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仙山中,不識郭亮真面目

第一次自駕到南太行,已經是很多年前的事了。開車上羅姐寨,正是下午4點多,逆光下的山巒如夢似幻,山影疊幻,直上雲霄的路,曲折驚險,住在郭亮崖上人家的農家,月亮恰好掛在山巒之上,一襲月光如水,細細的風輕拂,水墨淡影,靜謐清幽。崖上人家看紅巖大峽谷,在丹分溝遊走,乘船進黃龍洞,崑山掛壁公路懸掛於的太行山的懸崖絕壁和崇山峻嶺之上,山陡溝深,峭壁環列,開車穿越崑山掛壁公路,驚險刺激,王莽嶺雲海翻騰繚繞,峰巒沉浸在魚鱗般的茫茫雲海中,如夢似幻,就此初識南太行。

萬仙山中,不識郭亮真面目

一直懷戀郭亮的月光,星星比燈火還低的夜裡,時光如流水般輕柔流去。每次來到南太行都會住在郭亮的崖上人家,享受那一份山巔上的清涼,赤壁群峰相對,月亮掛上樹梢。這次來到郭亮村,正趕上下雨,雨即刻化成雲霧升騰,雨小一點的時候,風吹開迷霧,絕壁長廊時隱時現,雲霧翻滾升騰,氣象萬千,瞬息萬變,雲霧中的郭亮更加神秘幽深雄闊。

萬仙山中,不識郭亮真面目

天池就在郭亮村崖口,從郭亮村轉身往下就是天池。雨中的天池,池水碧綠,倒影著山水,天池池下就是深溝,一直通到南坪。雨中的遊人依然很多,從石拱橋往上是通往南平的公路。

萬仙山中,不識郭亮真面目

崖上人家是觀看絕壁長廊的絕佳之處,往南坪方向一路過去,有很多個觀景臺。雨中的郭亮更加清涼,絲雨升騰成雲霧,空氣中夾帶著花木的清香緩緩,沁人心脾、涼爽宜人。

萬仙山中,不識郭亮真面目

奔騰不息的峽谷雲霧,巍然屹立的紅崖絕壁,佇立著的石峰,絕壁長廊,相對呼應,雲煙飄渺中,高路雲端,山水松樹,夢幻迷離。

萬仙山中,不識郭亮真面目

車輛開著大燈從山下盤旋而上,跨越峽谷,靠近崖壁雲間,身處飄渺朦朧中。

萬仙山中,不識郭亮真面目

1972年,不甘苦熬的郭亮人在黨支部書記申明信同志帶領下,向絕壁要生路,要通道,全村挑選出13個青壯勞力,組成突擊隊,用土專家、土辦法在紅巖絕壁上測出隧道線,聚在天梯下舉拳面壁,發誓要鑿穿絕壁,打出通向山外的大路。當時的民謠說:“層層石階級級險,輩輩出山步步難,悠悠歲月年年走,噓噓喘息聲聲嘆,赳赳硬骨拳拳心,叮叮鐵錘噹噹釺,錚錚盟誓諤諤言,爺爺不叫孫孫攀。”

萬仙山中,不識郭亮真面目

絕壁長廊被雲霧籠罩了,一切似隱似現,迷濛又幻化。

萬仙山中,不識郭亮真面目

山澗雲霧繚繞,霧氣從窗口飄進來,帶進絲絲清涼,仲秋時節,天氣慢慢轉涼,在絕壁長廊裡,需要加厚一點的衣服了。

萬仙山中,不識郭亮真面目

郭亮洞內明暗交錯,堅硬的岩石會讓你對這項巨大的工程肅然起敬,13個郭亮村 漢子就是用這種愚公移山的精神,為村子通往山外創造了一項奇蹟,造福子孫後代。

萬仙山中,不識郭亮真面目

萬仙山中,不識郭亮真面目

雲霧如瀑布一般,從崖壁上傾瀉,流過樹梢,翻卷入谷底。

萬仙山中,不識郭亮真面目

峽谷中的雲霧,被風吹著,打著卷兒翻湧,奔騰不息,身處其中,如置身霄漢,如夢似幻。

萬仙山中,不識郭亮真面目

萬仙山中,不識郭亮真面目

絕壁長廊,高5米、寬4米,全長1300米,道路比較窄,今年五月開始,已經不允許自駕車進入萬仙山景區,一律在景區大門口換乘景區車,或者租坐村民的車。

萬仙山中,不識郭亮真面目

萬仙山中,不識郭亮真面目

當初,郭亮人在開鑿絕壁長廊的同時,從山下背沙子、背水泥築壩修建了郭亮水庫,壩高39米,蓄水量9萬立方米,成為太行山上最高的一池碧水,青山倒映。

萬仙山中,不識郭亮真面目

萬仙山中,不識郭亮真面目

現在崖上人家已經成為家庭客棧,旅館的集中地。電影《舉起手來》、《清涼寺鐘聲》、《走出地平線》、《鬼子來了》等40多部影視片在此拍攝。 郭亮村 被譽為 中國 第一影視村。同時是國內100多所美術藝術院校和30多個攝影協會寫生、採風的基地。

懸崖峭壁上的郭亮,已成太行山傳奇,太行精神也會代代傳承。

萬仙山中,不識郭亮真面目

萬仙山中,不識郭亮真面目

萬仙山中,不識郭亮真面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