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明星逃稅能獲利多少錢?

這些靠著營銷炒作火起來,卻沒有多少演技的明星,牢牢掌握著演藝圈裡最好的資源和話語權,他們總能拿到遠高於自己實際付出的高片酬。但代價卻是,國產影視劇中,爛片層出不窮。

最近,崔永元又上了熱搜,這次是因為懟了演藝圈。

5月29日,崔永元發了一條微博,曝光影視圈某明星,跟劇組簽下了金額一大一小的兩個合同。

小合同上片酬1000萬,擺在明面上,走正規程序,依法納稅;大合同5000萬,卻是背地裡簽下,偷摸著拿。


如果明星逃稅能獲利多少錢?


6月2日,崔老師再接再厲,又發佈了一條置頂微博,附上了另一份陰陽合同。


如果明星逃稅能獲利多少錢?


以及憲法第201條的截圖。


如果明星逃稅能獲利多少錢?


演員片酬是勞務所得,按照我國稅法,勞務所得按次徵收所得稅。


如果明星逃稅能獲利多少錢?


若是按照一次勞務所得6000萬交稅,其應交稅部分金額為1919.3萬元。

而如果按照1000萬片酬計算,其繳納稅額為319.3萬元。

前後相差1600萬。


如果明星逃稅能獲利多少錢?


3日,國家稅務總局發表回應,表示對影視從業人員的“陰陽合同”涉稅問題高度重視,將加大徵管力度。


如果明星逃稅能獲利多少錢?


崔永元此次曝光,為觀眾們揭開了影視圈秘而不宣的片酬內幕一角。陰陽合同避稅引起了稅務部門的注意,流量明星的高片酬,也令吃瓜群眾咋舌。

這位6000萬片酬的合同主人,更是勾起了無數群眾的好奇心,也一度被謠傳為話題女星范冰冰。

6月4日,事件升級後的第一個工作日,與范冰冰深度關聯的兩家上市公司唐德影視和華誼兄弟雙雙逼近跌停。“陰陽合同”事件導致整個影視媒體板塊出現大幅下跌。

對此事件,無錫唐德影視品牌負責人向鳳凰WEEKLY表示,已注意到崔永元在6月3日晚間通過媒體向范冰冰表示道歉的內容,對此不再回應。

並聲明,公司在日常經營過程中嚴格遵循了相關法律法規,依法納稅。在與上游供應商的合作過程中,存在需由公司承擔代扣代繳義務的,公司均已依法完整履行了相應的代繳義務。

該負責人同時表示,他們將密切配合稅務部門的調查,相信公正的調查會給唐德影視一個徹底澄清。

但儘管在事後,崔永元發聲證明,6000萬陰陽合同的主人另有其人,在崔永元口中那“一抽屜合同”裡,范冰冰似乎難逃其中。


如果明星逃稅能獲利多少錢?


一石驚起千層浪。演藝圈的天價片酬現象被赤裸地擺在了人前。

事實上,在民眾的認知裡,明星一直都是高薪酬工作的代表之一。

從17年的一份“中國明星片酬權力榜TOP100”就能窺見一斑。


如果明星逃稅能獲利多少錢?


來自香港《南華早報》

雖然有業內人士表示,這樣的數據太過籠統,明星的片酬構成十分複雜,很難通過簡單的推算,得出準確的數據,但仍具有參考作用。

而根據央視新聞,當紅電視劇演員片酬一覽中,可以看到,當紅小生吳亦凡和鹿晗的電視劇片酬都在一億左右。


如果明星逃稅能獲利多少錢?


高片酬竟然還只是明星收入的一小部分,也是這次“陰陽合同”引起民眾巨大反彈的原因之一。

“明面上的片酬已然觸目驚心,如果私下裡還有大合同,那明星的真實收入又該如何驚人呢?”

如果籤陰陽合同是演藝圈的常態,那麼現在坊間流傳的各種明星片酬可能還只是他們實際所得的冰山一角。

明星們到底逃不逃稅?

除偷稅漏稅以外,稅收上一直有一種概念,叫做合理避稅,是指在法律允許的情況下,以合法的手段和方式來達到納稅人減少繳納稅款的經濟行為。這個定義的關鍵前提在於,納稅人的避稅是在稅法許可的範圍內。

演員所簽訂的“陰陽合同”,是指交易雙方簽訂金額不同的兩份合同,一份金額較小的“陽合同”用於向主管機關備案登記納稅;另一份金額較高的“陰合同”則實際約定雙方交易價格,彼此對其秘而不宣,目的就是逃避納稅這一法定義務。

——騰訊《一線》

演員所簽訂的“陰陽合同”,屬於“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簽訂“陽合同”的目的是為了逃避納稅。合同本身因當是無效的。

