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闆最大的錯,莫過於不會分錢!用這一招解決分錢難題!

為什麼企業很多制度、機制、流程員工都不執行?這篇文章,也許對你有所幫助。

制度與機制制度與機制

制度,是企業的保障體系,保證企業有章可循;

機制,是企業的激勵、制約體系,刺激員工更好地做好工作。

3個人性

1、人性是懶惰的;

2、人性是貪婪的;

3、人性是自私的;

3個問題

1員工為什麼不執行制度?

是制度就會有要求和管束,對於員工來講:執行制度就是要增加工作量,沒有好處只有難受。制度挑戰了“懶惰、自私”的人性,所以員工不願執行。

2、為什麼員工牴觸績效考核?

沒有一個人喜歡被考核,考核別人也許有人喜歡。考核的背後就是高要求,就是以扣罰為主,拿回員工的部分考核工資就像企業的部分利潤被他人剝奪一樣,沒有人能接受自己喜歡的東西被人剝奪。考核挑戰“自私”的人性,所以員工只會牴觸。

3、為什麼員工不努力工作?

幾乎所有人都不喜歡工作,除非工作就是自己的興趣愛好,老闆們努力工作是因為符合了“自私、貪婪”的人性,員工們不能努力工作,是挑戰了“懶惰”的人性,當企業不能把工作成果與員工工資收入掛鉤時,員工只會想辦法放大“懶惰”的人性,把工作往外推。

思考:

1、老闆要什麼?

銷售

利潤

員工主動多幹活

點評:如果企業只要求員工多加班幹活,不給員工好處,自然不願意多做,員工不願意多做。

老闆最大的錯,莫過於不會分錢!用這一招解決分錢難題!

2、員工要什麼?

高薪

尊重

輕鬆少幹活

點評:如果員工只要求高工資而不幹活,老闆自然不願意,加班不給員工加薪,員工想法子和企業作對,消極怠工或者選擇離職。

從人性的角度來看,我永遠相信:

利益點在哪裡,人的時間和精力就在那裡。

物質利益是絕大多數人的第一驅動力。

只有當員工主動為自己而幹,工作動力和創造力才是最強的。

所以:

人性需要什麼,你就給員工什麼。員工需要公平,你給他公平;他需要多勞多得,你幫他算得清清楚楚。

尊重、關愛和發展機遇都要給到他,不過,給予要有底線。

我並非百分百贊同用刻板的機制管理員工,激勵優於考核,更加符合人性。

老闆最大的錯,莫過於不會分錢!用這一招解決分錢難題!

如果你要想讓員工(部下)敬業,就要給他們一個敬業的理由。

所以加不加班不是問題,關鍵是員工加班後,他們可以得到什麼?

而這一切一切的背後其實都是一個大道理,那就是薪酬分配機制。

老闆最大的錯,莫過於不會分錢!用這一招解決分錢難題!

沒有競爭力的薪酬,就好像拉車的馬沒有喂足草料;

沒有長期薪酬計劃,就好像獵狗只是為一頓飯而捕食;

沒有不斷增長的薪酬,就好像天天長大的白虎得不到更多的肉食;

所以你要想員工註定積極幹活,就要做好激勵! 但是往往傳統的薪酬績效不符合人性,無法真正激勵員工:

缺乏激勵作用,無法調動勞動者的積極性,消極怠工。

物質利益是絕大多數人的第一驅動力,傳統薪酬績效缺乏活力。

員工都是抱著打工者心態工作,當一天和尚敲一天鐘,幹多幹少工資都一樣。 那麼怎樣的薪酬模式,最能符合人性、激勵員工,實現員工價值和企業利益趨同?

一、KSF薪酬模式——成功關鍵因子,價值管理工具,適用於首企業高管、部門經理、技術員工、銷售員。

企業管理層是核心崗位,直接影響著企業的發展。

所以做薪酬模式的激勵性非常重要,為了避免高層佔據高位不做事,我們必須拋棄傳統的薪酬模式,改用用KSF薪酬模式。

老闆最大的錯,莫過於不會分錢!用這一招解決分錢難題!

這種薪酬模式有這樣幾種好處:

公開透明的加薪方法,沒有員工會產生不滿;

企業的成本不會增加,相反,員工薪資越高,企業利潤越高;

員工在別的地方不可能會有如此大的加薪空間,可以有效避免人才流失。

員工加薪沒有上限,拿多少薪水完全取決於自己本身,極大的激發了員工工作的積極性;

對企業來說,員工拿的越多,意味著他做出了更好的結果,員工收入越高,企業效益越好!

