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人生「六戒」,做個中規中矩的人

漫漫人生,有無數機遇,也隱藏著很多禍患。

讀懂“曾國藩六戒",學會做任何事情把握好分寸,適可而止。為人處事中規中矩,便離成功更近了一步。

1

第一戒:戒貪心妄念

“久利之事勿為,眾爭之地勿往。”

一直都容易獲利的事情不要做,眾人都想爭到的位置不要去。

這句話告誡我們:長久獲利的事,或者所有人都一窩蜂競相追逐的東西,往往埋伏著危險和失敗。

被外在表象所誘惑,容易引發貪心,使人步入陷阱,萬劫不復。

切忌貪心妄念,凡事要有獨立的思考和清醒的預判。

2

第二戒:戒因小失大

“勿以小惡棄人大美,勿以小怨忘人大恩。”

不要因為別人小的缺點就忽視他的優點,不要因為小小的恩怨就忽略了別人的大恩。

戰國時期,子思向衛侯推薦苟變,衛侯明知苟變是難得的將才,卻因他吃了百姓兩個小雞蛋,便不任用他。

為人處事,切忌因小失大。

凡人都會犯錯,一定要公正客觀地看待別人的缺點和不足。

滴水之恩,尚要湧泉相報,小小恩怨,更應以寬容之心去包容。


曾國藩人生“六戒”,做箇中規中矩的人


3

第三戒:戒尊己卑人

“說人之短乃護己之短,誇己之長乃忌人之長。”

說別人的短處就是掩護自己的短處,誇耀自己的長處就是嫉妒他人的長處。

韓信說劉邦帶兵不過十萬,而他自己帶兵,卻是越多越好。怎料最終,韓信也只是劉邦的一個棋子而已。

真正的智者,能夠“吾日三省吾身”,眼裡看到的是他人之長,心中憂慮的是自身之短。對照別人的優點讓自己變得更加優秀,而不是靠貶低他人來尋求自我安慰。

4

第四戒:戒懶惰 戒狂傲

“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敗,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敗。”

大多數人一輩子平庸,只因懶惰;天底下有才之人,卻因狂傲致敗。

一代大儒曾國藩,天生並不聰明,卻能以勤奮成就大學問,終成“人生贏家”。

李自成有勇有謀,盡佔天時地利,卻因一時勝利驕傲輕敵,最終慘敗。


曾國藩人生“六戒”,做箇中規中矩的人


5

第五戒:戒獨利 戒眾謀

“利可共而不可獨,謀可寡而不可眾。”

利益,要與大家分享,不可獨佔;謀劃事情,則不必與眾人商量。

所謂“人為財死,鳥為食亡。”利益,人人嚮往,如果獨佔,必定招致怨恨,成為眾矢之的。

所以,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卻始終不敢自立。

謀劃事情,則貴在快速做出決策。自己有非凡的眼光、心胸即可定論;參與的人過多,反而會動搖決策的信心。

6

第六戒:戒恃才 戒逆勢

“凡辦大事,以識為主,以才為輔;凡成大事,人謀居半,天意居半。”

做大事的人,閱歷和見識最為重要,才能只作為輔助;要成就大事,一半在於謀劃,另一半要看天意。

做大事的人,不能恃才而驕,真正的財富是開闊的眼界與豐富的閱歷。

劉邦,治國不如蕭何,謀策不如張良,帶兵不如韓信,卻能網羅天下有才之人,為己所用,終成一番霸業。

要成就大事,不能逆勢而為。盡最大的努力,也要看天意。順應時勢而為,方能成就一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