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麼漲房租,要麼收房」!房價停漲了,可爲什麼而房租卻還漲?

最近,公司一位同事與房產中介“短兵相接”,一方拿著3年的租期合同不退租,而另一方則堅稱“房東要收房、漲房租!”又寧可賠償違約金,也要解除合同!

據悉,這位同事與第三方租賃公司簽了一份長達3年的房屋租賃合同,眼下,合同也只不過才過了7個月。

“房東要把房子收回去,催的實在太緊了”。中介的理由讓同事格外納悶:距離合同到期還有兩年多,可為什麼房租突然之間要收房呢?

“要麼漲房租,要麼收房”!房價停漲了,可為什麼而房租卻還漲?

合同裡面已經提前約定了房租未來的漲幅,第一年為每月4200元,第二年為每月4700元,第三年為每月5200元,而按照中介的說法,要求當下就將房租提到4800元,明年漲到5300,後年漲到5800.

這就很明顯了,中介口中強硬的“退房解除合同”,已經顯現出更為明確的目的——漲房租。“如果能繼續住,可以交錢息事寧人,但這背後揹負的風險實在太大”。同事十分擔心。如果這次順從中介的意思漲房租,誰又會預料到明年乃至後年,中介不會以同樣的理由和手段繼續撕毀合約、抬漲房租呢?

有這種擔憂和困惑的不只只是她一人,還有很多一二線城市很多的白領和藍領!

其實,從2014年開始到2016年,可以說這是房價漲速迅猛的三年,這三年裡,房價幾乎沒有跌過。不過從2017年開始,整個樓市的風向就發生了完全性的改變,在全國各大熱點城市中,無論是一線還是二線,都被國家的宏觀調控政策給覆蓋了。而在2017年的8月份,全國的15個一線城市和二線城市的房價出現了這三年以來的全面停漲!

“要麼漲房租,要麼收房”!房價停漲了,可為什麼而房租卻還漲?

房價停漲了,可房租為什麼又開始漲了呢?

眾所周知,無論是好的機遇還是資源,絕大多數都被一二線城市涵蓋在內。既然想要發財,那就要實現階層逆襲,要做學問,就要讓孩子從小接受好的教育模式,而自然要去這些“大城市”。

因而,全國幾十年的經濟發展史,無非也就是大城市向小城市的全方位轉移,是農村的“抽血史”,精人士、聰明人、資本的絕大部分都被抽的一乾二淨。而之後就會呈現“馬太效應”,所謂的“強者恆強”是一點沒錯的。“屌絲”蜂擁而入這些城市,住房需求暴漲!

擺在他們眼前的無非也就兩種選擇:買或者租。買,是買不起的了,那也只有租了。

“要麼漲房租,要麼收房”!房價停漲了,可為什麼而房租卻還漲?

政府的限購政策誤傷了“剛需一族”

絕大多數 的“炒房者”手中囤積了巨量的住房資源,即便是小中產手上也有兩三套房,他們中的一些人在持續買,然後持續放租。由於土地供應一直被人為控制,進而導致放出來可供租賃的房子不夠,供不應求,因而大城市中房租一直處於上漲中,也不難理解。

近些年來看,政府的“限購令”對於換工作而導致社保中斷的“剛需一族”無疑是誤傷。他們因為幾個月的社保沒跟上,而導致錯過了樓市“上車”的時間,損失了幾百萬的大有人在。他們本可以擺脫每年被房租或是中介驅趕的命運,卻無奈默默忍受,節衣縮食,越搬越遠。現如今,全國已經有60多個城市加入了限售的行列中,這是堵住了另外一處的“活水”,鎖定了你的資金,既然進來了,就別想出去了。市場上少了一塊房源,可需求還在增加。

“要麼漲房租,要麼收房”!房價停漲了,可為什麼而房租卻還漲?

資本出動,一場“韭菜收割”行動謀劃已久

房租一直在漲,需求又在這兒,對於金融機構以及機智的資本家而言,送到嘴邊的這塊肥肉豈能這樣白白放走?那麼第一個目標就是大城市中的城中村。

開放商擺平各種關係和資源,要麼將城中村推倒重來,要麼進行改造,而無論哪種選擇,最後的結果只存在一個——房租大幅度增長。

早在今年的6月份,就有富士康的工人抗議萬科改造城中村,他們這樣做並非無中生事,而是心中十分清楚:改造之後,自己可能再也租不起了。無論如何,靠著這幾年的發展,這樣的“城中村”也被消滅殆盡,幾乎各大城市都是沿著這條路徑走過來的。

如此一來,資本就該出動了。比如說像今年7月份已經完成A輪融資的“自如”,目前已經估值約200億元。當然了,“自如”進入到這個市場不是做慈善的,而是分享這一塊“蛋糕”的,是用來賺錢的!將手中的房源租金提高是在正常不過的操作流程,類似於如此的租賃大鱷,還是新秀的手法都如出一轍。

“要麼漲房租,要麼收房”!房價停漲了,可為什麼而房租卻還漲?

當這盤大棋下完後,一場“蓄謀已久”的“韭菜收割”行動也就完成了:兩股房源“活水”被堵住了,以限售以及限購的名義,'誤傷了“剛學一族”;“城中村”這樣的城中“溼地”被消滅殆盡,一塊相對實惠的棲息地沒了;“自如”類的資本進入市場,將散落的房源籌碼收集到手中,包裝後高價出售。

最後剩下了什麼?就只有“渣”了!

你想要住的高品質,還想住的有格調?又買不起房?來來來,租個房,漲個租,一切好說!

“要麼漲房租,要麼收房”!房價停漲了,可為什麼而房租卻還漲?

可憐的“韭菜們”,在溫柔的背後,又捱了深深的一刀。所以說,房租上漲了?怪房東?怪中介?這其實是各種因素結合的結果。

怎麼辦?政府需要放水養魚

其實,對於此類市場的調控,最有力的“那雙手”還屬政府!

對於政府而言,第一,要加大土地供應,不要總想著如何高價賣出土地,即便是低價,也不要造成人為的土地供應緊張的局面,應市場的需求,規律性的辦事,這樣,企業的壓力小了,稅收也自然會上來,這叫放水養魚,以前是竭澤而漁。

第二,不要將公立資源與房產捆綁。

政府的“就近入學”政策,這是典型的推高學區房價的手段,最終的受益者無疑是地方政府、開發商和教育部門。全民納稅供養的優質資源,居然成了一些開發商、地方政府和教育部門“壓榨”韭菜們的工具,想想就覺得可怕。

“要麼漲房租,要麼收房”!房價停漲了,可為什麼而房租卻還漲?

不應該存在所謂的“名校”,或是說對於一個城市而言,它的區域內的學校應該保持在同一教育水平。想要優質的教育資源,可以尋找私立學校進行解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