如果演員簽下“陰陽合同”以逃避交稅,根據《刑法》第201條逃稅罪規定,第一次逃稅處以行政處罰,不追究刑事責任,第三次逃稅才追究刑事責任。

逃避繳納稅款數額較大並且佔應納稅額10%以上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罰金;數額巨大並且佔應納稅額30%以上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但是據微信公號“智合法律新媒體”分析,小合同中的1000萬是演員的片酬,而另一份合同中的5000萬應當是工作室的收入部分。

“問題在於工作室是否真有這些支出,以及這些支出是否已經分別依法申報納稅,而不應該簡單化地認為凡是有兩份合同就一定是‘陰陽合同’或‘真假合同’。”

據知情人士表示,演藝圈中籤訂“陰陽合同”曾經存在,但如今已經不再“流行”。如今,絕大多數明星簽約時都會備註直接拿“稅後片酬”。


如果明星逃稅能獲利多少錢?


在崔永元曝光的另一則合同中,范冰冰的1000萬片酬註明為“現金稅後款”

因此,交稅的義務轉嫁給了投資方。投資方不僅要支付1000萬元的片酬,還需另付400多萬的勞務所得稅,一切辦好後將稅票交到明星手中。

只有少量想要討好投資方的二三線演員,才會簽訂陰陽合同,幫助投資方共同避稅。

而明星想要“合理避稅”,則有更多“更高明”的手段,例如在避稅地或者低稅率地區註冊公司等。

在中國,當明星高收入無門檻?

好萊塢著名專業雜誌《Variety》最新發布的《好萊塢一線明星片酬榜》,曝光了好萊塢一線大牌的最新片酬。


如果明星逃稅能獲利多少錢?


丹尼爾·克雷格 第25部《007》(2019) 2500萬美元

巨石強森 《紅色通緝令》(2020) 2200萬美元

安妮·海瑟薇 真人版《芭比》(2020) 1500萬美元

湯姆·克魯斯 《新木乃伊》(2017) 1100萬-1300萬美元

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 《好萊塢往事》(2019) 1000萬美元

小羅伯特·唐尼 《蜘蛛俠:英雄歸來》(2017) 1000萬美元

……

在好萊塢,明星的片酬不僅僅由明星的名氣決定。除了基礎片酬,他們還會從電影發行利潤裡抽成。

1994年,《阿甘正傳》的男主角湯姆·漢克斯的片酬為2500萬美元,電影上映後,取得了巨大的票房成功,他又從中抽成7000萬美元。

也就是說,在好萊塢,明星的收入很大一部分取決於明星本身的演技。一個明星一旦失去了演技,便會被競爭激烈的好萊塢淘汰。

而在韓國和日本,亞洲知名的造星工廠,明星的薪酬更是並不可觀。

2009年,韓國電視劇製作公司協會通過決議,主要演員出演電視劇的片酬,每集不得超過1500萬韓元(約合8.6萬元人民幣);配角片酬不得超過500萬韓元(約合3萬元人民幣)。

與其形成鮮明對比的是,2016年,中國明星演員片酬最低的2500萬元,最高的超過一億元,演員片酬呈爆炸式增長,三十年漲幅超過了5000倍。


如果明星逃稅能獲利多少錢?


日韓的電視劇,通常以製作精良,劇情緊湊,篇幅短小著稱。可想而知,明星的電視薪酬之低。

不僅如此,在日本,著名的藝人經濟公司傑尼斯,旗下藝人在出唱片之前,不管接了多少廣告、電視劇和主持工作,不管有多麼走紅,都不算正式出道,只能領固定工資,正式出道之後才能抽成。因此還發生了日本著名的木村拓哉鬧薪事件,要求漲薪。

而在韓國,當紅小生還會面臨更多的壓榨,例如如今片酬上億的吳亦凡,鹿晗等人,曾經所屬的韓國SM公司旗下偶像團體EXO。

SM公司對內藝人的薪資合同,與中國相比,堪稱壓榨。公司內藝人需要先還清公司的培養費和製作費,債務全部清算之後,所得收入與公司三七分。


如果明星逃稅能獲利多少錢?


在韓國明星薪資普遍偏低的情況下,在韓出道的中國人,在走紅之後,不滿壓榨,紛紛走上了和所屬公司解約的道路。

還有一些明星,會被高薪資所吸引,來大陸發展。


如果明星逃稅能獲利多少錢?


中國的錢,到底有多好賺?

在中國做明星,更像是老天爺賞飯吃的行當,有顏在手,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大多數活躍在熒幕上的明星們一演起戲來,全程靠臉。不管是傷心還是生氣,抑或是撒嬌、震驚,都可以用噘嘴、瞪眼、咆哮這三個表情來表達情緒。


如果明星逃稅能獲利多少錢?


