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橋鎮創新「黨建+」模式促高質量發展

赵桥镇创新“党建+”模式促高质量发展

“黨建+轉變”密切聯繫群眾。“戴上黨徽後,感覺肩上責任更重了。因為群眾時刻都在看著我們,我們的一言一行都要帶好頭。”趙橋鎮新上任的一位村黨支部書記說。運用“黨建+轉變”,趙橋鎮積極發揮黨員作用,加強與群眾的聯繫,增進群眾對黨組織的認同感,讓黨員幹部亮身份、守承諾、做表率、受監督,引導黨員幹部聚焦黨徽、聚力民心,把黨建元素延伸到經濟社會的方方面面。

“黨建+陣地”發揮堡壘作用。趙橋鎮堅持把“硬件”與“軟件”相結合,抓好黨員活動“主戰場”,各村建設了黨員活動室、談心談話室、便民服務中心等活動陣地,使廣大黨員學習有場地、交流有園地,使黨建氛圍更濃厚,並將黨章黨規、黨支部書記職責、村級規章制度等“上牆”,進一步鞏固陣地、夯實基礎,增強基層黨組織活力。

“黨建+產業”築牢脫貧基石。該鎮堅持把農業結構調整、產業扶貧作為首要任務,嚴格按照工作要求,讓黨員聯繫到村、幫扶到戶,幫助貧困戶發展產業、穩定增收。充分發揮後五更莊村“黨支部+合作社+致富戶+貧困戶”模式,輻射帶動全鎮發展黃芪、白朮、辣根等藥材種植,謀劃建立以後五更莊村為中心的藥材種植基地,吸納貧困戶通過土地入股、就近務工等方式增加收入,確保能脫貧、真脫貧、脫真貧。

“黨建+整治”促進環境改善。始終堅持以脫貧攻堅為引領,以環境保護為抓手,鎮黨委多方爭取項目,不斷完善公共服務設施,群眾生產生活環境不斷優化。以建設美麗鄉村為契機,號召黨員積極參與拆違控違、環境整治、農村“雙代”(電代煤、氣代煤)等重點工作,形成美麗鄉村人人參與的良好局面。為進一步提升基層黨組織的組織力,加強基層黨建工作的縱向領導和橫向協調,今年以來,武邑縣趙橋鎮堅持“圍繞產業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的理念,創新“黨建+”模式,為鎮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活力。

“黨建+整治”促進環境改善。始終堅持以脫貧攻堅為引領,以環境保護為抓手,鎮黨委多方爭取項目,不斷完善公共服務設施,群眾生產生活環境不斷優化。以建設美麗鄉村為契機,號召黨員積極參與拆違控違、環境整治、農村“雙代”(電代煤、氣代煤)等重點工作,形成美麗鄉村人人參與的良好局面。

撰稿:孫豔雪

審核:張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