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修佛才能如佛 境界做佛才能是佛

我們每個修行的人,應該修行心靈的境界,提高素質和檔次,超越自己的凡心和心靈的感態,有如一切是一切的高層境界。尤其是修佛的弟子一定要用心修佛,提高心靈的境界和素質,改變人的觀點和概念,以及自私自利的狹隘之心,有一顆超凡脫俗的心才能走向修佛的境界。修佛不是外表的感態,也不是山盟海誓,千萬諾言,那只是表面的一種心靈表白,而不是真正的做到和做好。修佛是一種做到和改變自己的心靈缺陷,尤其是人的思想境界,和一顆自私自利的貪慾之心,這些都是修佛的障礙和干擾。修行和修佛講的是起心動念和你心靈的想象,在做每一件事情的時候,你的想法是什麼?觀點是什麼?看法是什麼?是好是壞?是對是錯?才是我們做人的焦點和修行的理念。

用心修佛才能如佛 境界做佛才能是佛

如果你的起心動念如佛、是佛、成佛、做佛,用一顆佛心的境界來處人處事,一切為人著想不起貪心、貪念,不做小人,不去害人,想到的都是為人、為善的起心動念和心態,這樣的心靈境界才是佛的善念善心和善言善行。如果不是按照佛心的境界和佛法的慈悲做任何事情,都不是真正的為人和為人著想。佛心的境界不會有貪念,更不會有貪心,起心動念都會為別人著想,不會自利,更不會貪慾,只能是在佛的境界中去做好自己的人和事,用一顆大愛無疆的慈悲善心去為人著想,助人為樂,幫助別人,有一顆如佛、是佛、成佛、做佛的心去度己度人和幫助別人,才是真正的大愛之心和佛法的慈悲。 只有在這樣的基礎之上去慈悲善道,才能走向佛法的修行和修行的境界。

用心修佛才能如佛 境界做佛才能是佛

人生的世界和個人的感態,都是人的思想。凡心凡唸的日常生存,都在為自己的現在和未來著想。難以在生活中敞開胸懷,一心為人,一心向佛,每天想的都不是慈悲善道,這種心態的感覺都是生活的干擾,不可能走入佛法境界的修行。佛法的修行是用心去修行善心和大愛,用心修佛才能如佛。如果用凡心修佛,永遠無法和佛法接融。佛法的大愛慈悲是看破放下是喜樂自在,不是擁有和得到。而人心的感態是收穫和得到,對人的思想是一種痛苦和損傷。所以修行的起心動念沒有佛的境界,沒有修佛的心,是不可能達到慈悲的善舉和無怨無悔。在修行的過程中注重佛法是心靈的感態,修行佛法是獲得佛的精髓改變自身缺陷的源泉。只有用心修佛,修行好心靈的境界,才能如佛、是佛、做好自己的人和事,不會用一顆俗心看待人生之路和未來的生存。只有人心的提高,才能改變生活的價值,改變人生的道理,走向成功的未來之路。人的起心動念是一種選擇,也是一種肯定的追求。

用心修佛才能如佛 境界做佛才能是佛

如果你的想法錯誤了,會讓你事事偏道,看法錯了會事事無成,觀點錯了會找不到真正的人生方向。用一顆俗心和凡態看待生活和人生的價值,你會永遠無法振作和努力的進取。如果以佛心的境界和修心的境界做人做事,修行佛法,你就會放下小我,追求大我的大愛之心,積下功德無量和善道善行,不會計較生活的每天每日,更不會計較過往的失敗和當下的困境,一切苦難和不幸都會用修行心靈的境界去改變,用佛法的慈悲去做到。

