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橋背後的科研力量——4所道橋領域內的實力強校!

【中國大學教育】發佈教育相關專文,歡迎大家點擊“關注”按鈕,我們會持續更新關於中國大學的相關文章,給你帶來最有用的資訊。

港珠澳大橋背後的科研力量——4所道橋領域內的實力強校!

港珠澳大橋

2018年10月23日,被譽為“21世紀第八大奇蹟”的港珠澳大橋正式開通,開通儀式在廣東珠海舉行。歷時八年,港珠澳大橋終於圓了幾代的橋樑夢。而這一切的背後,除了設計、施工部門的日夜操勞,國內的清華大學、同濟大學、長安大學以及西南交通大學等高校也同樣在背後默默的支持。清華大學宋二祥教授團隊、李克非教授團隊、張永良教授團隊參與。同濟大學徐偉教授團隊、丁文其教授團隊、胡向東教授團隊等團隊參與。長安大學沙愛民陳華鑫教授團隊、賀拴海教授團隊、劉健新李加武教授團隊、謝永利教授團隊等團隊參與。西南交通大學卜一之張清華教授團隊、馬建林教授團隊、廖海黎李明水教授團隊

等團隊參與。以上四所高校參與包括設計、科研、施工、管理等各個方面的工作,為大橋的建設運營作出突出貢獻。接下來給大家介紹一下這四所高校:

清華大學

港珠澳大橋背後的科研力量——4所道橋領域內的實力強校!

清華大學的辦學前身是始建於1911年的清華學堂。清華大學是國內頂級的工科院校,被譽為“紅色工程師的搖籃”。清華大學擁有土木工程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第四次學科評估土木工程學科獲得A成績,整體辦學實力強勁,可謂是國內工科第一高校!

同濟大學

港珠澳大橋背後的科研力量——4所道橋領域內的實力強校!

同濟大學的辦學前身是1907年創辦於上海的德文醫學堂。同濟大學擁有土木工程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第四次學科評估土木工程學科獲得A+成績。學校還有土木工程防災國家重點實驗室,多所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可以說是國內土木建築領域規模最大、學科最全的工科大學。

西南交通大學

港珠澳大橋背後的科研力量——4所道橋領域內的實力強校!

西南交通大學的辦學前身是1896年創建的山海關北洋鐵路官學堂。西南交通大學是中國土木工程、交通工程、礦冶工程高等教育的發祥地,培養出國內橋樑專家茅以升、美國“預應力混泥土先生”林同炎以及中國科學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汪菊潛、周惠久、張維、劉恢先、嚴愷、林秉南等國內知名專家。學校現擁有橋樑與隧道工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第四次學科評估土木工程學科獲得A-成績,該專業領域內實力強悍。港珠澳跨海大橋主體工程橋樑施工圖設計項目總經理兼總工程師

張強就是西南交通大學1988屆校友。西南交通大學退休教師許提多教授則於2010年12月至2016年12月受聘於港珠澳大橋工程測量特聘專家。

長安大學

港珠澳大橋背後的科研力量——4所道橋領域內的實力強校!

長安大學始建於20世紀50年代初的原西安公路交通大學等三所部屬高校合併組建並更名而來。長安大學為“中俄交通大學聯盟高校”,公路橋樑是學校實力最強的專業。學校擁有交通運輸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道路與鐵道等其他五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並且長安大學也有眾多校友直接參與港珠澳大橋的修建,港珠澳大橋管理局

總工程師蘇權科就是長安大學校友。

當然港珠澳大橋背後還有天津大學、華南理工大學等高校參與部分項目,這些高校也為了這個工程付出了辛勤的汗水。港珠澳大橋總設計師孟凡超畢業於重慶交通大學,為該校78級校友。以上高校在道橋乃至土木工程學科的實力都是十分強悍的,如果想從事該領域的同學,這些高校可以優先考慮選擇。

本期【中國大學教育】就要結束了,歡迎大家在評論區一起交流、討論、學習,對於大家在評論提出的問題我們會及時答覆。同樣希望大家可以把有用的文章轉發、收藏起來,以後沒準有用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