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大尾羊、巴楚菇溜進舌尖導演陳曉卿掌勺的《風味人間》

新疆大尾羊、巴楚菇溜進舌尖導演陳曉卿掌勺的《風味人間》

新疆頭條訊(文/記者 劉萌萌 圖/網絡)“雪山,草原,一盤熱騰騰的手抓羊肉出鍋了,這是轉場前牧民最後一次聚會……”昨晚9點,在新疆阿勒泰山區誘人的美食紀錄片段中,由“最會吃的紀錄片導演”陳曉卿打造的新作《風味人間》正式在騰訊視頻和浙江衛視開播,播出僅3小時點擊量便破億,截至發稿前,達到1.6億次,目前豆瓣評分9.4分。

《風味人間》共八集,分別為山海之間、滾滾紅塵、落地生根、餚變萬千、香料歧途、江湖夜雨、萬家燈火和風味之旅。第一集《山海之間》,50分鐘的時間,阿勒泰大尾羊手抓肉、臺灣三杯旗魚皮、呼倫貝爾奶桶肉、皖南火腿、太湖禿黃油拌飯、隴中高原洋芋攪團、四川龍鬚筍、伊比利亞火腿、安徽大煮乾絲、法國瀑布土豆泥、巴楚蘑菇(胡楊菇)……近20種美食徹底把吃貨們饞哭了。而50分鐘中有近12分鐘的篇幅是講述新疆美食的,來自新疆阿勒泰的大尾羊手抓肉、馬肉闊爾扎克、馬腸、巴楚蘑菇,讓網友們頻頻為新疆美景美食點贊。

“我想去新疆,我想去毛勒別提克家裡做客,我想看看可愛的吾爾恩,抱抱小羊羔,嚐嚐哈薩克族原汁原味的手抓肉,我想去巴楚胡楊林中找尋美味中的精靈。”網友張小吃說。

新疆大尾羊、巴楚菇溜進舌尖導演陳曉卿掌勺的《風味人間》

新疆大尾羊、巴楚菇溜進舌尖導演陳曉卿掌勺的《風味人間》

新疆大尾羊、巴楚菇溜進舌尖導演陳曉卿掌勺的《風味人間》

新疆美食佔據大篇幅

《山海之間》開篇呈現的第一份美食便是來自新疆的阿勒泰大尾羊製成的手抓肉。片中,鏡頭跟隨遊牧季節變遷的腳步,捕捉到了哈薩克族人帶著羊群從夏牧場轉場冬牧場的畫面,而隨著季節的變換,美食從手抓肉也變成了馬腸、馬肉等。

除了手抓肉外,巴楚蘑菇也走入人們的視線,這種生長於百年胡楊樹下的野蘑菇外表奇特,如同開裂的木耳,皺巴巴一團,無法被人工培育,每年的採集量只有10噸,不論炒菜、燉湯、配萊,都是罕見的美味,簡單的蘑菇炒羊肉便看起來香氣四溢,嫩滑順口。“看著就很好吃,就著巴楚蘑菇,我能再吃兩碗飯。”網友孫大聖說。

新疆大尾羊、巴楚菇溜進舌尖導演陳曉卿掌勺的《風味人間》

新疆大尾羊、巴楚菇溜進舌尖導演陳曉卿掌勺的《風味人間》

新疆大尾羊、巴楚菇溜進舌尖導演陳曉卿掌勺的《風味人間》

“剛看完李娟寫的《冬牧場》,又看到鮮嫩肥美的手抓肉,突然就想去新疆旅行了。”網友麗水之絳說,和書中李娟筆下尋找的閒散安靜、遠離塵囂不同,《風味人間》尋找的是深山中肉質柔嫩酥軟的大尾羊,在李娟和陳曉卿的共同努力下,阿勒泰恐怕會成為網紅打卡景點。

新疆大尾羊、巴楚菇溜進舌尖導演陳曉卿掌勺的《風味人間》

新疆大尾羊、巴楚菇溜進舌尖導演陳曉卿掌勺的《風味人間》

採巴楚蘑菇

新疆大尾羊、巴楚菇溜進舌尖導演陳曉卿掌勺的《風味人間》

新疆大尾羊、巴楚菇溜進舌尖導演陳曉卿掌勺的《風味人間》

壯觀的轉場

除了美食外,烏倫古河冬景、巴楚胡楊林都成為美食的助力,鏡頭展現的新疆阿爾泰山南麓美景也讓網友讚歎“太美了,如同人間仙境。”“轉場太壯觀了”“阿勒泰的星空,每一幅都能當壁紙。”

新拍攝方式呈現美食新對比

《風味人間》還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聲音,有李立宏韻味橫生的解說,有阿鯤驚豔四座的配樂,但這一次,也有不同。片中運用了超微觀攝影、顯微攝影等新拍攝方式,將視角縮小到“分子級”,將美食在微觀世界的變化呈現出來,讓觀眾窺見食物細微的變化和紋理。

新疆大尾羊、巴楚菇溜進舌尖導演陳曉卿掌勺的《風味人間》

鹽粒放大後的情況

新疆大尾羊、巴楚菇溜進舌尖導演陳曉卿掌勺的《風味人間》

新鮮的馬肉一夜凝出美麗的冰霜

比如,片中在記錄在冬牧場製作馬肉闊爾扎克、馬腸的過程時,將視角縮小到“分子級”,比如零下低溫狀態下,新鮮的馬肉一夜凝出美麗的冰霜;比如用鹽醃製馬肋排時,剔透的鹽粒在鮮紅的肉上不停跳躍的變化。

“我們這次租用了一個奧地利的設備,是每秒2000幀的高速攝影機,很多攝影機同時對著食物去拍,比如說爆兩樣,肚尖和腰花的翻炒,在空中的汁水怎麼纏繞,它的溫度大概是多少,這是中餐最精細的部分,我們希望能夠很好地展現出來。”陳曉卿說。

拍攝食物的器材是客觀的,只要資金充裕,高速攝影機不是問題;但內容人對素材的選取與敏感則是非常主觀的,此處就需要內容人的狠辣判斷。“比如我們過去做過中國的諾鄧火腿、金華火腿,這次我們先是選擇了皖南的火腿,然後選擇了伊比利亞的火腿,帕爾瑪火腿和弗吉尼亞火腿,我們會發現其實人類的祖先在沒有任何溝通的情況下,不約而同找到了同一個保存肉類的方法。”陳曉卿說,這種由於處理的方法不一樣,從而得到完全不同的火腿,這會非常非常好玩。

接下來的7周裡,每個週日《風味人間》都會在週日21時亮相。

【晨報爆料熱線:0991-880111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