因此,心靈的境界才是修佛的基礎,心靈的大愛才能修行佛法的慈悲,佛心的境界才能讓人一心向善,無私無慾才能改變人心的自利。用這樣的心態修行心靈的境界和佛心的境界,才能走入佛法的行列和修行的法道。宇宙九天萬物神佛,都是天道成佛、成神、成仙、成道,我們人心的修行也是一樣的,只有超越自我和心靈的境界,才能走向佛法的境地和修行的慈悲。人心本身有誤,做事本身有私,一切自利的心都是因為人的貪慾和狹窄,不懂的大愛之心和佛心的境界,才使人心執念痴迷。開闊不了胸懷,做不到無私無慾,只看咫尺之地,看不到遠方的藍天,往往會為一些小利,放棄大的事物和做人做事的道理,更使自己無法釋懷,去超越自我的心態,解脫人生的煩惱,難以看破放下超越心靈的境界走向無私的佛心,不在乎一切,用佛心的境界和佛法的慈悲,看待人生的道路和生活中的一切。

用心修佛才能如佛 境界做佛才能是佛

要想達到如佛、是佛必須要把佛法和佛心的境界融入到生活和人心中去,才能真正的改變自私心的執念,人性的痴迷。只有這樣的境界和改變的方式,人心的感態和自我的自利,才能徹底的放下,不受世俗的干擾和凡心的破壞。萬事的超越和心靈的放下,才能真正的從自私中解脫出來,走向無邊的佛法,做無量的功德,積下善德善果,彌補前生今世、累生累世的業力和罪孽,把自己的命運和人生的未來用善道慈悲,滋潤和改變,成為人生的福樂和福德。佛法的修行和人心的境界,相輔相成,陰陽相合,人生的自我和所做所為,都是我們未來的虔誠福報。因緣因果,命運和今生都是該珍惜的一切,只有做好做到,才是我們真正的境界和修行的法根。佛心的境界和心靈的境界,都是積累的善德福心和大道無為的境界和未來的福報。

用心修佛才能如佛 境界做佛才能是佛

所以說,用心修佛才能如佛,境界做佛才能是佛。在我多年的修行悟道中,一直認為修行和感悟,是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悟道,在悟道中提高境界的修行方式,就是一種真實的改變和做到。因為人在生活中都會萌發一種自私自利的心態和唯我獨尊的感覺,如果每個修行的佛弟子都在生活的現實中做好人生中的一切,承擔起自己的人生責任感,用愛心和做到去幫助和愛護自己的親人,不去自私自利,用一顆責任感的心幫助你身邊的人,關心和愛戴他們,沒有分辨之心,不分彼此,無怨無悔的做到和付出,這才是佛心的境界。如果做不到這點,一直斤斤計較不能包容理解,或者是有分辨之心,都不是佛心的境界和佛法慈悲的大愛。生活中的一切就是檢驗每個人的真理和標準。因為生活中涉及到每個人的利益和做人的感受,如果我們能夠做到事事不去在意,在利益面前不去爭端和計較,才是佛心的大愛和善心的慈悲,能夠做到這些才是真正佛心的善道和做人的善行。

用心修佛才能如佛 境界做佛才能是佛

一切人生的考驗和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都在見證每個人的善心、噁心、慈悲和忠孝,如果不能夠過關,做不到最好,都是一種飄渺和虛無。能夠過此生活中的一切關和做人的一切道理關,你才是一個真正的善心、善道、善行、善悲的慈悲中人和大我大愛的佛法中人。只有這樣的境界和修行的法理,才能真正的改變自身的缺陷和人心的自利。每個人做人做事都能夠放下個人的貪心私慾,才能真正的修行佛的境界和得到佛法的加持,給予你的庇佑和幫助。如果人心達不到佛的標準和修行的境界,我們每個修佛的弟子就應該繼續去努力和做到,改變和修行,這才是我們應該所求的大道之法和無為的境界,去走向人生的彼岸和光明的頂點,用佛法的慈悲和修行的境界來改變人生的一切和做人的道理,用大善大德和大我大愛之心,走向修行的境界和佛法的慈悲。

感謝大家對大地流水文章的關注,本人發表所有文章都是原創文章,有很多轉載我文章的朋友,希望你們可以以正確的方式去分享我的體會,不要修改錯誤的方式去迷茫大家,在這裡我拜謝!

用心修佛才能如佛 境界做佛才能是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