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蘭詞(二十九)

納蘭以風流斯文的詩文之事傳世,在當時卻以英俊威武的武官身份居於朝堂之上,作為皇帝身邊的御前侍衛,他常隨皇帝南巡北獵,遊歷四方,並奉命參與重要的戰略偵察。但在很多人看來,納蘭性德實在不適合塞外的生活,因為他在羈旅中的詞句字裡行間都讓人感受到止不住的哀傷。

納蘭詞(二十九)

邊塞

當時,納蘭對身外之物無心一顧,對渴求卻不能長久的愛情,對心境相合的自然狀態,卻流連忘返。這種種情緒,可以從這首《清平樂》中窺見。

角聲哀咽,襆被馱殘月。過去華年如電掣,禁得番番離別。

一鞭衝破黃埃,亂山影裡徘徊。驀憶去年今日,十三陵下歸來。

這首詞是在康熙十六年十月時所作,當時,納蘭正值二十二歲,已被康熙皇帝授予三等侍衛的官職。而這一年,距妻子盧氏去世已過去了兩個春秋。行役的淒涼傷感、傷離之意,懷人之情溢於言表。

號角聲聲,音調悽哀,我收拾行裝,踏著殘月的清光,出門匹馬遠行。年華飛逝,彈指間青春不再,又怎禁得起年年與你離別。催馬揚鞭,塵埃中穿過在亂山,徘徊尋路。驀然想起,去年今日我正在歸途經過十三陵。

納蘭詞(二十九)

悽清邊塞

上片先景後情,格外傷感。“角聲哀咽,襆被馱殘月”,角聲在古詩詞中常作為邊地孤寂空曠的意象,“襆被”取馬背上馱著行李之意。詞人一天天地在哀角聲中、馬背行囊上看日升月落,旅途的艱辛悽清由此可見。下面兩句慨嘆年華盡在番番的別離中飛逝,納蘭謳歌愛情的歡樂與溫暖,但這些時光對他來說太過短暫。

下片仍是前景後情,“一鞭衝破黃埃,亂山影裡徘徊”寫眼前之景,是為黃昏日暮,黃塵陣陣,山影重重,行路匆匆,如此景況則更令人不勝悵惘。末尾二句忽以追憶去年今日之情景收束,其惘然失落,懷歸之意便倍加翻出。

全詞篇幅不長,但卻跌宕曲婉,更見納蘭的傷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