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砸金蛋」的主持人走了!這20條「防癌法則」值得每個人牢記

“歡迎大家光臨我的告別儀式,勞累各位了,你們也都挺忙。今天來的都是我的親朋好友,既然不是外人,我也沒跟你們客氣,走之前都說好了,今兒來送我,就別送花了,給我送話筒吧。我希望我身邊擺滿了話筒。人生幾十年,一晃就過,我李詠這輩子就好說個話,所以臨了,都走到這一程了,還在這兒說話。沒嚇著你們吧?”

李詠生前曾在自傳《詠遠有李》中提到,自己已經想好了在告別儀式上放的遺言。沒想到,這段話這麼快就變成了現實。

10月29日上午,導演哈文發佈微博,宣佈其丈夫、央視前著名主持人李詠去世。

“砸金蛋”的主持人走了!這20條“防癌法則”值得每個人牢記


網友的評論裡,充滿了震驚與感慨。

“砸金蛋”的主持人走了!這20條“防癌法則”值得每個人牢記


這個愛系領結,喜歡穿花襯衣與尖頭皮鞋,一頭捲髮男人,今年剛剛50歲。

他的《非常6+1》和《幸運52》曾經帶給我們無數歡笑,陪伴一代人從孩童到成年。

他的風趣幽默彷彿是天生的。“你選金蛋還是銀蛋?”他拿著小錘子,一臉壞笑地詢問嘉賓。

“砸金蛋”的主持人走了!這20條“防癌法則”值得每個人牢記


他在“幸運52”裡的甩手卡動作,與我們印象中的主持人風格完全不同。

“砸金蛋”的主持人走了!這20條“防癌法則”值得每個人牢記


從2002年到2013年,不知不覺中,他竟陪我們走過了10年春晚……

“砸金蛋”的主持人走了!這20條“防癌法則”值得每個人牢記


談到死亡,這位幽默的主持人顯得異常鎮定,李詠曾在一檔綜藝節目中做過一次演講,題目是《生命中的最後一天》——

“我會找一個安靜的地方,靜靜地待著,我不會有道歉,也不會有離別,更不會有抱怨,我只會有感謝……所有電視機前的觀眾朋友們,感謝你們給我留下了美好的回憶。”

如今,那個陪我們“砸金蛋”的主持人走了,微博永遠的停留在了去年感恩節。在那條微博下,他感謝了妻子、女兒還有所有人。

“砸金蛋”的主持人走了!這20條“防癌法則”值得每個人牢記


李詠的離開,再一次警醒我們——

癌症永遠不會嫌你年輕!

歌手姚貝娜因乳腺癌病逝時,年僅33歲;

在《情深深雨濛濛》中飾演方瑜一角的演員李鈺,因患淋巴癌醫治無效死亡,終年33歲;

一代歌后梅豔芳因宮頸癌病逝時,僅僅40歲;

1987版《紅樓夢》中林黛玉的扮演者陳曉旭因罹患乳腺癌病逝,享年41歲……

在所有的疾病中,癌症堪稱最兇猛的殺手。怎樣及時識別癌變信號?有哪些受用一生的防癌建議?《生命時報》採訪專家,教你20條必學的抗癌法則。

受訪專家

悄無聲息的癌症信號

及早發現癌症症狀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關鍵。美國癌症學會總結了癌變初期的身體信號,每一個都是一次扼殺癌症的機會,務必牢記於心。

