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告訴孩子,「初心」不僅不能忘,更是錯不得!

陪孩子上圍棋課,有次課間閒聊,圍棋老師問我們,為什麼讓孩子學圍棋?

幾個家長給出了很多答案——“為了鍛鍊孩子心性”“想培養孩子思考和計算能力”“讓孩子習慣競爭,從容面對勝利和失敗”“讓孩子有個特長,要是考出個三段四段來,對將來升學有幫助”……總之好處挺多的,所以就來學了。

圍棋老師聽完,搖頭,說:我認為這些都不對,學圍棋最重要的目的,應該是會下棋,因為下棋有樂趣。

這麼簡單?

就這麼簡單。

請告訴孩子,“初心”不僅不能忘,更是錯不得!


說實話,我當時對老師這個答案完全不以為意,甚至並不認同。想來其他家長也是如此。

但是後來,我越想越覺得有道理。

學圍棋確實有很多好處,但那些好處,都不應該是最終目的,我們讓孩子學圍棋,根本上,就應該是讓他會下棋,讓他的人生多個樂趣,在無聊苦悶壓力山大時,能有個排解渠道。

培養能力、升學加分當然也重要,但若是衝著這個去學,心態就會偏,就會急功近利,就會把下棋當成一個任務壓在孩子身上,逼他學,逼他練,使他反感煩躁,體會不到下棋的樂趣,如此,便很難堅持,多數孩子就這樣半途而廢了。

懷著功利心去做一件事,有趣的事,也會變得無趣,變得辛苦,變成折磨。

初心錯了,可能就全錯了。

2


讓孩子學鋼琴,是為了培養樂感、促進手指和左右腦的協調,為了考級、體會表演的榮耀。

讓孩子學畫畫,是為了培養感知力、想象力、創造力,萬一畫好了,還能獲獎,能賺錢。

讓孩子學舞蹈,是為了塑造形體,提升氣質,培養審美,增加自信,當然,表演給人看,也是很拉風的。

其實反過來想想,如果我們有一個正確的初心,就是單純地為了讓孩子“能有一件可以讓自己快樂的事”,而去送他學習,效果可能就大不一樣了。

比如學畫畫,如果我們就是為了讓孩子會畫畫,讓他隨時能拿起筆來盡情創作,讓他能有那麼一些時間,可以快樂、舒展、自由地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那麼,我們就會盡力保護孩子對畫畫的興趣。而如果孩子在畫畫時能持續地體會到快樂,自然就能堅持,能做好,那麼開發大腦修養心性之類的目的,隨之也一定能達到。

很多事情都是這樣,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而初心的正確與否,決定著你所做的事情最終是“榮”還是“損”。

請告訴孩子,“初心”不僅不能忘,更是錯不得!


3


對我們自己來說,也是如此。

比如工作。我們選擇一份職業的初心,如果是為了實現自我價值,而非賺錢謀生,可能你就更容易找對職業方向,在工作時的心態也會好很多,遇到挫折、瓶頸、壓力時也比較容易熬過去。

比如婚姻。如果我們選擇一個人,是因為跟TA在一起快樂、合拍、踏實、能彼此成就,而不是因為他可以養我,或者她願意伺候我,那麼這個婚姻就會更強韌。就算有一天對方窮了或者醜了,也不會輕易瓦解。

比如旅行。如果我們的初心是去見識世界或者放鬆心情,而不是為了拍照片發朋友圈讓別人知道我去過哪裡,這旅行一定會收穫更多。否則你可能僅僅因為沒拍出好看的照片就萬分沮喪,遊興全無。或者,就算收穫美圖許多,但只是你的相機看到了,而你的心,錯過了真正的風景,你浪費了旅行真正的價值。

當然,有些時候,各種目的並不衝突,一份賺錢的工作也可以同時實現人生價值,一個多金的愛人也可能跟你合拍,一次探尋世界的旅行也完全不耽誤拍照片向朋友展示……若各種目的能同時兼顧,自然是極好的。但多目標齊頭並進的同時,還是應該有主次之分。不管培養孩子,還是工作、婚姻、旅行,一件事情真正的意義是什麼,我們的初心就應該是什麼,要讓這個初心時刻提醒、引領自己,使自己能一直保持良好的心態。這初心萬萬不能錯,否則,你再努力再精心,可能也不會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

所以,我們在做一件事之前,一定要想清楚它的真正意義和你的真正需求,然後抱持正確的初心去做這件事,這樣才不會誤入歧途,也才能得始終,得收穫,得圓滿。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