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古鎮,號稱中國第一水鄉,近年卻受困於人多,沒去的趕緊去了

周莊,一片澤國,四面環水,咫尺往來,皆需舟楫,被譽為“中國第一水鄉”。如果說周莊是魂,那麼佔據全鎮建築百分之六十以上的明清民居就是周莊的韻,緊緊0.47平方千米的古鎮上有近百座古典宅院和60多個磚雕門樓。

這個古鎮,號稱中國第一水鄉,近年卻受困於人多,沒去的趕緊去了

中國水鄉文化的瑰寶:江蘇周莊古鎮

春日的傾城,漫步在這江南小鎮,錯落有致的古樸民居,青色磚石的窄窄小巷,曲曲彎彎的河道,猶如羞答答的江南女子半遮半掩這精緻玲瓏的面容。

讓你窺不到全貌...

這個古鎮,號稱中國第一水鄉,近年卻受困於人多,沒去的趕緊去了

而當高高的日頭散去了薄霧,臨窗而坐,泡上一壺清茶,窗下烏篷船穿行在河道中時,周莊邊如那頭戴斗笠,身著藍色布衣、吟唱江南小調的船婦一般,鮮活起來...

溯源

周莊原名貞豐裡,以當地有座貞豐橋而得名。北宋元祐元年(1086年),由於當時周姓迪功郎(迪功郎,為鄉村小官職務名)捐舍宅修全福廟,為當地最早的古剎,當地百姓感其恩德,故易“貞豐裡”之名為“周莊”。

這個古鎮,號稱中國第一水鄉,近年卻受困於人多,沒去的趕緊去了

周莊古鎮:百看不厭的水鄉風情畫

南宋時期,越來越多的人遷居此地,人煙才逐漸稠密。元朝中葉,頗有傳奇色彩的江南富豪沈萬三之父沈佑,舉家徙至周莊東面的東宅村。周莊亦因江南富豪沈萬三的發跡而由小集迅速發展為商業大鎮,成了一個糧食、絲綢及多種手工業製品的集散地和交易中心。

這個古鎮,號稱中國第一水鄉,近年卻受困於人多,沒去的趕緊去了

那年的周莊

周莊的手工業和商業也得到了迅猛的發展,盛產絲綢、刺繡、竹器、腳爐及白酒等。因此,周莊的民居古宅建築用途廣泛、裝飾豐富、風格多變,尤以商業和居住相結合的建築最為特色。

佈局

周莊的舊鎮區面積24公頃,東西向長1.5千米,寬1千米,四面環水,依水而建,由南北向的河道貫鎮而過,以4條河道為骨架,依水形成8條長街,河街平行,前街後河,河路相間,成井字形河街格局,自然而巧妙地把水、路、橋、房聯成一體,河、橋、街、店、宅、樓、埠佈局得宜。橋頭便是水路交匯處,拱橋與閣樓夾街而設,此間的茶樓酒店,盡得地利人氣,憑欄而坐,水鄉美景盡收眼底。鎮上人家都是瀕水而居,因此周莊共有7處過街騎樓。

這個古鎮,號稱中國第一水鄉,近年卻受困於人多,沒去的趕緊去了

中國第一水鄉:周莊

4處臨河水閣,在5000多米的石欄駁岸上有36處造型各異的纜船石,而201座河埠踏渡,為當地居民的日常生活提供了方便,因此處處充滿了濃郁的水鄉生活氣息。

這個古鎮,號稱中國第一水鄉,近年卻受困於人多,沒去的趕緊去了

攝於2017年8月,夏日周莊

周莊建築風格秉承江南一系,與蘇氏建築、徽派建築及江浙建築趨於接近,但古代封建等級制度決定了周莊的建築等級,再加上明顯的產業分工差異因素,它臨街的商業建築基本上都是前店後坊、前店後宅、下店上宅各式格局,充分利用河道間狹小的空間,有著濃厚的商業氣息。

這個古鎮,號稱中國第一水鄉,近年卻受困於人多,沒去的趕緊去了

西塘古鎮西塘是首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坐落在浙江省,中國

這種格局有異於其他周邊同等級城鎮的街市,加上民居、商鋪、作坊以及其他建築間各種組合排列,構成了周莊獨特的建築風貌。

這個古鎮,號稱中國第一水鄉,近年卻受困於人多,沒去的趕緊去了

周莊寬銀幕攝影,第一人、第一次。

居民的日常生活提供了方便,因此處處充滿了濃郁的水鄉生活氣息。周莊建築風格秉承江南一系,與蘇氏建築、徽派建築及江浙建築趨於接近,但古代封建等級制度決定了周莊的建築等級,再加上明顯的產業分工差異因素,它臨街的商業建築基本上都是前店後坊、前店後宅、下店上宅各式格局,充分利用河道間狹小的空間,有著濃厚的商業氣息,這種格局有異於其他周邊同等級城鎮的街市,加上民居、商鋪、作坊以及其他建築間各種組合排列,構成了周莊獨特的建築風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