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什麼長大?中西方社會教育對比核心差距告訴我們

現在網絡上越來越多的家長亦或學生會開始對比起社會中方和西方的教育文化差異,每個人對此看法都參差不一,到最後都沒有一個所以然出來。這也中西方的教育文化體現的方面太多太多了,不管是師資教學方式,家庭培養方式,考試製度差異,都會對孩子的人生造成巨大影響。

到底是什麼長大?中西方社會教育對比核心差距告訴我們

最近小編看了一個關於讚揚西方文化教育的視頻,講述人作為臺灣著名教授在臺上發言的每一句話無疑觸動人心引發集體深思。視頻的開頭教授先談及起初華盛頓在濱州的時候他的家就佔據了當時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聽著像不像多年以前大地主的韻味?於是重點來了,那麼作為一個如此成功不愁吃不愁穿的男人為何要發起革命呢?

到底是什麼長大?中西方社會教育對比核心差距告訴我們

想想一個男人可以擁有好幾個女人當太太,家裡的財產可以讓他任性地在世界各地都擁有自己想要的房子,快樂的人生唾手可得,這樣令人羨煞的生活居然還要如此辛苦地發起獨立革命。

這就是華盛頓的高明之處,在於他深刻地意識到當時自己所在的那片地區作為英國的殖民地是不自由的! 即使優越的生活挑揀並沒有麻痺華盛頓的神經,他扛起肩上的眾人帶領群眾發起反抗,最終活得勝利贏取了那些年渴望不可及的自由!

到底是什麼長大?中西方社會教育對比核心差距告訴我們

通過這個引子提到了為什麼人要“大”,大人就是用靈魂力量讓自己活下來 。這句話特別好,現在很多中方家庭都把自己的孩子當成“小孩”看待,即使等到他已經二十幾歲了,還會像是最初呱呱墜地的那個嬰兒般百般呵護,不得不說現實社會中的“巨嬰”越來越多了,他們早已忘記自己是個有羽翼的孩子忘記自己的所思所求,家裡人安排妥妥當當的一切就是他們要的。也許有天他們已經忘記如何生存了,但是等到即將要學會的那一刻無疑比現在學會更加痛苦百倍。

到底是什麼長大?中西方社會教育對比核心差距告訴我們

這也是為什麼當時很多人會對現在的小孩做出諷刺,中式家庭西式教育,只要好的不要壞的,只要舒服的不要難受的。說實話誰不想啊,但是試想一下最初給這些孩子打上“麻藥”的人是誰呢?最初對孩子內心最純粹的夢想殘酷搗毀的人又是誰呢?

然後是關於學識教育方面,西方的教育如此被看好是因為他們會讓小孩知曉老師傳道授業解惑的範圍並不僅僅只是讓其單方面吸收,你完全可以勇敢地提出自己的質疑和挑戰從而得到成長。但是中方卻是一味地鼓勵孩子要聽老師的話啦,要乖啦,凡是以老師為中心的語言聽得讓小孩變得怯弱失去自我。

到底是什麼長大?中西方社會教育對比核心差距告訴我們

中國的教育總是喜歡反覆強調課本上的知識然後進入反覆的背誦,西方教育則會去強調學生要學會信息歸類處理。其實一個老師自己在學識上的領悟都束手束腳,怎能在學途上要求學生展翅翱翔直衝天際?

中國的家長大部分都習慣了教育小孩走好當下的每一步,考好每一個科目,帶著滿滿期待的眼神希望他們不辱使命。西方的教育則習慣分析好事情結果始末,從而鼓勵小孩更加註重未來的步伐方向。

何為長大?不就是知道自己要什麼便去勇敢追逐嗎?明白追逐的理由知曉追逐的後果就是長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