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小米如何玩轉股權激勵:7年估值2000億,上千名員工財務自由

看小米如何玩轉股權激勵:7年估值2000億,上千名員工財務自由

從2010成立到現在,小米用股權激勵的形式招募了7位合夥創人,超過1w名員工,並激勵著所有人一起為了公司而奮鬥。從最初一家主打性價比的手機公司,到如今站在新零售前沿,成為科技行業的“無印良品“,7年時間小米估值近2000億美元,上千名員工即將財務自由。

近日,據多家媒體報道,小米董事長雷軍跟多家投行進行了接觸,準備今年年底在香港IPO上市,目標估值2000億美元。而一旦上市成功,小米將會有近1000名員工實現財務自由。

很多人認為小米之所以能成功是因為它的“飢餓營銷“”性價比”等,但在這背後,小米如何玩轉股權激勵,將員工進行利益捆綁,釋放員工創造積極性,卻很少人知曉。

看小米如何玩轉股權激勵:7年估值2000億,上千名員工財務自由

彈性工資制度:工資+股票、70%工資+股票、生活費+股票

小米的股權沒公佈過,具體不得而知。可以確認的是小米中層以上有股權激勵政策。根據坊間傳聞及行業慣例估算,最初雷軍的股份在40%左右,其餘的合夥人在5%左右,留給員工的期權池在10-20%。

股權激勵是需要有“用戶思維”,需要分析“用戶需求”。合夥人股東的需求、高管員工股東的需求與投資方股東的需求都是不一樣的,給到對方需要的東西就是最好的激勵。

在這方面,小米創始人雷軍就很有經驗。小米創辦初期雷軍就設定一個彈性工資制度,一共分三個等級:工資+股票、70%工資+股票、生活費+股票。員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但三個等級之間股票數量之間會相差很多。

最後結果是,15%的人選擇原來的工資,70%的人選擇百分之七、八十的工資,還有15%的人選生活費。後來,很多選擇前兩個選項的同事事後反悔,跟雷軍說想多持有一些股票,但都被回絕了。

看小米如何玩轉股權激勵:7年估值2000億,上千名員工財務自由

這個制度的好處是什麼呢?

員工拿低工資是自己心甘情願的,而且自己投入了就更願意付出。創業公司不是說給員工很低的報酬,而是要給有彈性、有選擇的報酬,這樣員工也變成了創業者,他們全身心地投入,整個公司良好運作。這是小米初期很重要的經驗。

看小米如何玩轉股權激勵:7年估值2000億,上千名員工財務自由

小米在B輪融資的時候,有員工提出很看好小米,想投資。

當時公司有70多名員工,大概有60人掏了錢。最後大家一共投了1400萬元。“掏了1400萬以後,員工的鬥志和熱情完全不一樣了。”雷軍說道。

在股權激勵上,很多時候老闆覺得自己很慷慨、很大度、很愛惜人才,可是中國很多人沒有在期權上掙過錢。雷軍在做小米時,也面臨這樣的情況,沒有人相信股票值錢。所以彈性的報酬體系,再加上自願的投資行為,使公司在初期階段的凝聚力非常之強。

看小米如何玩轉股權激勵:7年估值2000億,上千名員工財務自由

雷軍:如果你真正熱愛一件事並且真正想清楚之後,投資什麼都不如投資你自己

以下為小米合夥創始人林斌在中山大學2015年學位授予儀式上演講時的部分內容:

…2010年,雷總拉我創業,在微軟和谷歌工作了15年,我還是有點積蓄,所以當他問我是否願意不拿工資創業,我毫不猶疑就答應了。過了幾天,他突然問我是否願意自己掏錢投資小米,我猶豫了。我那點小積蓄和雷總比還是有巨大的差距,如果公司做不成不就全虧了嗎?

雷總當時跟我說了一句話:如果你真正熱愛一件事並且真正想清楚之後,投資什麼都不如投資你自己。這句話我想了幾天,終於想明白了。我和太太商量,既然決定創業,豁出去了。我們準備過幾年苦日子,我把谷歌和微軟的股票賣了,全部投到小米。五年後,小米股票賬面價值長了大概800倍。大家想想,什麼樣的投資能給你800倍的回報?…

看小米如何玩轉股權激勵:7年估值2000億,上千名員工財務自由


股權激勵就要從名和利上去設計,名就是身份認同,參與感,股東身份,合夥人身份;利最重要的就是股權分紅權,把自己的收入跟公司的經營掛鉤。只有認真面對員工對名利的追求才能實施有效的股權激勵。毫無疑問,雷總在這一方面為我輩樹立了榜樣。

在這裡也引用林斌的一句話:在未來的某一天,如果大家有機會投資自己,祝賀你,因為這會是你畢生難忘的一筆投資,你會終身受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