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拂夜奔:慧眼识英雄,千古留美名!

红拂夜奔:慧眼识英雄,千古留美名!

在《红楼梦》第六十四回中,黛玉写了一组《五美吟》。其中,有一首是写红拂女的:长揖雄谈态自殊,美人巨眼识穷途。尸居余气杨公墓,岂得羁縻女丈夫?从诗中可以看出,林黛玉非常钦佩红拂有胆有识,能不受权势和封建礼教的“羁縻”,大胆追求自由幸福的生活。那么,红拂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红拂女,本姓张,名出尘。在战乱中,流落到长安,被卖入司空杨素府中为歌妓。因平日里手中常执一柄红色拂尘,故称作“红拂女”。红拂生性聪明伶俐,又有胆识,且容貌清丽,在一众歌妓中颇为与众不同。

隋灭南陈后,陈后主的妹妹乐昌公主也被俘至长安,后被皇帝赐给司空杨素为歌妓。红拂与

乐昌公主一见如故,且性情相投,便结为金兰姐妹,在司空府中相互扶持。

隋炀帝南巡江都,命司空杨素留守长安。这日,杨素在府中观赏歌舞,红拂在一旁服侍。有小厮来报:三原人李靖求见。杨素为人一贯傲慢,本不想见这等无名小辈,但又不愿被人说他不懂礼贤下士,便让小厮带来人相见。

李靖进来后,杨素并未停止歌舞,且非常怠慢,竟然坐在榻上不起来。李靖行礼后说:“天下方乱,英雄竞起。公是帝室重臣,应以交纳豪杰为上,不应在榻上见宾客。”杨素敛容起身,屏退堂上歌舞姬,并向李靖道歉。后与李靖谈论一番,杨素觉得此人很有前途。

但杨素毕竟年老体弱,不再有远大的抱负,只想安于现状而已。因此,只是敷衍李靖。李靖非常失望。二人谈论之时,红拂就频频注视李靖,她见李靖气宇轩昂,又一身正气,乃英雄侠义之士,心中暗暗倾慕,于是派门人跟踪李靖,得知他的住处。红拂就想深夜投奔李靖,只是她心里有些矛盾,不知道该怎么给乐昌公主说。

乐昌公主见红拂心事重重,便问她出了什么事。红拂就据实说,她想离开司空府,去投奔见了一面的李靖。乐昌公主虽然觉得红拂的想法有些大胆,但她相信红拂的眼光,也佩服红拂的胆识。只是,从此两姐妹就要分别,心中很难过。

红拂说:“天下即将大乱,近日府中歌姬已有几人逃离,不如我们姐妹二人一起离开司空府。”乐昌公主说:“我与你姐夫徐德言相约在长安城见面,我要留在长安等他。妹妹既遇到良人,姐姐祝妹妹一路平安。”

红拂便告别乐昌公主,女扮男装后乘夜色离开了司空府,向李靖所住客栈匆匆而去。

夜晚,李靖在客栈,想着白天在司空府的事,觉得前路茫茫,让人惆怅。正在这时,忽然听到敲门声。开门一看,一个英俊少年手拿行囊闯了进来,还让他赶快关门。李靖一脸茫然,只见那少年脱下帽子,竟变成一个十七八岁的绝世佳人。

李靖很是惊讶,那佳人问:“公子还认识我么?”李靖看了良久,说:“姑娘莫不是司空府的……。”红拂莞尔一笑,“妾正是司空府的歌妓红拂。”说着便行了一礼。李靖慌忙还礼,问红拂为何深夜来此。

红拂说:“妾侍奉杨素多年,见过的人不少,但都不如公子,我就是来投奔公子的。”李靖一听,有些吃惊:“杨司空位高权重,若被他知道,岂不是惹祸上身。”红拂说:“公子勿怕,杨素如今已是尸居余气,没有什么可怕的。现在府中侍女多半逃去,他也无心追逐。”李靖心下稍安,便问红拂女的姓氏,红拂回答说姓张,排行居长。

李靖邀红拂同坐,灯下看美人,愈看愈美。李靖顿生爱慕之心。红拂也羞红了脸,她说:“人常说‘娉则为妻,奔则为妾,只怕日后公子会轻看我。”李靖忙说:“想我李靖身无长物,承蒙红拂不弃,投奔与我,日后决不相负。”于是,二人便点红烛,拜了天地,结为伉俪。

红拂问:“相公日后可有什么打算?”李靖道:“我有一好友刘文静,现在太原李渊处效命,颇得重用。我们明日就离开长安,去太原投奔他。”红拂点头称是。

第二天一大早,李靖与红拂为躲避杨素追捕,装扮成商人模样,匆匆离开长安,奔赴太原。

红拂夜奔:慧眼识英雄,千古留美名!

