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醫藥方:慢性鼻炎從中醫分型辨治

慢性鼻炎(chronic rhinitis),是指鼻腔黏膜和黏膜下組織由病毒侵襲、或細菌感染或過敏原等引起的炎性病變的一種疾病。本病好發或加重於秋冬季或冬春之交,各個年齡人群均有發病,但以青少年多見。

老中醫藥方:慢性鼻炎從中醫分型辨治

(一)風寒鼻塞實證

【病證表現】 

1. 主要症狀 鼻塞,鼻涕,或鼻癢。

2. 辨證要點 無汗,口淡不渴,舌淡,苔薄白,脈浮或脈無變化。

3. 可能伴隨的症狀 鼻涕清稀,或頭痛,或發熱,或惡寒,或噴嚏,或語聲重濁等。

【治則與選方】 辛溫通竅,發散風寒。可選用麻黃湯與玉屏芎芷湯合方。

(二)風寒鼻塞虛證

【病證表現】 

1. 主要症狀 鼻塞,鼻涕,或鼻癢。

2. 辨證要點 汗出,口淡不渴,舌淡,苔薄白,脈浮或脈無變化。

3. 可能伴隨的症狀 鼻涕清稀,或頭痛,或記憶力減退,或惡寒,或噴嚏,或語聲重濁。

【治則與選方】 辛溫通竅,益氣散寒。可選用桂枝湯與玉屏芎芷湯合方。

老中醫藥方:慢性鼻炎從中醫分型辨治

(三)風熱鼻塞證

【病證表現】 

1. 主要症狀 鼻塞,鼻幹,或鼻癢。

2. 辨證要點 鼻涕黃稠,口渴,舌紅,苔薄黃,脈浮或脈無變化。

3. 可能伴隨的症狀 頭痛,或咽痛,或汗出,或無汗,或發熱,或惡寒,或噴嚏,或語聲重濁。

【治則與選方】 辛涼通竅,疏散風熱。可選用麻杏石甘湯與玉屏芎芷湯合方。

(四)肺虛鼻塞證

【病證表現】 

1. 主要症狀 鼻塞時輕時重,嗅覺減退,或鼻癢。

2. 辨證要點 咳嗽痰稀,氣短乏力,舌淡,苔薄白,脈弱。

3. 可能伴隨的症狀 鼻涕黏稠色白,或胸悶,或汗出,或氣短,或惡寒,或噴嚏,或語聲重濁。

【治則與選方】 補益肺氣,辛溫通竅。可選用桂枝加黃芪湯與四君子湯合方。

老中醫藥方:慢性鼻炎從中醫分型辨治

(五)脾虛鼻塞證

【病證表現】 

1. 主要症狀 鼻塞時輕時重,嗅覺減退,或鼻癢。

2. 辨證要點 飲食不佳,鼻涕黏稠色白,舌淡,苔薄白,脈弱。

3. 可能伴隨的症狀 面色萎黃,或汗出,或氣短,或頭昏,或噴嚏,或語聲重濁,或大便溏洩。

(六)腎虛鼻塞證

【病證表現】 

1. 主要症狀 鼻塞時輕時重,嗅覺減退,或鼻癢。

2. 辨證要點 耳鳴,或鼻涕清稀或黏稠色白,舌淡,苔薄白,脈弱。

3. 可能伴隨的症狀 腰痠,或頭暈,或汗出,或氣短,或頭昏,或記憶力減退,或噴嚏,或語聲重濁。

【治則與選方】 補益腎氣,芳香通竅。可選用腎氣丸與蒼耳子散合方。

老中醫藥方:慢性鼻炎從中醫分型辨治

(七)肝鬱鼻塞證

【病證表現】 

1. 主要症狀 鼻塞時輕時重,嗅覺減退,或鼻癢。

2. 辨證要點 急躁易怒,鼻涕清稀或黏稠色黃,舌質偏紅,苔薄黃,脈弦或細。

3. 可能伴隨的症狀 情緒低落,或不欲言語,或頭痛,或噴嚏,或語聲重濁。

【治則與選方】 疏肝理氣,辛溫通竅。可選用四逆散與蒼耳子散合方。

(八)陰虛鼻塞證

【病證表現】 

1. 主要症狀 鼻塞時輕時重,嗅覺減退,或鼻燥。

2. 辨證要點 五心煩熱,鼻分泌物呈塊狀,舌紅少苔,脈細或數。

3. 可能伴隨的症狀 鼻腔管筒狀膿痂,不易擤出,或有少量鼻出血,呼氣惡臭(臭鼻症),頭痛,頭昏。

【治則與選方】 滋陰潤燥,通達鼻竅。可選用百合地黃湯、麥門冬湯與蒼耳子散合方。

老中醫藥方:慢性鼻炎從中醫分型辨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