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師備考乾貨丨中藥鑑定速記口訣(附鑑定方法)

中藥鑑定是《中藥學專業知識一》的重要考試內容,快速有效的記憶方法有利於大家的備考。今天,小編給大家分享的是部分

中藥材的鑑定口訣及中藥鑑定常用方法,趕快收藏起來。

中藥鑑定速記口訣

(1)藥用部位為根及根莖的藥材(17個)

大老虎上高山,長白龍系紫草,三個人敢搶仙丹。

藥材:大黃、虎杖、藁本、山豆根(北豆根)、徐長卿、白前、白薇、龍膽草、細辛、紫菀、茜草、三七、人參(西洋參)、甘草、羌活、威靈仙、丹參。

【鬚根系:徐長卿、白前、白薇、威靈仙、龍膽草、細辛、紫菀、茜草】

(2)藥用部位為根莖的藥材(19個)

二術串聯附玉狗,北山跟靜射母鵝,將石升麻黃土樓。

藥材:蒼朮、白朮、川芎、(黃連、胡黃連)、香附、玉竹、狗脊、北豆根、山藥、射干、知母、莪術、薑黃、石菖蒲、升麻、黃精、土茯苓、重樓。

(3)藥用部位為塊根的藥材(9個)

何太草塊根,三冬百地金。

藥材:何首烏、太子參、(草烏、川烏、草烏)、(天冬、麥冬、山麥冬)、百部、地黃、鬱金。

(4)藥用部位為塊莖的藥材(7個)

兩天三瀉胡半白

快禁(塊莖),兩天瀉了三回,鬍子都白了一半。

兩天(天南星、天麻),三(三稜),瀉(澤瀉),胡(元胡),半(半夏),白(白及)。

(5)藥用部位為根的藥材(32個)

牛膝、川牛膝、赤芍、白芍、南沙參、北沙參、西洋參、黨參、玄參、苦參、葛根、粉葛、商陸、銀柴胡、防己、防風、板藍根、地榆、黃芪、黃芩、遠志、白芷、當歸、前胡、柴胡、秦艽、紫草、巴戟天、續斷、天花粉、桔梗、木香。

(6)名稱有“子”卻非種子的果實類藥(9個)

牛郎織女地上會,鷹蛇起舞補骨頭。

藥材:牛蒡子、梔(織)子、女貞子、地膚子,金櫻(鷹)子、蛇床子、枸杞(起)子、五(舞)味子、補骨脂。

(7)產地加工需要發汗的中藥(5個)

厚杜續玄苓

藥材:厚朴、杜仲、玄參、續斷、茯苓。

(8)皮類用藥部位

皮類三字屬根皮,肉桂合柏仲樹皮,

厚朴秦皮枝幹皮,外加厚德生有根。

根皮:皮類出現三字的,除了合歡皮,都是根皮。

桑白皮、白鮮皮、牡丹皮、香加皮、地骨皮。

樹皮:肉桂、合歡皮、黃柏、關黃柏、杜仲。

枝皮、幹皮:秦皮。

根皮、枝皮、幹皮:厚朴。

(9)全草類中藥

全草金車辦公地

(川)金錢草、車前草、半枝蓮、蒲公英、紫花地丁。廣金錢草是地上部分。

(10)含有石細胞的藥材(26種)

從前,有個大地主叫吳茱萸。他的大老婆為人厚朴,沒人巴結(巴戟天)她。

新討的二房(防己、防風),人稱辛姨(辛夷),因生了兩個兒子,叫梔子和杞子,就備受寵愛,有四個丫環(叫黃芩、黃連、黃柏、黃芪)照顧她。

她每天要吃五味東西:

①豆砂包(豆蔻、砂仁);

②炒肉,當時肉貴(肉桂),就殺了兩豬(蒼白朮);

③雞血藤上長出的木瓜;

④寄生在杜仲樹上的檳榔;

⑤二參麥冬湯。

藥材:吳茱萸、厚朴、巴戟天、防己、防風、辛夷、梔子、杞子、黃芩、黃連、黃柏、黃芪、五味子、豆蔻、砂仁、肉桂、蒼朮、白朮、雞血藤、木瓜、槲寄生、杜仲、檳榔、黨參、玄參、麥冬。

