餓了麼與口碑合併,百度外賣更名,阿里下一步要怎麼走?

最近幾天,餓了麼有不少動作。先是10月12日,阿里巴巴宣佈合併餓了麼與口碑,成立本地生活服務公司,這也是阿里集團對大消費領域佈局的重要里程碑。

餓了麼與口碑合併,百度外賣更名,阿里下一步要怎麼走?

然後是今天早上,百度外賣正式更名為“餓了麼星選”,並且請來當紅明星鍾漢良做代言人,定位為“嚴選商家和美食、秉持用戶體驗至上的高端外賣與生活服務平臺。”

餓了麼與口碑合併,百度外賣更名,阿里下一步要怎麼走?

餓了麼和口碑要合併的消息最初源於今年8月路透社的報道,隨後阿里在2019財年季報中證實了這一消息,到如今落實也不過兩個月,效率可以說是很高了。

口碑是2015年阿里巴巴和螞蟻金服聯手打造的本地生活服務平臺,囊括了外賣、餐飲、商超等諸多場景。從涉及的場景可以看出,阿里欲藉口碑向線下逐漸滲透。此時將餓了麼與口碑合併成立本地生活服務公司,在外界看來更像是在對標剛剛在港交所上市的美團點評。

不過從營收和利率方面來看,口碑和美團還存在一定的差距。

根據阿里財報來看,在2016年和2017年,口碑營收額分別為3.13億元和12.07億元,同期虧損為23.12億元和44.29億元,截至去年年底,口碑總資產為79.89億元。今年第二季度,餓了麼營收為26.12億元左右。

餓了麼與口碑合併,百度外賣更名,阿里下一步要怎麼走?

美團點評去年總營收為339.28億元,大約是餓了麼和口碑總和的3倍。上市後的首份財報則顯示,其今年上半年營收額為263.5億元,同比增長91.2%,其中餐飲外賣收入由去年的84億元增長至160億元,增長率達90.9%。

由此看來,想要改變外賣市場格局不那麼容易,不過阿里還瞄準了高端市場。今年8月收購百度外賣之後,餓了麼就公佈了“雙品牌戰略”,百度外賣主打高端市場,餓了麼則繼續瞄準中低端市場。此次更名進一步落實了這一戰略,外賣市場的格局由三方爭霸轉為“兩軍交戰。”

對於阿里而言,不論是餓了麼與口碑合併,還是百度外賣的更名,都是阿里全方位戰略的具體體現。

餓了麼與口碑合併,百度外賣更名,阿里下一步要怎麼走?

阿里本地生活服務公司的目標不僅在於餐飲市場,更是要進一步推進其新零售戰略。眼看“雙十一”就要到了,而本地生活服務也將首次參與第十個天貓“雙11”活動,使其涵蓋“衣食住行”全場景。餓了麼資源豐富配送能力強,口碑服務體系成熟又對消費者有一定的瞭解。餓了麼的“到家”與口碑的“到店”合併之後,這些能力將被整合,推動以餐飲為主的本地生活服務市場的數字化升級。

對於用戶而言,阿里的一系列動作與美團會形成競爭之勢,所以優惠是可以期待的。雖然港股低迷,但美團通過上市籌措了充足的資金,阿里也表示新的本地生活服務公司將有30億美元的投資。所以新一輪補貼福利應該很快能夠惠及用戶,使用戶享受到高質量的本地生活服務。

在與口碑合併,以及百度外賣更名之後,阿里在會員體系、新零售等領域能夠為用戶提供更便捷、更個性化的服務,優質的本地服務會進一步滲透至用戶生活中。以此為新的基礎,阿里的大消費領域佈局將取得實質性的進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