“砸金蛋”的主持人走了!這20條“防癌法則”值得每個人牢記


1

咳嗽不停,痰中帶血

警惕肺癌。

肺癌典型徵兆為刺激性咳嗽、痰中帶血、胸痛等,約2/3有頑固刺激性咳嗽。

這種咳嗽用抗生素無法減輕,通常是間斷性咳血痰或痰中帶血絲,或咳嗽有大量泡沫痰,伴隨喉部哮鳴音、胸悶、氣促、低熱等表現。

若上述症狀持續2~3周不緩解,建議就醫。

2

體重驟降

警惕胰腺癌、胃癌、食道癌、肺癌。

體重突然減輕是機體出現慢性消耗的表現,可伴隨貧血、乏力、發熱等。

如果飲食運動均未改變,但體重在一兩個月內下降10%左右,伴有厭食、腹瀉、便秘等,要警惕上述幾種癌症。

3

莫名疼痛

警惕骨癌、睪丸癌。

骨癌早期疼痛具有固定性、持續性特點,夜間尤甚,且日益加重。當感到腰背、四肢、關節等疼痛、腫脹,找不到創傷、炎症、風寒等誘因,就要警惕。

睪丸癌疼痛常是局部隱痛、脹痛,痛感不是很強烈,手摸睪丸能發現不對稱,患側體積增大,有下墜感。

4

便秘、腹瀉、便血

警惕結腸癌、直腸癌。

40歲以上人群,若出現稀便、黏液便、膿血便,或便中帶血,呈鮮紅色或果醬色,長期下腹部不適,如腹脹、腹痛、腹鳴或隱隱作痛,且有原因不明的貧血、消瘦、無力,腹部可觸摸到腫塊,需及時就診。

5

乳腺腫塊、乳頭血性溢液

警惕乳腺癌。

腫塊多為單發,以無痛性腫塊居多,少數伴有隱痛或刺痛,邊緣不規則、表面不光滑,若還伴有乳腺皮膚的“酒窩樣”或“橘皮樣”改變,建議就醫。

非妊娠期女性乳頭流出膿液、漿液、血液等,可能是乳腺增生、乳腺導管擴張症或乳腺癌表現,需請醫生進一步判斷。

“砸金蛋”的主持人走了!這20條“防癌法則”值得每個人牢記


6

陰道出血

警惕宮頸癌、子宮內膜癌。

有些女性在性交、婦科檢查,或用力排便後有少量陰道出血,呈淡紅色或褐色,屬“接觸性出血”,可能是宮頸癌的癌前病變信號。

陰道出血一般先少後多,或時多時少,病情發展到中期,出血會明顯增多。此時應及時到醫院檢查,並堅持4~6個月複查。

絕經期後有不規律陰道出血或血性白帶,在排除宮頸癌和陰道炎後,應高度警惕子宮內膜癌。

7

消化不良、吞嚥困難

警惕食道癌、胃癌、喉癌。

上述兩大症狀在生活中極為常見,誘因很多,但如果出現長時間不明原因的持續消化不良,需考慮胃癌的可能。

長期吞嚥困難,進食時出現胸骨後疼痛、食管異物感,不進食也會感到食管壁有異物貼附,吞嚥下食物後感到食物下行緩慢,應儘早接受X光胸透或胃鏡檢查。

8

尿痛、血尿、尿量變化

警惕膀胱癌、前列腺癌、腎癌。

血尿是膀胱癌發出的第一信號,多呈無痛性或間歇性,有時會自行停止。尿頻、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狀,以及尿瀦留都可能是膀胱癌早期症狀。

前列腺癌多表現為尿流分叉、尿程延長、尿頻、尿急、尿痛、尿不盡感等,血尿反倒不是主要症狀。性生活時出現射精疼痛,或射出血性精液也需警惕。

腎癌早期表現不典型,部分人會出現血尿,無痛性間歇發作。要注意的是,以上所有表現都應請醫生判斷確診。

9

淋巴腫塊

警惕淋巴瘤。

淋巴結是免疫器官,出現腫大一般與各類炎症有關。但若出現腫塊,則可能是淋巴瘤、艾滋病、淋巴結核等嚴重疾病的徵兆。

  • 若淋巴結腫大時間較短,摸起來比較柔軟,自覺疼痛或壓痛,一般屬於良性。
  • 若頸部、腋窩或腹股溝淋巴結腫大長時間不消,堅硬、固定,表面凹凸不平,無疼痛或壓痛,且逐漸增大,則要警惕腫瘤的可能。


10

嗓音嘶啞

警惕喉癌、甲狀腺癌。

若出現聲音嘶啞、咽喉疼痛、刺激性乾咳,或有痰中帶血、咽部異物感等,對症治療不見好轉,或症狀持續超過1個月,應進行喉鏡檢查或頸部B超。

受用一生的20條抗癌建議

美國癌症協會(ACS)報告指出,美國42%的癌症病例和45%的癌症死亡與生活方式有關。

2017年7月發佈的一份針對中國人的報告指出,47%的男性和28%的女性癌症病例與生活惡習相關。以下20條防癌“軍規”,請務必牢記。

“砸金蛋”的主持人走了!這20條“防癌法則”值得每個人牢記


1. 控制體重。成年女性體重每增加5公斤,絕經後發生乳腺癌的風險增加11%。建議將體質指數【BMI=體重(千克)÷身高的平方(米²)】控制在18.5~23.9,避免過重和過輕。

