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與李詠都選擇了安靜的離開

人這一生從呱呱落地到默默離開,說長很長,說短很短。因為太多的孩子渴望快點長大,希望時間快點運轉,讓自己早點獨立,然後衝向詩和遠方。但又有太多的成年人渴望童年,渴望時間運轉的慢點慢點再慢點,讓自己能多幼稚一會兒,然後再去應付眼前的苟且。

有人說,“人生是一個白痴所講的故事,充滿著喧譁與騷動,卻找不到一點意義。”

第一次看到這句話,我心中五味雜陳,人生苦短,短短几十年轉眼雲煙,想要回味,卻已是徒增傷感。

您說,人活著究竟是為了什麼?像餘華筆下的富貴一樣,為了生物本身的活著而活著嗎?還是如堂吉柯德一樣不管不顧這個社會現狀,自顧自的浪漫?可現實中大部分人都只能和斯通納一樣,在現實與自我之間糾纏不清罷了吧。

當你提前知道自己的生命只有一年半的時間或者提前告知你,你的生命已經透支,即將面對死亡時,你會怎麼辦?

曾經,有3個算命先生都說過我這一生平平庸庸,無風無浪,不會有錢,也不會多偉大。本對迷信無感的我,當一而再再而三的被這些話語糾纏,終於也讓我失去了奮鬥的動力。我一度迷惘到,就躺在床上一動也不想動,不吃飯,不思考。我就覺得這一生真的已經夠了,再活得長一點也只是一種折磨罷了。

對我來說,那些算命先生的話語,無異於剝奪了我繼續生命的動力,既然明天與今天一樣,往後每天都一摸一樣,無風無浪,那我到底要這個日子幹什麼?一日復一日,日日如今日。當時我渴望金錢,渴望名聲,渴望能有一個輝煌的未來,起碼是個值得自豪的人生,那才不負人生在世,走這一遭的辛苦。但當突然得知詠叔離世的消息時,我真的是不能相信,一條生命的消逝,還是知名度如此高的生命,竟然消逝的這麼簡單,這麼安靜,我一直都有種錯覺此李詠非彼李詠。可惜我錯了,此李詠就是詠叔,人盡皆知的那位詠叔。

詠叔一走,算是讓我明白了,生命真的很簡單,17個月甚至更長時間的抗癌之路,向外界一聲不吭,不說一句抱怨,不談一句失望,給大眾留下的只有快樂和幸福。我不知道這17個月裡,詠叔腦中浮現的是什麼想法,但肯定沒有自暴自棄,只是簡簡單單的過完了餘生。

金庸與李詠都選擇了安靜的離開

如今一代大俠金庸爺爺也離我們而去,不得讓人感嘆,生命竟是如此的得理不饒人。大俠與詠叔相比,也算是壽終正寢,無疾而終,可他們揮霍生命的方式卻是如此雷同,默默的在自己的行業奮鬥。我們只有失去了他們,才知道竟然已是錯過整個時代。可偏偏他們活著的時候,卻沒把自己的輝煌當資本。每每笑談過去,眼中只有簡單與幸福。

金庸與李詠都選擇了安靜的離開

人們常說,往後餘生,我將怎樣怎樣,可真正能堅守如一的又有幾人。特別是面對生活,選擇安靜的這份魄力,真是無比偉岸和不可及。

當你因為自己工作的辛苦而四處發洩時,當你因為自己的疾病而天天感嘆時,只要你還有餘生,就想想詠叔與大俠面對生命的這份安靜吧!

一生確實不長,意義的確不大,但抓的住生命的本質,那就沒有白活。

如今詠叔與金庸大俠都已作古,可他們的生平必將一直影響與輻射著我們。別被輝煌誘惑,這是一個人生陷阱,也別被平凡嚇壞,這才是人生的真諦。生死能帶走生命,卻帶不走從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