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人匠心!永春这位80岁漆篮老手艺人与“灰”打交道近70年~

核心提示

“竹篮打水水不空”,说的是永春漆篮。独特的加工工艺使它能盛水不漏,其制作技艺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永春漆篮又以仙夹镇龙水村最具有代表性。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漆篮产业日渐凋敝,如今龙水村还在制作漆篮的多是中老年人。其中,今年80岁的郭文良老人是他们中年纪最大、资历最深的老手艺人之一。“我十几岁开始学做漆篮,一做就是一辈子。我亲眼见证了漆篮产业近百年来的兴衰沉浮。如今,漆篮产业面临着传承人不断流失的境遇。”郭老语气淡定,却不能掩饰内心的惆怅。今年重阳节期间,记者走近龙水村,听郭老说他的故事。

匠人匠心!永春这位80岁漆篮老手艺人与“灰”打交道近70年~

(网络配图)

永春漆篮老手艺人:80岁老人与“灰”打交道近70年

一个篮子 仅一道“灰”工就需20多道工序

日前,记者来到龙水村时,郭文良老人正午休结束,准备前往工作室开始下午的漆篮制作。郭老的工作室,就是一间小土胚房,里面堆满了刚完成其中一道工序的漆篮,记者原以为会看见颜色亮丽、图案精美的成品,没想到,这儿摆放的都是灰色的、裹着一层土的漆篮。

匠人匠心!永春这位80岁漆篮老手艺人与“灰”打交道近70年~

郭老见状,耐心地解释起了漆篮的制作过程,“制作漆篮的技艺,如果细分的话,有30多道。而按大步骤来说,可以分竹编、灰工、漆画堆雕三步。因为工序繁琐细致,且每道工序都需要精益求精,大部分村民只能掌握其中一项技艺。”

制作漆篮的基础是毛竹,所有的工作,从破开竹子开始。在当地人手里,竹子被锋利的篾刀一分为二,二分为四,四分为八……不断分下去,直至成为粗细不一的篾片。因其最细的堪比头发丝,也被称作篾丝。篾片和篾丝在巧手编制下成了篮。

永春漆篮以“竹篮打水水不空”而闻名于世,而这第二道工序,就是盛水不漏的关键。叫做“灰工”。

灰工,可以理解为“抹灰”。用田里的土,晾晒后研细,过筛,留下细如面粉的土粉,加入桐油搅拌,成了“油灰”。灰工的程序非常繁多,先用石灰水煮篮胚,整理篮型,把篾头割掉,而后,在篮口和篮身上灰,剪出要做的图案布样,裱纱布,裱纸样。这样还不算,整只篮再灰一遍,修削,篮底和篮外上幼灰,再修削、上灰,直至磨灰、上清油、上黑油。这些编好的竹篮,相比于漆篮成品,就叫“篮胚”。

郭老掌握的技艺就是“灰工”这道最复杂的工序。“仅灰工,就有20多道工序。”他说。“但相比起竹编、漆画,‘灰’这道工序,目前确实最少人掌握的。如今龙水村还在做这道工序的人家大概也就十几户了,而且都是老人家,年轻人几乎不学了。”

匠人匠心!永春这位80岁漆篮老手艺人与“灰”打交道近70年~

80岁老人担忧无人传承灰工

郭老告诉记者,他今年80岁,自十几岁起师从自己的大哥,当时的龙水村,每家每户每人,都靠做漆篮为生。转眼70年过去,漆篮产业随着历史变迁浮浮沉沉,许多人也选择了其他的谋生方式。当然,做漆篮还是他们最主要的谋生手段。龙水村如今有99户人家仍靠从事漆篮手艺为生,其中只有十几户人家做“灰”工。“灰工工序繁杂,而且最容易沾上泥土,年轻人觉得不干净,都不愿意学。”他举例说,“我儿媳妇曾经自己提出来要和我学这门手艺,结果学了几天就放弃了,因为怕沾上灰。”

为了将这门手艺传下去,郭老多年来也收过3个徒弟,“我的那些徒弟呀,几乎都不做漆篮了。这手艺做得苦、赚钱少,为了生计,他们都去村子外面做装修了。”郭老继续说:“不怪这些年轻人,谁不要养家糊口呢,也是没办法的事。”他嘴上这么说着,语气中仍禁不住透露着惋惜与惆怅,“不止是灰工,如今愿意学习漆篮手艺的年轻人已经没有了,村子里还在做漆篮的都是我们这些老人。”他说,“但我从未想过漆篮手艺会失去传承,因为许多人都在为这项技艺的延续而努力着。”

匠人匠心!永春这位80岁漆篮老手艺人与“灰”打交道近70年~

传统工艺创新转型 需坚定不忘传承发展

永春漆篮在2009年6月,被列入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013年,通过国家质监总局正式批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如今,龙水村成立了龙水漆篮工艺有限公司,重新整合漆篮产业资源,形成了更具规模的产业链。同时,在众人的努力下,龙水漆篮不断创新转型。除了传统漆篮生产,公司还主推专业定制来拓展产品的市场。产品除了常规途径销售,也在电商平台销售,拓宽了产品的销售渠道,订单逐渐又多了起来。

郭老说:“我年纪大了,不懂这些新模式。但无论如何,漆篮都是一门手工艺,保证传承人的传承与发展才是重中之重。”

匠人匠心!永春这位80岁漆篮老手艺人与“灰”打交道近70年~

匠人匠心,传承匠品

匠人匠心!永春这位80岁漆篮老手艺人与“灰”打交道近70年~


消息来源丨泉州通、泉州晚报

作者丨谢宜萱 姚德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