(11)傘形科的13味藥

北迴歸、南蛇風,兩活兩胡芷藁芎。

藥材:北沙參、小茴香、當歸、南鶴蝨、蛇床子、防風、羌活、獨活、柴胡、前胡、白芷、藁本、川芎

傘形科中藥的共同特徵是:都有香氣,分泌組織是分泌腔,無草酸鈣晶體(除川芎含有草酸鈣晶體外),都含有揮發油成分。

(12)含有油室的藥(9種)

芎歸木丁香油室,吳萸二術澤瀉枳。

藥材:川芎、當歸、木香、丁香、吳茱萸、蒼朮、白朮、澤瀉、枳實。

中藥鑑定常用方法

中藥傳統鑑定方法是按藥用部位的形態進行鑑定,以及老藥工的經驗鑑定,這部分知識是執業中藥師考試中涉及到的知識點,新東方在線醫學小編蒐集整理如下:

藥材中以植物類為最,其中又以種子植物為多,一般藥用部分為根、根莖(根狀莖、塊莖、球莖、鱗莖)、葉、花、果實、種子、皮、木、莖藤及全草類。全草類可參照基原鑑定,其他各類則可根據器官形性進行觀察。

每種藥材,往往都有其特別之處,先人已經總結出諸多經驗,或觀其形,或辨其色,或嘗其味,或感其質,或兼而有之,言簡而賅,傳神易記,不失為最簡捷、實效之法。性狀鑑定主要根據形、色、氣、味、表面特徵、質地、斷面、火燒、入水等特徵。

(1)形狀不同的藥材,往往有其獨特的外形。如野山參“蘆長碗密棗核芋,錦皮細紋珍珠須”;黨參具“獅子盤頭蘆”;味連形如“雞爪”,又有“過橋”;天麻之“鸚哥嘴”;防風根頭如“蚯蚓頭”;海馬“馬頭蛇尾瓦楞身”;粉防己形似“豬大腸”等,皆取其形也。

(2)顏色各種藥材多有不同的顏色。如黃連、丹參、紫草、烏梅、青黛、白芷、紅花、金銀花、黑白醜,皆取其色也。

(3)氣味含揮發性物質的藥材,多有特殊的香氣。如阿魏、丁香、魚腥草、敗醬、雞矢藤,皆有嗅之難忘之氣。辛夷、甘草、五味子、苦參、鹽附子,分別具辛、甘、酸、苦、鹹五味,或兼而有之。

(4)表面指藥材的表面是否光滑或粗糙,有無皺紋、皮孔或毛茸等。如白頭翁根頭部的白毛(葉柄殘基);羌活環節緊密似蠶;金毛狗脊表面密生金黃色毛茸;白芷有唇形皮孔等,都是重要的鑑別特徵。

(5)質地指藥材的堅硬、鬆軟、緻密、粘性、粉性等特徵。如南沙參因質地泡松而稱為“泡沙參”;粉性強者如粉葛根、天花粉、山藥;質堅硬者如穿山龍、鬱金等。

(6)斷面藥材有易折者,有不易折者。自然折斷之斷面,有粉性者,如山藥;有纖維性者,如黃芪;有膠絲相連者,如杜仲;有平坦而粉性者,如牡丹皮。不易折斷,或斷面不平坦者,可用刀橫切之而後觀察,特別是切制之藥材飲片,切面之特徵更顯重要,並有許多經驗鑑別傳著於世。廣防己之“車輪紋”,烏藥、黃芪之“菊花心”,川牛膝之“筋脈點”,山柰之“縮皮突肉”,茅蒼朮之“硃砂點”等,都是形象的鑑別特徵。

(7)入水、火燒有些藥材可通過簡單的物理、化學方法加以鑑定。如西紅花入水,可見橙黃色直線下降,並逐漸擴散,水被染成黃色;秦皮入水可顯藍色熒光;龍骨、天竺黃噬之粘舌;琥珀與帛摩擦可吸附紙屑;海金沙火燒可全部燃盡,併發出輕微的爆鳴聲及火光;青黛微火的燒,有紫紅色的煙霧等等。如上種種、既是老藥工的寶貴經驗,又蘊含著科學道理。

(8)此外,藥材的產地、生活習性、生態環境,亦有助於鑑別。如潞黨參、滇三七、川貝母、西紅花、陽春砂、關蒼朮,皆敘其產地所出;冬蟲夏草、夏枯草、半夏乃指其生活習性;車前草、雪蓮花,可知其生態環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