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個孩子的媽媽,朝九晚五上班卻在半年內考上哈佛,她憑什麼?


3個孩子的媽媽,朝九晚五上班卻在半年內考上哈佛,她憑什麼?


3個孩子的媽媽,朝九晚五上班卻在半年內考上哈佛,她憑什麼?

第一次聽到《時間都去哪兒了》那首歌時,被感動得淚流滿面。

時間都去哪兒了/還沒好好感受年輕就老了/生兒養女一輩子/滿腦子都是孩子哭了笑了/時間都去哪兒了/還沒好好看看你眼睛就花了/柴米油鹽半輩子/轉眼就只剩下滿臉的皺紋了……

相信只要是為人父母,對這首歌都有著深深的共鳴和感嘆,因為那是太多人一輩子的縮影和寫照。

我們忙忙碌碌一輩子,精力都消耗在生活的各種瑣事裡,一轉眼,就看到了那個背影佝僂的年邁的自己。

但並非所有人,都這樣度過一生。

3個孩子的媽媽,朝九晚五上班卻在半年內考上哈佛,她憑什麼?

日本的吉田醫生沒有讓自己陷入這種漩渦中,而是開闢了另一條生活路徑——利用生活空隙學習,半年時間考上哈佛大學,開啟了帶著先生、父母和3個年幼的女兒到哈佛的留學之旅,並在2年後順利拿到哈佛大學博士學位。

看完她寫的《吉田醫生哈佛求學記》後,深感她的經歷完美詮釋了羅賓·夏瑪所說的:“不是因為困難而不去做,而是因為不去做,才困難。

我們可以把她的故事,概括為留學前和留學後兩部分。

3個孩子的媽媽,朝九晚五上班卻在半年內考上哈佛,她憑什麼?

吉田並非是比我們聰明的人,相反的,她很普通。

剛開始工作時,因為找不到血管,經常被病人要求換醫生;她也曾和大多數人一樣,每天陷入無邊無際的工作,育兒和家務等繁瑣中,日復一日超負荷運轉,差點把自己活成了怨婦。

有一天,當她意識到,總把自己當成悲劇的主角,卻不願改變的真正原因是自己縱容自己而非外界環境時,猶如被一記悶棍狠狠敲醒。心底的某個塵封已久的開關被突然打開,思想開始發生改變,於是馬上採取行動,把曾經的留學夢想逐漸變成現實。

吉田在眾多事物纏身的情況下,用半年時間就考上哈佛大學,源自三個方面。

3個孩子的媽媽,朝九晚五上班卻在半年內考上哈佛,她憑什麼?

一、合理的時間規劃和高效的單位時間價值。

沒時間是所有人最堂而皇之的藉口。

吉田寫道,在準備留學前,她作息是早5:45起床,晚11點到11點半上床。但準備留學後發現,晚上哄孩子睡覺時要不直接跟著一起睡著了,要不已精疲力盡,無法專注看書。

她馬上把作息調整為晚上8點至8點半,跟孩子們一起上床睡覺,早上3點鐘起床。

這樣在孩子們6點醒來之前,她有足足3個小時的高效時間來學習。

她學習的時間還包括一些閒碎時間,比如說走路的幾分鐘,晾衣服洗衣服時,平常午休和上下班路上的3個小時等,全部統統都利用起來。

此外,她還把學習單位時間壓縮到10分鐘、5分鐘,甚至1-2分鐘。正因為時間緊張,她每次學習都非常專注,規定在什麼時間之前必須要做完哪些事情,大大提高單位時間價值,為她成功考入哈佛奠定了基礎。

二、找出大石頭。

大石頭的故事大家應該都很熟悉。就是一個瓶子裡,如果先裝滿大石頭,還有空間裝小石頭和沙子。但如果先裝小石頭和沙子,大石頭就無法再裝下。

這個大石頭就是你最重要的事情。

吉田深諳此道,她每個階段都找出自己的大石頭,在最高效的整塊時間裡優先安排大石頭。比如說在考託福和GRE考試之前,備考複習就是大石頭;但考試合格之後撰寫小論文,就是這個階段的大石頭。

三、掌控心情。

吉田有一個特點,就是一旦決定就心無旁騖地奔著目標而去,未曾想過,如果我考不上會怎樣。

但人的情緒是有高低起伏的,不可能一直都鬥志昂揚。比如鼓足幹勁開始做,卻突然失去速度,或必須集中精力工作時卻變得心不在焉,明明重要的事情火燒眉毛卻視而不見或故意拖延等等。

3個孩子的媽媽,朝九晚五上班卻在半年內考上哈佛,她憑什麼?

這個時候,如何管理自己情緒,掌控心情就變得格外重要。在很累沒有燃料時,吉田給自己補充燃料的方式是——隨身攜帶激勵格言。

在不知為何不在狀態時,她都會拿出格言筆記目不轉睛地看著,直到這些格言像一股巨大的能量注入她心裡,幫她重新找回熱情,激勵著她繼續前行。

吉田說,比時間和金錢更重要的是對心情的掌控。

3個孩子的媽媽,朝九晚五上班卻在半年內考上哈佛,她憑什麼?

