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重就醫無人陪,人生辛酸知多少?

病重就醫無人陪,人生辛酸知多少?

媽媽走後沒幾天,爸爸就病了。而在此前,爸爸已有多年不曾去過醫院了。因為在暑假,兒子便和我一起去了醫院。

好在醫生檢查後並無大礙,輸液即可。

第一天輸液,是在急診室。

第二天,換到了門診大樓的二樓輸液室。

紮好針頭輸上藥水後,我便坐在爸爸的身邊,陪著。

雖說輸液室的人不算少,大廳卻很安靜。

忽然,這份安靜被打破了。

一位正在輸液的中年男子,用手捂著自己的腹部,癱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他的臉上,淌滿了虛汗。

——是巡視的護士發現了他的異常,護士抱怨道:這麼難受,怎麼不知道喊人啊?

護士接著問:有人陪嗎?

答:沒人陪。

護士再問:能打電話叫人來嗎?

答:不能。

原來,這位中年男子是常州人,孤身一人在徐州。

見此,幾個護士一起,將男子扶上推車,準備送到門診讓醫生詳細診斷一下。

臨行前,中年男子說了句:我的包不要了。

護士嘆息道:這個點還能想著包。然後將包提起,和其他護士一起,將中年男子送到了樓下。

中年男子後來怎麼樣了?我不知道。他是在徐州工作的,還是來徐州出差的?我不清楚。

從他的舉止來看,應當病得不輕吧,可病成這樣,卻連一個陪他的人也沒有。

接下來,如果他要手術,如果他要住院,誰來照顧?

說句不吉利的,萬一病情急轉直下陷入昏迷,誰來給他作決定?誰來給他簽字?

再萬一……莫非連親人的面都見不到?

人生當中,還有什麼比這更悽慘的呢?

中年男子走後,輸液室復歸平靜。

而我,也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偶一抬頭,只見厁對面的一位老爺爺正提著吊瓶,打算去衛生間。

——原來,他也是一個人。

我本打算讓兒子去幫一下那位老爺爺,卻猛然想起,兒子剛剛陪著自己的爺爺去了衛生間了。

而我,只能目送著老人家孤獨的身影慢慢遠去。

過了好大一會兒,那位老人終於回來了。

一見他,我大吃了一驚。他的手上,鮮血直流。

——看來是不小心,針頭把血管刺穿了。

原來,老人去衛生間時,不只提著吊瓶,還把一大包藥也隨身帶著。結果,出事了。

老人回來後,護士忙著處理他的傷口,而他,依然是孤單一人。

看起來,老人七八十歲了。這個年齡的老人,通常都有子女的,而且不止一個。

可當老人病得需要輸液時,子女們哪裡去了?

是老人捨不得孩子,對子女隱瞞了病情,還是子女一向對老人疏於照應,不知道老人已經病了?

具體什麼情況,不得而知。

但當老人不得不孤身一人提著吊瓶、提著藥品去上衛生間,籠罩在老人周身的辛酸,怎麼都抹不去。

人在病中,本就虛弱,本就脆弱,這時候若有人陪在身邊,即使不能減輕身體上的疼痛,心情總會好些吧。

最起碼,難受的時候,有個肩膀可以依靠;孤獨的時候,有雙手可以握住;寂寞的時候,有個人可以陪著說說話……

當一個病重的人、當一個年老的人,不得不孤單一人在醫院進進出出時,不得不獨自一人面對所有的挑戰時,除了辛酸,還有什麼?

人這一生,有沒有溫暖的港灣,有沒有堅強的後盾,進了醫院就知道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