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卿:真正的有趣,從吃開始

前不久,期待已久的《舌尖3》一出來,觀眾就失望了,相比前兩季,第三季可以說成了“舌尖上的笑話”,很多人開始想念去年從央視辭職的陳曉卿。

而那時的他正坐在廣東梅州一家不知名的路邊攤大快朵頤,全然不顧日漸飆升的體重,吃完還不忘撐著肚子點評一句:“我喜歡這樣的小店,沒那麼多講究。萬般皆下,美食為大。”

陳曉卿:真正的有趣,從吃開始

陳曉卿:真正的有趣,從吃開始

圖片|陳曉卿微博

陳曉卿這個名字在《舌尖》火遍全國後才為人熟知,而在圈子裡,他早已是骨灰級的吃貨,不是在吃,就是在去吃的路上。每到一地就去搜尋平民美食,被戲稱為“掃街嘴”。

這樣一個吃貨,自然能拍出“好吃”的紀錄片。而相比《舌尖》,現實裡的陳曉卿,才真是一個好(hào)吃又有趣的人。

陳曉卿:真正的有趣,從吃開始

陳曉卿:真正的有趣,從吃開始

比起高堂廟宇,更愛人間煙火

陳曉卿常常調侃自己是個好吃的人,就是看到吃的時候,隨時準備豁出去。

2008年汶川地震後的第5天,他負責送給養去青川,因為離全世界肥腸的故鄉江油很近,於是就到小飯館裡歇腳吃肥腸。一口肥腸入口,好吃得睜不開眼。

可是吃著吃著餘震來了,人們都往外跑,陳曉卿也跟著溜,心裡卻放不下這碗肥腸,於是又折回來淡定地吃完,找老闆結賬時已找不著人。

陳曉卿:真正的有趣,從吃開始

其實,他一直是嚴肅的紀錄片導演,拍了20多年紀錄片,也拿過大獎,就是沒火。2007年拍《森林之歌》,高瘦的身子扛著重重的攝像機跋山涉水,長年蹲在大漠拍野生動物……雖然拍得很美,但還是暴露了吃貨的本質。

陳曉卿:真正的有趣,從吃開始

▲年輕時候的陳曉卿

陳曉卿:真正的有趣,從吃開始

在所有可食用的森林物產上,他給的鏡頭足、光線柔,解說詞裡按捺不住口水。結果片子一播,淘寶上的松子、蘑菇等山貨突然銷量大增。基於這種另類成功,陳曉卿決定拍《舌尖》。

陳曉卿,這個外號“陳黑子”方臉壯漢,一談起吃,總是咂摸著嘴、兩眼放光,他說:“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來尋找吃的。”

陳曉卿:真正的有趣,從吃開始

人們以為他出入高級酒樓飯館,可他偏愛路邊小店。他說,人都有A、B兩面,A是人的本真,想吃什麼吃什麼,蹲著站著隨意;而B得在宴會上克己復禮,俗點管它叫“裝B”。

所以每次從高樓大廈人模人樣回來,他都要到北京薊門一家喜歡的店點一碗酸臭的螺螄粉,跟老闆聊聊天,坐著看來往的車輛。他喜歡舒適隨意的市井氣,桌子支在巷子裡,旁邊的路燈杆貼滿了小廣告,居民不時從身邊穿過,就覺得生活無比真實。

陳曉卿:真正的有趣,從吃開始

陳曉卿:真正的有趣,從吃開始

陳黑子好吃、懂吃,逢人便問其故鄉,對方一報家門,他就開始食指大動,於是成了“美食活地圖”,代價也有,就是貼了一身五湖四海的膘,從高瘦小夥飆到了中年發福大叔。

陳曉卿:真正的有趣,從吃開始

▲年輕時候的陳曉卿(中)

陳曉卿:真正的有趣,從吃開始

圖片|《圓桌派》視頻截圖

這樣唯美食與愛不可辜負的人,

自然嚐到了美食,也品到了煙火,

既吃出了肚腩,也吃出了一肚子文化。

陳曉卿:真正的有趣,從吃開始

陳曉卿:真正的有趣,從吃開始

最好吃的永遠是人

陳曉卿常說:“最有味道的是食物背後的人的故事。”所以《舌尖》的食物都是有地域特色且流傳至今的平民美食,帶著濃厚的風土人情。

陳曉卿:真正的有趣,從吃開始

陳曉卿:真正的有趣,從吃開始

圖片|《舌尖上的中國》劇照

2015年出版的《至味在人間》,即這個吃貨十年吃喝記錄的精選結集。繼《舌尖》之後,他再一次讓人口水與淚水齊飛,既把平民食物寫得讓人口水四濺,又將人情故事講得直抵人心,而最後的結論竟是:“最好吃的永遠是人!