2. 限制飲酒。酒精可增加乳腺癌、腸癌、肝癌等風險。成年男性應限制在每日25克以內,約2杯;成年女性在每日15克以內,約1杯。1杯是指啤酒250毫升,葡萄酒100毫升,白酒25毫升。兒童、孕婦、乳母不應飲酒。

3. 多吃蔬菜和水果。每天吃水果不足100克的人,胃癌發病率高兩倍。《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議:每天吃5種以上蔬菜和水果,每日達400~800克。

4.不吸菸、避免二手菸。菸草煙霧抵達肺部前經過的任何部位,包括口腔、喉嚨、食道等都可能癌變。要堅決戒菸並抵制二手菸。

5. 限制鹽攝入。國民每日攝入的食鹽量不應超過6克(約1個啤酒蓋)。注意在飲食中避免各種來源的鹽,包括醬油、醃漬食物等。

6. 限制紅肉攝入。紅肉包括豬肉、牛肉、羊肉等哺乳動物的肉類。世衛組織將其列為IIA類致癌物。紅肉的攝入量應低於總能量的10%,每天不超過90克。膳食指南建議,每週吃魚280~525克,畜禽肉280~525克,蛋類280~350克。

7. 告別加工食品。方便麵裡泡根肉腸,或者鹹菜就饅頭,一頓午飯就搞定了。加工類肉食中的亞硝酸鹽可能給健康帶來不利影響。

8. 每天運動30分鐘。運動能降低乳腺癌、結腸癌、子宮內膜癌的發病風險。輕中等體力勞動者,每天進行約1小時的快步走等運動,每週安排至少1小時較劇烈出汗運動。

9. 多做點家務勞動。加拿大一項研究指出,女性的大部分運動量是通過家務勞動實現的,這能使絕經後女性罹患乳腺癌的風險降低30%。

10. 定期篩查。每年查一次低劑量螺旋CT能有效發現早期肺癌。大便隱血試驗是大腸癌的一種檢查手段。定期做腸鏡檢查有助早期篩查大腸癌。

“砸金蛋”的主持人走了!這20條“防癌法則”值得每個人牢記


11. 少吃精細主食。白麵包、意大利麵、土豆、甜點心等都會令血糖水平飆升,應儘量少吃。平時多吃富含纖維素的食物。

12. 別忽視慢性疼痛。女性如果長期、反覆出現骨盆疼痛、腹脹、尿意強烈等症狀,要抓緊看醫生,這或許是卵巢癌的信號。

13. 多蒸煮,少炒烤。高溫烤制的肉類會產生致癌物雜環胺。建議少吃燒烤,不吃燒焦的食物。儘量使用蒸、煮、快炒等烹調方式。煎炸的油煙是肺癌的誘因之一,建議炒菜時開窗通風,打開抽油煙機。

14.高危人群要做基因檢測。有癌症家族史的人應儘早做基因檢測。

15. 合理儲存食品。避免食用受黴菌毒素汙染或在常溫下長期儲藏的食物,少吃或不吃醃漬食品,將易腐敗食品冷藏或用其他科學方法儲存。

16.拒絕高糖飲食。美國癌症研究所建議,不要選擇添加過多糖和脂肪的高能量食物,推薦喝白開水。

17. 不依賴營養補充劑。儘量從飲食中獲取必要的營養素,只有在臨床表現或生化指標提示營養素缺乏時,才考慮服用營養素補充劑。

18. 測測室內的氡氣濃度。美國環保署指出,空氣中的氡氣是美國人罹患肺癌的第二大凶手。建議裝修時少用或不用大理石、花崗石等。家中有地下室或住在低樓層的居民,每天開窗通風半個小時。

19. 再忙也要學會休息。中年人一定要學會愛護身體,即使再忙,也要留一點時間和空間給自己、親人和家庭。中年人學會循序漸進、勞逸結合。

20.好心情是最好的抗癌藥。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定要保持精神的開朗、心態的陽光。有個好心態,免疫功能自然就好,也會少得病。

好身體是一切的根基,沒有什麼事情值得你以健康相抵。生命君想帶你做一個很厲害的人:管得住嘴,邁得開腿,菸酒說戒就戒,早上說起就起,認真、努力地對待生命中的每一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