誤傳百年,唐玄奘不是西天取經第一人,沒想到是他

645年,玄奘滿載盛譽、佛經、佛像回到中土大唐,受到了皇帝的盛情款待,併成了皇家寺院的座上客,很多國家的有志佛學的人都拜其為師,一時間長安成了世界佛學中心地帶。

玄奘為中國乃至世界的佛教事業都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他的名字婦孺皆知,其影響之大不言而喻。很多人認為他是西天取經的第一人,但事實究竟如何還需要歷史的佐證。

據史料記載,最早去西域求取真經開始於東漢。漢朝推崇老莊的思想,公元64年漢明帝聽說西方有佛,便派中郎將出使天竺,即今天的印度。三年後,中郎將順利回國,並帶回一些佛經。

從這之後的三國時期高僧,在260年曾西域求取真經最終求得梵文版的《放光般若經》。因為他沒有到達印度,所以史書中很少有記載。

誤傳百年,唐玄奘不是西天取經第一人,沒想到是他

399年,65歲高齡的高僧法顯因看到漢代傳人中原的佛法戒律殘缺不全便與慧景等人西去天竺求得真經。歷經3年,他們達到了北印度境內。在印度期間,法顯等求得了多本經文書籍,流傳於全國各地,至今仍為世人傳誦。

然而,所有西天去取經中的人,唐玄奘的成就最為顯著,他的聲望之大也就在情理之中。歷史的種種資料表明,玄奘並非西天去取經的第一個人。我們總是下意識和唐玄奘聯繫在一起,便有了這樣美麗的誤會。

誤傳百年,唐玄奘不是西天取經第一人,沒想到是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