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ECD全球教育縱覽|中國篇:三年內來華留學生暴增43%

OECD全球教育纵览|中国篇:三年内来华留学生暴增43%

OECD全球教育纵览|中国篇:三年内来华留学生暴增43%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日前發佈的年度報告《全球教育縱覽2018:經合組織指標》(Educationat a Glance 2018: OECD Indicators)是一份瞭解全球主要國家教育情況的權威資料。該報告提供了經合組織36個成員國和10個夥伴國家(非成員國)教育體系的結構、資金以及各方面表現的數據。英國教育週刊將在未來幾周發佈系列相關報道,為大家深度呈現包括中國、英國、美國、澳大利亞等全球主流留學目的地國家的教育狀況。今天首先發表這一系列報告的中國篇。

中國教育縱覽

  • 儘管中國男性和女性在各個階段受教育程度非常均衡,然而在OECD36個成員國和10個夥伴國家中,中國25歲至34歲未接受高中階段教育的人口比例最高。

  • 與其他OECD國家和夥伴國家相比,中國的職業教育更受歡迎。中國短期大專類高等教育課程在入學學生中所佔比例最大,比例高於OECD成員國的平均水平。

  • 在高等教育層面,前往和離開中國的國際學生流動數量一直在快速增長。在2013年至2016年期間,中國出國留學生和來華留學生人數分別增長了22%和43%。

  • 中國的學前教育主要由私立學校提供:54%接受學前教育的兒童就讀於私立學校,而OECD的平均水平為32%。

OECD全球教育纵览|中国篇:三年内来华留学生暴增43%

兩性受教育程度均衡 未接受高中教育的成年人比例頗高

  • 在中國,高中階段教育不屬於義務教育(OECD, 2016);在 25-34歲人群中有64%的年輕人沒能完成這一級別的教育,遠高於OECD成員國 15%的平均水平。中國和印度是OECD成員國中這一比例最高的前兩個國家,其中,印度女性成年人口中,70%的25-34歲的年輕人未能完成高中學歷的學習(圖1)。

  • 在中國,接受過高中教育的年輕人中只有大約一半會繼續接受高等教育:中國25歲至34歲的年輕人中,有18%接受過高等教育,而OECD國家的平均水平為44%。儘管如此,中國接受過高等教育的成年人比例正在上升,18、19和20歲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分別為22%、35%和36%,接近OECD對應的平均水平。

  • 與大多數OECD成員國相比,中國在均衡兩性接受教育方面近乎完美。在高等教育水平上,男性和女性在人數上幾乎沒有差距;而在其它教育階段中兩性接受教育的差距僅在3%以內。而在OECD成員國中,在所有教育水平上男女平均差距為8個百分點,而在高等教育水平上的差距最大,達到了12%。

  • 中國教師的性別分佈也相當均衡:58%的小學到高中的教師是女性,而其它OECD和夥伴國家的這一比例則各不相同,從印度的47%到俄羅斯的91%。

OECD全球教育纵览|中国篇:三年内来华留学生暴增43%

(圖1: 25-34歲年輕人中按性別歸類未能完成高中學歷的比例)

職業課程興起 就業市場中獲得青睞

  • 近年來,中國大力發展職業高中教育以跟上國家經濟發展和就業市場快速變化的需求(OECD, 2016)。在2016年,有41%的高中學生就讀職業課程,略低於OECD成員國44%的平均水平。然而,根據《中國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Molnar, M.和V. Koen, 2015),這一比例預計會繼續提高。

  • 在25歲至34歲受過高等教育的人中,超過50%的人畢業於短期大專類高等教育課程,而OECD成員國的這一比例為16%。然而,在其他高等教育水平上中國的表現最差:就讀碩士研究生和博士一件事的總和佔該年齡段人數的1%,本科學士為7%,遠低於OECD國家15%和22%的平均水平(圖2)。

OECD全球教育纵览|中国篇:三年内来华留学生暴增43%

(圖2: 2017年各國接受高等教育的25-34歲年輕人的比例)

  • 如果目前的模式繼續下去,預計中國有38%的年輕人將進入短期大專類高等教育體系,這一比例是OECD成員國平均水平的兩倍以上。在本科階段,預期入學率為34%,而OECD國家的平均入學率為59%。在OECD和夥伴國家中,只有中國和阿根廷的短期高等教育課程入學率高於學士學位課程。

  • 高等教育畢業率也會相應提升。在中國,預計有32%的年輕人將在一生中首次從短期高等教育中畢業,這一比例在OECD成員國和可獲得數據的夥伴國家中是最高的。中國在本科階段的預期畢業率為31%,與OECD平均39%水平相當。

高等教育階段留學生逐年增加

  • 在350萬名就讀於OECD成員國高等教育機構的留學生中,有55%(190萬)來自亞洲,其中超過86萬來自中國。因此中國學生佔所有亞洲留學生的45%,佔所有國際學生的25%。在OECD成員國學習的所有高等教育留學生中,亞洲學生佔4%(短期課程)、27%(學士學位)和24%(碩士和博士學位)。

  • 在2013年至2016年期間,在OECD成員國學習的中國大學生人數增加了22%。在2016年,近60%的學生集中在三個國家:澳大利亞(13%)、英國(10%)和美國(36%)。在同一時期來到中國的外國留學生數量也出現了大幅增長(增幅43%)。在亞洲OECD和夥伴國家中,中國的出境和入境留學生增長最快。

私立機構是學前教育的主要提供者

  • 儘管學前教育在中國不屬於義務教育範疇,政府計劃在2020年前針對3-5歲兒童普及學前教育(OECD, 2016)。在超過四分之三的OECD成員國和夥伴國家中,50%以上的學齡前兒童就讀於公立機構。而在中國,3-5歲接受學前教育的兒童中有54%在私立機構就讀,比OECD的平均水平高出約20%。然而,OECD和夥伴國家各自的情況存在很大差異—在新西蘭就讀私立機構的學齡前兒童比例高達99%,而俄羅斯則最低,只有1%。

  • 在學前教育方面,中國兒童與教師的比例相對較高(1名教師對應19名兒童),而OECD國家的平均水平為1名教師對應14名兒童。但這一數字在OECD和夥伴國家中也存在很大差異,例如:冰島的每位教師對應5名兒童,而在哥倫比亞,1名教師則對應33名兒童,但中國仍然是比例最高的國家之一(圖3)。

OECD全球教育纵览|中国篇:三年内来华留学生暴增43%

(圖3: 中國學前教育中師生比例彙總)

數據來源:https://read.oecd-ilibrary.org/education/education-at-a-glance-2018/china_eag-2018-74-en#page1

OECD全球教育纵览|中国篇:三年内来华留学生暴增43%
OECD全球教育纵览|中国篇:三年内来华留学生暴增4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