書的後半部分,主要講述吉田醫生在美國留學期間的生活。

從書中的描述可以看到她的留學生涯並非一帆風順,而且是一波三折。

首先,橫在她面前的是三個孩子每月50萬日元(約3萬人民幣)的保育費,如果這樣支付,她只會花光所有積蓄然後打道回府。

她四處打聽減少保育費的辦法,當得知醫學部的福利保健團體所屬的託兒所,對該團體年收入6000美元的職員(他先生作為研究生在該團體留學無收入)提供一定的保育費補助時,她馬上去交涉,第一次遭到拒絕後,第二次再想辦法。

3個孩子的媽媽,朝九晚五上班卻在半年內考上哈佛,她憑什麼?

功夫不負有心人,後面他們通過贊助形式拿到職員身份,享受到減免保育費的政策,這樣三個孩子的保育費從每月50萬變成12萬日元,大大減輕壓力。

其次,一家人一年約120萬日元(約7萬人民幣)的保險費。

之前她只知道哈佛大學面向學生的醫療保險費比社會上的要少很多,但沒想到全家加起來卻還是需要120萬日元。

這也是她根本就無法承擔的費用。她又開始想辦法,想起一個朋友說過他們全家都享受全免的保險費和醫療費,馬上聯繫,被告知是美國一個洲面向貧困人群的一個醫療服務項目,她直奔到窗口去了解。

幸好,接待他們的工作人員非常和善,幫助他們辦理登陸手續,並在申請時幫助他們與負責人進行解釋和說明,最終順利申請成功。

但人生就是,一個問題解決之後又會有另一個問題出現,她們租的房子遇到了大問題。

在到美國一個月後天氣開始變冷,暖氣施工突然開始。

3個孩子的媽媽,朝九晚五上班卻在半年內考上哈佛,她憑什麼?

施工人員白天在房間裡施工,晚上他們累了一天回到家,看到的是滿地施工產生的垃圾和粉塵工具,還有老鼠在走廊裡到處亂跑,而且和鄰居相鄰的那面被鑿開的牆壁只能用塑料薄膜貼上,完全保護不了隱私。

和房東溝通,房東根本不予理睬。在室內零下5度的天氣裡,吉田突然覺得,為了自己留學讓家人住到這樣一個地方,內心感到無盡的悲涼!

接二連三出現的意外情況,加上研究生院繁重的學習壓力,壓力山大下的吉田,三個月體重減了十斤,並且導致突然停經。

最後,她心煩意亂地向入學時關她的哈佛大學研究生院,負責學生工作的羅貝塔哭訴和求助,並在羅貝塔引薦的律師幫助下,讓問題得到了圓滿解決。

這段經歷讓吉田感慨無比。她曾經想過,當孩子們到18歲時,希望他們是什麼樣的人?

她寫下了三條:

1、能自己作出選擇。

2、能正視對方的心情。

3、自己遇到困難了,能向周圍的人求助。

3個孩子的媽媽,朝九晚五上班卻在半年內考上哈佛,她憑什麼?

我相信這三條都是她深刻的體會和對人生的洞見,特別是第三條。因為在哈佛留學期間遇到的各種問題,吉田都通過向他人求助得到了圓滿解決。

現在很多人不善於向他人求助,其實,人是群居動物,每個人都有被需要的感覺。適當的向他人求助,既幫助了自己,也可以成就他人。

3個孩子的媽媽,朝九晚五上班卻在半年內考上哈佛,她憑什麼?

瞭解了吉田醫生的故事後,我在自己的內心種下了一顆種子。

除了像吉田一樣調整自己作息時間外,還有她說的:同時進行。

她說,很多事情其實可以同時進行。因為你一定會讓自己特別專注,並努力用最快的速度和最高的效率做當下的事情,然後進入下一件事。

所以她工作、帶孩子、懷孕和留學申請同步進行,四不誤。

3個孩子的媽媽,朝九晚五上班卻在半年內考上哈佛,她憑什麼?

吉田認為,即使什麼都不懂,也得咬牙堅持下去。因為自行車只有繼續前行,才不會倒下。

馬雲也說:

“我永遠相信只要永不放棄,我們還是有機會的。這世界上只要有夢想,只要不斷努力,只要不斷學習,不管你長得如何,不管是這樣,還是那樣。今天很殘酷,明天更殘酷,後天很美好,但絕對大部分人死在明天晚上,所以每個人不要放棄今天。”

堅持努力不放棄,讓未來的你感激今天拼命努力的自己!

-END-

編者的話:

最近,“錦鯉”這個話題很是火爆,但我們普通人很少會有那種“即使不努力,每次也能踩線過”的絕佳運氣。

曾經我也曾幻想過,自己天賦異稟、運氣爆棚。後來發現,凡是我沒有努力過的事情,事實總會將我的僥倖擊打得稀碎,而那些我付出過100%努力的事情,卻能得到超過預期的結果。

努力,是我們普通人成就自己的唯一途徑。願我們都能越努力,越幸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