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要涼涼?回歸理性或有一線生機

“區塊鏈熱潮在今年上半年一度走冷,由於幣價下滑、融資降低,整個行業都處於低迷狀態之中,人才市場也迴歸理性,區塊鏈真的要涼了?”


區塊鏈要涼涼?迴歸理性或有一線生機

今年以來,全球90%的ICO數字貨幣都破發。ICOdata.io的一份數據報告顯示,2018年1月-7月,全球ICO融資額度呈現總體下滑的趨勢,7月全球ICO融資總額與1月份的數據相比,減少了92.97%。

幣市的行情也低迷乏力。根據CoinDesk的數據,比特幣自2017年12月份接近20,000美元高位以來已下跌超過65%,僅今年跌幅逾52%。其他加密貨幣與比特幣的處境同樣困難,根據CoinMarketCap.com的數據,今年加密貨幣的總市值下降了60%以上。

國內幾大招聘網站顯示,區塊鏈人才的薪酬水平已大不如去年。據BOSS直聘研究院透露,今年二季度,與區塊鏈密切相關的Golong技術崗位,薪資環比上季度下滑超過4%,崗位對人才的吸引力已跌出前十位,受關注度顯著下降。

區塊鏈要涼涼?迴歸理性或有一線生機

之前,早期入局的行業大佬因為圈錢、割韭菜行為遭到“千夫所指”,人們對區塊鏈熱潮的質疑聲也不斷增多。

曾經掀起全球熱潮的區塊鏈,在輿論與媒體中退去的同時,也在創投圈內失去了潮汐力。如此看來,區塊鏈真的開始涼了。

進入調整期,技術尚待驗證

一項技術從誕生到發展到落地生根,往往會經歷三步:首先技術驗證,然後應用驗證,第三步才是量產商用驗證。目前,大部分區塊鏈項目還在第一步,只有少數區塊鏈項目走在第二步,離真正的普及應用還很遙遠。

據鯨準數據近日發佈的《2018區塊鏈商業落地情況分析報告》顯示,絕大部分與區塊鏈結合的商業場景仍然處於探索期,社交、溯源等還處於市場啟動期,進入高速發展與應用成熟階段的區塊鏈場景寥寥無幾。

區塊鏈要涼涼?迴歸理性或有一線生機

目前,大部分的ICO項目都是偽項目,創始團隊並不能真正理解區塊鏈技術,也不能將其應用到具體的商業場景中來。據知名諮詢機構德勤發佈的最新報告,2016年在著名開發平臺GitHub上推出的超過2.6萬個基於區塊鏈技術的新項目中,目前已經有超過 92% 的項目長期處於不活躍狀態,瀕臨死亡。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區塊鏈的技術能力距離大規模商用還有很遠的距離,交易承載能力不足,系統的穩定性也有很大缺憾,隱私保護還不能讓用戶放心,智能合約技術的實用性差,跨鏈、側鏈技術都還在早期,這使得區塊鏈技術還很不完備。

另一方面,區塊鏈經濟的模式還沒有形成,導致商業邏輯還不明確。例如,通證經濟如何設計,既能實現對生態內主體的充分激勵,又能做到在應對監管方面合規。再比如,現在的區塊鏈應用相對於傳統應用模式,還沒有顯現出足夠的優勢,這樣區塊鏈應用的必要性又在哪裡,等等。

從技術週期性來看,2018年區塊鏈行業暫時進入了平靜的調整期,今年更多的是進行佈局技術、升溫技術,也會是監管規範化的開始。

理性迴歸,探索商業應用場景

暫時離大規模商業應用有點遠,但區塊鏈的商業前景依然被業內看好。對於需要構建信任的行業而言,區塊鏈的信息實時同步、多節點存儲信息、數據加密等特性,可謂擊中痛點,因此將區塊鏈應用於實際業務的探索一直不斷湧現。

綜合已有的案例可以發現,當下區塊鏈應用已經發生在這些領域:供應鏈金融、資產證券化、跨境支付、信用管理、聯合貸款過程中的資金對賬、家族信託、各行業的積分管理、保險產品運營、票據管理、物聯網、醫療、交通、能源、版權管理、產品溯源、數字身份、遊戲、社交等等。

鯨準數據報告指出,伴隨底層平臺的快速發展,大量的垂直行業應用將會快速度過低谷,迎來高速發展。跨境支付、供應鏈金融、溯源防偽、社交娛樂四個領域將是當下最具代表性的落地場景。

這些領域的共同特點是,存在多方參與,彼此之間信息不透明,需要通過信息實時同步來消除或者減弱信息不對稱;業務流程也比較長,使用傳統方式,信息同步很慢。

由於以上原因,導致信用成本以及達成共識的成本很高,從而拉高了交易成本。採用區塊鏈技術,可以將交易信息在全網廣播,可以防止交易篡改,可以在參與主體的範圍內促進共識的達成。

區塊鏈要涼涼?迴歸理性或有一線生機

現在很多大公司都已經或多或少地有了區塊鏈的探索,從銀行,到BAT、華為、平安,到京東、網易這樣的互聯網巨頭,再到傳統行業裡的企業都有嘗試,雖然距離核心業務跑在區塊鏈上還很遠,但第一步已經邁出。

至於區塊鏈技術本身,也必然會在不斷的進化中找到其合理的應用場景,解決那些中心化系統所無法解決的困難,這些可能還需要一段時間,蘊力以待發,這也正是區塊鏈冷靜下來的意義所在。

關於區塊鏈未來的發展態勢,鯨準數據也指出:接下來一段時期內,市場會出現大量行業解決方案提供商,競爭激烈的情況下,技術與應用平臺的馬太效應會逐漸顯現出來,真正把底層技術開發完備、高效,並把應用平臺運營地風生水起的開放平臺會成為行業裡的佼佼者,那些擁有強大技術能力、產業資源,還能將技術的價值融合到產業本身的公司才能走到最後。

另外,與大量應用出現對應的是,企業與用戶對適配性技術方案要求水漲船高,這將倒逼底層平臺提高性能,進而催生出與各行業適配的底層平臺。

任何一門新技術都會經歷炒作和降溫的週期,如今區塊鏈從萬人追捧到跌落神壇,未嘗不是一件好事。當技術熱點歸於平淡,行業炒作迴歸理性,區塊鏈才有可能持續健康地發展起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