陳曉卿:真正的有趣,從吃開始

▲《至味在人間》發佈會

陳曉卿:真正的有趣,從吃開始

圖片|陳曉卿微博

“我從來都不認為食材好,廚師好,就能給你帶來最多的快樂,這是不可能的。所以我才會說最好吃的是人,你沒有好朋友,那些東西味同嚼蠟,是難以下嚥的。”

走遍千山萬水,嚐遍山珍海味,

美味,卻往往醞釀在人與人之間,

最好吃的,永遠是和你能吃到一塊兒的人。

腸胃有扇門,通往故鄉

陳曉卿是安徽宿縣人,1977年大雪紛飛的一天,姑父帶他第一次喝“啥湯”,那時他剛立志當個科學家,但一碗啥湯落肚,頓時覺得,當一個宿縣人也不錯,暗罵自己沒出息:“孃的,一碗湯讓國家少了一個錢學森。”

陳曉卿:真正的有趣,從吃開始

▲《一碗湯的鄉愁》

30年後,他在工作時得知一家家鄉菜館的早點裡有啥湯,多年不早起的夜貓子居然冒著冷風一大早鑽出被窩來吃。滾燙的一碗下肚,出了一頭汗,童年的味覺記憶也剎那間湧上心頭。

阿城說:“所謂思鄉基本是由於吃了異鄉食物不好消化,於是開始鬧情緒。”但陳曉卿更願意相信:“每個人的腸胃實際上都有一扇門,而鑰匙正是童年時期父母長輩給你的食物編碼。”就像一碗啥湯,吱吱呀呀地開啟了他對食物的初始味蕾記憶,食慾的大門轟然洞開。

陳曉卿:真正的有趣,從吃開始

陳曉卿:真正的有趣,從吃開始

圖片|《舌尖上的中國》劇照

對他來說,故鄉不單是出生地,每個人心裡還裝著另一個故鄉,是自己依戀和寄託情感的地方。城鄉鉅變,無數人的故鄉不復存在,或變得難以辨認,但味覺記憶卻是揮之不去的。

陳曉卿:真正的有趣,從吃開始

陳曉卿:真正的有趣,從吃開始

圖片|《舌尖上的中國》劇照

有一年元旦,有人給陳曉卿寄了潮汕“巴浪”魚飯。那是當地的獨特飲食,過去漁民們吃不飽飯,就把魚當飯吃。但它從潮汕出鍋速凍,到北京後配上豆醬要在4個小時內吃完。

他想起一位剛到北京的汕頭朋友,於是花了兩個小時給朋友送去,對方一吃,所有關於故鄉的味覺體驗和記憶在一瞬間被喚醒,頓時淚流滿面。

陳曉卿:真正的有趣,從吃開始

陳曉卿:真正的有趣,從吃開始

圖片|《舌尖上的中國》劇照

這就是陳曉卿不一樣的地方,不僅在尋美食,也在追尋自己的故鄉,更在提醒路過舌尖的每一個人:別忘了故鄉。這是對這片產出美食,產出萬物的土地的最大的尊重。

如沈宏非所說:陳曉卿的氣,是地氣。

為什麼他的嘴裡常含口水,

因為他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十年前,陳曉卿沒火,他吃喝;十年後,他火了,照樣吃喝;吃著吃過上千次的延吉冷麵,參加沉醉不知歸路的“老男人飯局”,穿梭在人與人之間,在舌尖上尋找心中的故鄉……

他的好吃和有趣,讓每個人覺得,

吃,其實是一件十分美好的事。

有了這個吃貨,不單是美食不被埋沒,

故鄉也不會被遺忘,飯局自然也變得好吃起來。

從這個角度講,陳曉卿是最好(hăo)吃

的人。

陳曉卿:真正的有趣,從吃開始

圖片|《圓桌派》視頻截圖

陳曉卿:真正的有趣,從吃開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