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道名山中華北天柱

佛道名山中華北天柱

佛道名山中華北天柱

中華北天柱位於靜樂縣城南汾河、碾河、洋河交匯處。清嘉慶年間,“龍大人”李鑾宣曾登臨天柱山,留有“汾碾交匯處,青天一柱懸”的詩句。天柱山與岑山依河守望,西與風神山凝神遠眺,東與四稜山相連。《晉乘嵬略》載:“爾朱榮以七千騎破葛榮百萬眾,遂王太,號天柱;至以封號名山。”《文輿紀要》亦載:“城硐有天柱山,以後魏天柱將軍爾朱榮嘗經此而得名天柱山海拔1463米,山半曾有大寺院(即現觀音廟舊址),院西有明惠王祠,即本縣歷史上縣城周圍居民所祀之龍王廟。上書“敕封明惠王廟”,肖爾朱榮像。明清時,每歲四月十五,有專司在龍王廟祭祀。後因縣內有大施主佈施修山,竣工後,擬在六月十五日慶賀;他慷慨施捨,廣請邑人。慶賀時,遊人滿山,熱鬧非常。於是便相沿成俗,以農曆六月十五為天柱山傳統廟會日。如遇天旱,人們亦在這天在龍王廟設祭祈雨。

佛道名山中華北天柱

佛道名山中華北天柱

佛道名山中華北天柱

佛道名山中華北天柱

佛道名山中華北天柱

佛道名山中華北天柱

山半有龍泉,為原靜樂縣八景之首。據《山西通志》載:“山西南半崖一泉,名天柱龍泉,肖爾朱榮象,稱明惠王,以榮為天柱大將軍也。”據《靜樂縣誌》載:“山半一泉,人頗稱異,名天柱龍泉。”其泉甘美涼爽,沁人心脾;久流不涸,人皆稱異。即志書中所讚美之“旱不涸,澇不盈;甘而洌,意無盡”。龍泉又名狗舐泉,據《魏書》載:“爾朱榮高祖羽健居北秀容川。會有狗舐地,因而穿之,得甘泉,故名。”龍泉稍東拾級而上有玉皇廟,與觀音廟北戲臺旁之山門南北呼應,同處古建築群之中軸線。中軸線東有關帝廟,山巔有“石磴仙床”石刻等。“石磴”俗傳為尉遲恭馬蹄印,“仙床”俗傳是王母娘娘西赴蟠桃盛會途中休憩留下的遺蹟。《靜樂縣誌》載:“周赧王8年(公元前307年),趙武靈王破義渠,自代至陰山,守樓煩,為都於此,嘗練兵縣南。”今天柱山西側山腳有趙王城村,其村錯落有致,人丁興旺。而天柱山西側山脊頂又有傳說之趙武靈王點將臺,其遺蹟輪廓分明,依稀可覓。山南溝谷處有洞,據傳,洞內壁上曾懸有鐵(石)棺材,具有考古價值天柱山曾古木參天,林廕庇日;廟群典雅,風景優美。怡情者若涉足登山,便覺白雲英英,香風繚繞。朝下俯視:但見樓廈高聳,煙囪林立,山城屋瓦,鱗次櫛比。

佛道名山中華北天柱

佛道名山中華北天柱

佛道名山中華北天柱

佛道名山中華北天柱

佛道名山中華北天柱

佛道名山中華北天柱

汾水自北而來,蜿蜒南下,岑山挺立突兀,猶如鵝頭;其尾伏臥汾水之畔,大有飛騰之勢。山前碾河似帶,由東向西,匯入汾河。舉目遠眺:荷葉坪、林溪山、鹿徑嶺,影影綽綽,依稀可辨。回首南望:周洪山、孝文山渺隱天際,頗為壯觀。歷史上,許多社會賢達,文人墨客,每逢至此,往往情不自禁,吟詩作畫,讚歎不已。每歲端午節,周圍居民有遊山採艾習俗。屆時,天剛拂曉,便三三兩兩相互結伴,登山採艾。下山後,或送家人,或贈友朋。用以祛避災禍,互祝吉祥。民間傳說,青年男女,如若同時捧飲龍泉水,便海誓山盟,永結連理,永無分離。年輕夫婦,如若在端午早上同取龍泉水歸家共飲,便露凝胎結,妊娩應時,終得弄璋之喜。大有天柱龍泉靈傑地,月影松蔭代代涼之古樸遺風。每身臨其境,總不免令人驚歎不已,感慨萬千。其眼界之寬闊,胸懷之豁達;激情之抒發,鬱懣之渲洩;理想之寄寓,靈感之頓悟……無不紛至沓來,猶如泉湧瀑瀉。大有山不戀水水自戀,酒不醉人人自醉之感悟。正所謂,登天柱,臨汾碾,九百里水曲泛銀光;面青山,競穹蒼,五千年上下任俯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