多年前,知名導演李少紅曾經批評過某演員“下意識地程序化表演,快樂就是笑哈哈,痛苦就是哇哇哇。”

可到了今天,這樣的表演水平已經成了對明星的高要求,越來越多的人該哭的時候哭不出來,該笑的時候笑得古怪。


如果明星逃稅能獲利多少錢?


更糟糕的是,不知何時開始,演藝圈裡開始流行宣揚“勞模”人設,明星們紛紛開始比拼自己拍戲的數量。

一時間,“一年五部電視劇,最長的一部有55集”、“一年拍了7部戲”的通稿鋪天蓋地的發上網絡。


如果明星逃稅能獲利多少錢?


可明星們一天也只有24小時,總會有時間排不開的時候。

為了影視作品的收視率,也為了最大程度利用演員的名氣,劇組只能要麼選擇摳圖,要麼大量使用替身來完成表演。


如果明星逃稅能獲利多少錢?


影視行業使用替身的傳統一早就有,最初只是會在有高難度打戲時使用武打替身。

可現如今,但凡有明星出現的影視作品裡,總少不了各種近景替身的身影。

顯而易見,在更有話語權的明星面前,各大劇組也選擇了犧牲作品質量,向流量妥協。

最終的結果,只能是劣幣驅逐良幣。

知名娛樂記者孟大明白,就曾在文章中披露過國產劇亂象:

一個劇本成型之前先要開很多會議,這其中有個職位叫作編審,功能是提意見……

某一類編審還有破壞作用——那就是演員自帶的編審,他們的主要任務是替演員查場:

用關鍵詞先檢索這位腕在劇中一共有多少場戲,和主角對戲有多少場,和配角及群眾演員對戲有多少場。

比如說他演男主,但如果和配角對戲多那不行,必須和女主對戲多。

——《一名新編劇所目睹國產劇之怪現狀》


如果明星逃稅能獲利多少錢?


不僅如此,現在的娛樂圈裡,更多的明星走上了“一邊沒有拿得出手的好作品,一邊又用花式營銷來為自己創造熱度”的道路。

現如今,明星們要想出人頭地,不是想著該如何提高自己的能力,而是要先想辦法蹭紅毯、買熱搜、凹街拍、發通告......

這些靠著營銷炒作火起來,卻沒有多少實力的明星,卻牢牢掌握著演藝圈裡最好的資源和話語權。

他們總能拿到遠高於自己實際付出的高片酬。

與此同時,對於大部分三、四線和未成名演員來說,壓根不具備基本的、正常的勞工權利。


如果明星逃稅能獲利多少錢?


天價片酬下的流量至上主義

搞定明星,就搞定了票房

當我們探討影視劇行業的生態時,將爛片的產生歸咎於明星,則過於簡單粗暴。

實際上,爛片從來都不是其中某個人的責任。

人人批判爛片的同時,卻又在為一個又一個的“流量明星”、“流量IP”買單。

竇文濤在一次訪談中感慨,“電視臺、平臺,都是看你是什麼演員,我才買。”,“你搞定演員了,你這個戲就掙錢了。”

越來越多的資本不斷湧入市場,自帶流量的明星,便成了最重要套現工具。

北京一位不願具名的資深製片人和導演在接受鳳凰WEEKLY採訪時表示:美國好萊塢雖然有“2000萬美元俱樂部”,但是很多電影的製作成本動輒一億美金,2000萬也僅佔片子總投資的20%,依舊有大量的資金投入在劇本、造型、特效等其他方面。

而中國雖然一再限制,明星成本在投資總額中所佔比例依然大幅超過美國。在實際拍攝中,明星演員拿到的真實薪酬甚至高達片子總投資的60-70%。真正花費在劇本、燈光、服化等“雜物上”的資金,寥寥無幾。

“就這,中國的明星們還不滿足”,他說,美國影視演員專業度很高,一般很少跨界,而中國很多影視明星忙著賺各種塊錢,真人秀秀不停,賺錢路子比美國還野,“哪裡還有時間和精力提升演技?”

演員固然是影視作品的靈魂,但一部只依靠流量明星的電影,註定是雞零狗碎的雜交產物,縱使明星發揮的再好,也不過只是一片廢土上生長的野草,註定開不出花,結不了果。

而中國的影視生態,正是建立在這片廢土之上,驚人的爛片源源不絕地在這樣的環境裡誕生。

而改變這種畸形生態的辦法,握在觀影的每一個人手中——

捂緊自己的錢包,不要為這樣的影視劇買單。


如果明星逃稅能獲利多少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