红拂女与李靖一路跋涉,眼见离长安越来越远,想着杨素应该不会再派人来追捕了,心下稍安。

这天,二人来到据太原不远的灵石镇,便找一客栈歇脚,准备明日再赶路。李靖去马厩为马刷洗,红拂对着镜子整理头发。这时,忽然有一个中等身材,赤髯如虬的大汉骑驴来到跟前。他在客栈前下驴,径直走进李靖的客房,取过枕头躺在地上,看红拂女梳头。李靖一看,不禁大怒。红拂摆手阻止了李靖,她匆忙将发束好,走到虬髯客跟前行礼,并问其姓名。虬髯客自称姓张,名仲坚。红拂女说:“我也是姓张的。”虬髯客大喜:“不想今日竟在此地遇到小妹。”说完就起来了。红拂女对着门外喊道:“李郎,快来拜见兄长!”李靖快步进门来,以礼相拜。接着,三人坐在桌子跟前饮酒。虬髯客说:“我看李郎穷困潦倒,是怎么得到如此佳丽的?”李靖说:“这件事本不方便与人说,但兄长为人光明落,小弟就据实相告。”于是就详细地讲述了他和红拂女的事情。听完,虬髯客也对红拂赞叹不已。

虬髯客问:“现在你们二人准备去什么地方?”李靖说去太原投靠好友。虬髯客点点头,然后取出一个行囊,对李靖说:“我有一个下酒物,李郎能与我一起吃吗?”李靖说了几句客气话,哪知从行囊里取出的竟是一副人肝。虬髯客用匕首切成薄片,大嚼起来。还对李靖说:“这是天下负心人,我已找了他十年,今日才将他杀死,真是解恨。”李靖不敢再细问。

虬髯客又说:“李郎仪表堂堂,小妹能得此佳偶,真是可喜可贺。但不知太原一带,有没有奇人异士呢?”李靖说:“有一个人与李靖同姓,年仅二十,乃人中龙凤,非寻常人能比。”虬髯客忙问:“此人是谁,可否为我引见?”李靖说:“此人是太原留守李渊的二公子李世民。小弟的好友刘文静与他交情不错,可代为引见。但不知兄长为何要见李公子?”

虬髯客说:“我听人说太原有奇气,想必会应在此人身上。只是我现在还有要事要办,不便与你们同行。不如三日后,你们就在汾阳桥等我。”李靖一口答应下来。虬髯客便乘驴远去,转眼就不知去向了。

李靖与红拂也动身去太原。三日后,二人依约在汾阳桥等虬髯客。不久,虬髯客如约前来,见到李靖和红拂女很高兴,立即同往刘文静家。虬髯客自称善于看相,想一睹李二公子风采。刘文静本来就十分看好李世民,听到虬髯客善于看相,便派人去请李世民。

李世民进来后,神采飞扬,相貌确实与常人不同。虬髯客不禁变色,他连饮数杯后对李靖密语:“此人的确是真命天子,有他在,我当另谋他处了。”李靖也深以为然。

出了刘府后,虬髯客说:“李郎与小妹还没有栖身之地,我可以为你们置办一所宅院。不如今日我们一起回长安吧。”李靖面有难色。虬髯客说:“李郎是怕杨素吧?你们放心,我听说杨素已经死了。况且与我同行,你们还怕什么?”红拂一听杨素死了,她心中也十分挂念姐姐乐昌公主,便劝李靖与虬髯客一起回长安。

于是,三人一起返回长安城。分别的时候,虬髯客说:“今日暂且分别,明日你们可来我在城郊的宅子。”说罢,写下宅院住址,便离去了。

红拂女和李靖去了司空府打探乐昌公主的消息。只见昔日热闹非常的司空府已经被封。找了一个路人相问,路人只说自从杨素死后,府中姬妾及一众歌舞姬都四散逃窜,不知去向。红拂想起与乐昌公主以前在一起的情景,不禁眼泪留了下来。李靖安抚说:“公主吉人自有天相,可能早已与徐驸马重逢了。”红拂说:“但愿如此。”

红拂夜奔:慧眼识英雄,千古留美名!

第二天,红拂与李靖去拜访虬髯客。来到宅院门前敲门,有仆人出来相迎,走到里面,只见雕梁画栋,异常华贵。几十个婢女引他们来到大厅,大厅装饰也异常豪华。这时,虬髯客出来,只见他戴纱帽穿紫衫,服饰与往日大不相同。后面还有一位美貌妇人,红拂猜测是虬髯客的妻子,便与李靖上前见礼。

虬髯客夫妇与李靖夫妇对坐,命人拿来美酒佳肴。喝过几杯后,虬髯客又命仆人抬出好多箱子,然后对李靖和红拂说:“这是我多年积蓄,几天赠与你们。我本想在此建功立业。不想遇见李世民,就不应再留下。三五年后,李世民必得天下。十年后,在东南数千里外,若传有异闻,就是我事成之时。”说罢,就将文书账簿及钥匙一并交于李靖。然后,虬髯客就带着妻子和一个仆人骑马向东而去。

送走虬髯客后,李靖与红拂回到宅院,看到箱子里的东西都是价值连城,而且里面还有好多卷兵书。自此,李靖与红拂就居住在这里,研读兵书。后来,李渊父子起兵后,李靖用兵书所学,显示了他卓越的军事才能,帮助李渊父子平定天下,建立大唐。后来,还因攻打突厥有功,被封为卫国公。而红拂也因此被封为一品夫人。之后,红拂也找到了乐昌公主。原来她与丈夫徐德言重逢后,一直居住在江南。

大唐贞观年间,有东南人奏报,有一海外客,领十万甲兵,攻入扶余国,杀了扶余国主自立为王。李靖知道这是虬髯客大业已成,就和红拂在地上洒酒朝东南方向拜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