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列強炮聲轟鳴,紀昀卻仍對「重器」敝帚自珍

紀昀閱微草堂筆記一篇,名《神臂弓》,記載失傳宋代鎮國神器神臂弓。

宋代有神臂弓,實巨弩也,立於地而踏其機,可三百步外貫鐵甲。亦曰克敵弓,洪容齋試詞科,有《克敵弓銘》是也。宋軍拒金,多倚此為利器。軍法不得遺失一具,或敗不能攜,則寧碎之,防敵得其機輪仿製也。元世祖滅宋,得其式,曾用以制勝。

西方列強炮聲轟鳴,紀昀卻仍對“重器”敝帚自珍
西方列強炮聲轟鳴,紀昀卻仍對“重器”敝帚自珍

看來我們的紀大才子也是軍迷,對曾經的神兵利器念念不忘、倍加尊崇。神臂弓對於缺少戰馬的宋朝來說,確是賴以致勝的“法寶”,難怪終有宋一朝,對於它的保密工作做的相當到位。到明朝時神臂弓已經基本失傳,只有《永樂大典》尚存其簡略分部圖。紀昀對神臂弓很是用心(不然也不會專用一章記載此事了),與工部侍郎鄒念喬研究揣摩很多天,也無法窺得其道,無奈之下有了求助西洋人的想法。問題來了,紀昀的老師劉統勳曾經告誡他:“西洋人用意至深,如算術借根法,本中法流入西域,故彼國謂之東來法。今從學算,反秘密不肯盡言。此弩既相傳利器。安知不陰圖以去,而以不解謝我乎?《永樂大典》貯在翰苑,未必後來無解者,何必求之於異國?”意思是說,西方人的算術本是從我中土流傳過去,但是他們將其收攬發揚以後,如今卻當作秘密不拿出來與我們共享。象神臂弓這樣的重裝武器,致勝法寶,如果被他們掌握了梗概還了得嗎,一定會深挖學透,反過來對付我們;況且這東西收在永樂大典裡,未必沒有後人能解讀。”老紀認為這個意見“維此老成,瞻言百里”,誇讚:信乎所見者大也——眼光遠,站位高……此事便放下了。寧可放棄,也不資敵。

西方列強炮聲轟鳴,紀昀卻仍對“重器”敝帚自珍

好吧,老劉、老紀的提防大有道理,我們不也曾經打算“師夷長技以制夷”?雖然在當時神臂弓即使再修復研發出來,也不一定就能成為改變歷史進程的終極武器,不過紀老當時可是這樣期盼的,但是事情到此,卻真的就因噎廢食了,如此大才就拿不出一個好的方案解決問題,還遺憾而略帶點小得意的把事情記載下來。

彼時已是公曆十八世紀後半葉,在天朝大國的對面,歐洲列國興起的啟蒙運動開始挑戰基督教教會的思想體系,科學逐漸感染社會的各個層面;由於商業上的需要,很多工業技術孕育而生,成為工業革命的先導因素。而在技術外,生產與管理方式在西歐逐漸發生改變,傳統世襲的學徒制逐漸被破壞,分工與工廠生產方式開始抬頭。 藝術與文化上,追尋希臘與古羅馬風格的新古典主義盛行西方世界,甚至已經影響到了中國宮廷;改變世界的美國獨立戰爭和法蘭西革命已經在趨近現代化的火槍、火炮等等熱武器的轟鳴聲裡打響。。。。。而在繁華錦繡的大清,一個才高八斗如紀昀的部級領導,還在因為擔心流傳自宋朝的殘缺的神臂弓技術外流而糾結、放棄。

西方列強炮聲轟鳴,紀昀卻仍對“重器”敝帚自珍
西方列強炮聲轟鳴,紀昀卻仍對“重器”敝帚自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