老闆最大的錯,莫過於不會分錢!用這一招解決分錢難題!

  1. 這種模式,其特點就是,打破固定薪酬模式,員工的工資收入與他的價值貢獻全面融合,讓員工為自己幹、為自己加薪,全面激發員工創造顯性價值的熱情。
  2. 所以做薪酬模式的激勵性非常重要,為了避免高層佔據高位不做事,我們必須拋棄傳統的薪酬模式,改用用KSF薪酬模式。
  3. 即通過對員工創造的結果和價值進行量化,與員工所得的報酬進行深度掛鉤,強調以“結果”和“價值”換取報酬為導向的企業文化和薪酬全績效模式。
老闆最大的錯,莫過於不會分錢!用這一招解決分錢難題!

KSF是一種能體現管理者和企業共贏的模式,它一般會給管理者開拓6-8個績效激勵渠道,並在每一個渠道上找到平衡點,超出平衡點即做出分配細節,這個模式分配的不是企業既有的利潤,而是一種超價值的分配,要求管理者拿出好的結果、效果與企業進行價值交易,企業贏得的是高績效、管理者員工贏得的是高收入。

對員工來說:

1;日常工作有了目標,知道自己重點抓哪些;

2;工資拿多少要靠自己而非老闆;

3;多勞多得,少幹少拿;

4;只要做的比過去好,自然可以拿到更高的收入;

5;有6-8個加薪渠道,激勵員工主動積極幹,從而為企業創造更大價值 。

對企業來說:

1;員工沒達到平衡點,說明工作做的不到位,自然拿不到高薪;

2;員工達到平衡點,說明員工狀態穩點,做的不比以前插差 ,做的很不錯;

3;員工超過平衡點 ,說明做出了更好結果,自己能拿更高工資,企業獲得更高利潤。

老闆最大的錯,莫過於不會分錢!用這一招解決分錢難題!

本文所講的:激勵性KSF模式實操內容及案例,來自《績效核能》一書

書內附數十個行業設計案例,同時送獨家視頻學習資料!

建議點擊以下鏈接購買!

購買此書後,可獲得以下特別禮物:

1、朋友圈績效乾貨知識分享 ;

2、2部KSF學習視頻;

3、線上輔導1小時。

4、免費解答績效困惑。

舉個例子:

一個企業的生產經理,工資怎麼發?按照傳統的薪酬模式,可能就是固定5000元,他只要保證不出什麼問題就行了。至於費用率,成本,員工流失率,利潤率,和他沒關係,他也不會在意。

老闆最大的錯,莫過於不會分錢!用這一招解決分錢難題!

如果採用KSF薪酬模式,他會有6-8個加工資的渠道:

毛利潤每增加10000元,獎勵31元,每減少10000元,少發25元;

總產值每多3000元,獎勵5.3元,每少3000,少發4元;

報廢率,每降0.05%,獎勵2.5,每上升0.05%,少發2元;

及時交貨率,每上升0.05%,獎勵2元,每少0.05%,少發2元;

員工流失率,沒流失,獎勵50元,每流失1人,少發250

企業的效益越高,人效越高、成本越低、生產經理工資越高。反之,如果企業效益不好,員工薪酬也會受到影響。真正讓員工和企業坐在了同一條船上。

KSF對員工的轉變:

  • 收入由老闆給 →收入由自己創造
  • 薪酬變化幅度不大 →薪酬上升沒有空間限制
  • 做多做少一個樣 →只有做的多才能拿得多
  • 在上級監督下做 →自動自發工作

KSF對企業的轉變:

  • 企業由老闆一人經營 →企業由全體員工共同經營
  • 員工工資上漲意味著企業成本上升 →員工工資上漲意味著企業利潤上升
  • 員工消極工作 →員工主動加班拼命幹
  • 人才留不住 →人才趕都趕不走

總結:

1、機制的設計要符合“自私”的人性:要讓員工工作就是為自己做,讓員工利益和企業利益是一致的,記住:沒有利益的趨同,就沒有思維、行動的統一。

2、薪酬的設計要符合“貪婪”的人性:符合貪婪就是指我們的薪酬要有增長性,讓員工能給自己加薪,但又不增加公司的成本,讓“工資=利潤”,只有這樣,企業和員工才能實現真正的共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