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吉諾比利:妖刀收鞘 馬努永恆

致吉諾比利:妖刀收鞘 馬努永恆

關於馬努-吉諾比利,未來將會有更長更深入的文章。但此時此刻,在這個他宣佈自己將從NBA退役的日子,先分享一個小故事:

在馬刺2013年總決賽輸給邁阿密熱火的幾周之後,我正在聖安東尼奧處理一些家庭事務。這是一件沒有人願意面對的事,所以在某個夜晚,為了找到一個緩解壓力的方式,我的父親決定舉辦一次燒烤宴。他給每位經常參加此類活動家庭的一家之主群發了一條短信,好讓他們知道這個燒烤宴將於次日晚上在他家的後院舉行。第二天晚上,我的母親、三位姐妹中的其中兩位、幾位叔叔、一位姑姑、以及無數年輕或年長的兄弟姐妹都彙集於此,大家坐在褪色的椅子上,吃著燒烤,互相圍坐在一起。

這是一個美妙的夜晚,也是每個人都需要的那種夜晚。院子裡發生了很多不同的對話,但其中有一段突然讓人覺得特別有意義。

那時夜已經深了——在所有人都吃完晚飯後幾小時後,只有成年人還坐在外面——有人提到了馬刺輸給熱火的方式。那只是一段小小的言論(諸如“唉,第六場真是太糟糕了”),而且這樣的對話自季後賽結束後已經在同樣的這群人身上發生過好幾次了,但這一次,這個話題被展開了。

吶喊、同情、絕望、無奈等各種聲音都瀰漫在空氣中。我非常清楚地記得,我的一位叔叔對任何願意傾聽的人(以及部分不想聽的人)詳盡地說起了馬努-吉諾比利,他說了很多很多很多不好聽的話,要點就是馬努在那次的季後賽中打得有多麼糟糕,以及他是如何“單槍匹馬地讓馬刺丟掉總冠軍”的。

我本能地回擊了這個想法(我說了些類似於“說馬努‘單槍匹馬地讓馬刺丟掉總冠軍’高估了馬努的作用,”這時另一位叔叔跳出來說道,“這裡並沒有人覺得你像網友們認為的那樣明智,所以不要再說那樣的話了”),但針對馬努的理由實在太過充分,我已經很難再把風向引導到偏向馬努的這一側。畢竟,在2013年的首輪系列賽中,他創下了季後賽生涯命中率新低,並且在總決賽的第四場比賽中,他的命中率莫名其妙地再次下跌。誠然,他在第五場比賽中的表現很牢靠(24分10助攻),但第六場比賽又完全是一場災難。他全場5投2中,在最後時刻罰丟一球,還創下了生涯新高的8次失誤,並且如果沒有這其中的任何一次失誤,比賽的勢頭都有可能從熱火轉向馬刺。基本上這就是他生涯打過的所有重要比賽中發揮最差的一場。這顯然是他馬刺生涯中最低落、最災難、最脆弱的時刻,比2004年德里克-費舍爾在他面前完成0.4秒的絕殺(那完全不是他的錯)、以及2006年西部半決賽馬刺對獨行俠的第七場比賽行將結束之時,他對德克-諾維茨基犯規並讓後者完成2+1(這100%是他的錯)時還要艱難。

所以每個人都開始指責馬努,說這個說那個,說他的表現有多糟糕,抱怨他如何傷害了球隊(“丹尼-格林打的像個MVP,而馬努連個上籃都進不了?!”),等等諸如此類的話。這一切既糟糕又消極。最終,在經歷了感覺上差不多有6小時、但實際上只過了10分鐘的對話後,一位年輕的弟弟問道,“你們覺得馬刺今夏在交易他的時候,能為他帶去什麼好處嗎?”而第一位叔叔,這位後院反馬努聯盟的領導人立即將目光鎖定在了他的身上。他死死盯著他,就像之前他們看著其他人時一樣。然後他開口了——這是我永遠都不會忘記的一段話——他說:“你TM不能把馬努-吉諾比利交易了,他可是馬努-吉諾比利!”他深吸了一口氣,喊道:“他可是馬努-吉諾比利!”

如果我們會想盡辦法去解釋馬努對聖安東尼奧究竟意味著什麼,以及馬努過去對這座城市的意義,還有他在聖城球迷心中的位置,那麼我想,也許這就是這座城市與他之間的關係最純粹的體現。

在各個方面,他都深受聖安東尼奧的愛戴:一位不可詆譭的、無懈可擊的、不容置疑的文化象徵。在所有身穿過馬刺球衣的球員中,沒有人比馬努-吉諾比利更受人愛戴。(蒂姆-鄧肯和託尼-帕克也都備受愛戴,但蒂姆是一個天賦異稟的天才,他的存在本身就是超凡脫俗的,他是我們遠遠崇拜的籃球之神;而託尼作為GDP三人組中的小弟,還差那麼點兒意思。)但即使在馬努最灰暗的時刻,甚至在被視作是球隊輸球的主因之後,交易他的念頭還是顯得太過古怪和愚蠢,就算只有一秒鐘也是無法容忍的。這就是聖安東尼之於馬努,以及馬努之於聖安東尼奧的意義。

當然,這整件事的美妙之處在於,馬刺不僅沒有交易他,並且他們還在次年拿到了總冠軍,而馬努在系列賽中打出了標誌性的表現(隔扣波什),以及象徵著鎖定總冠軍的三分(球隊在第三節打出高潮,而他在結尾命中了那記三分,就連邁克-布林也大喊道,“這是來自聖安東尼奧的雪崩!21分的領先優勢!”)。這是來自大千世界一次偉大的、完美的安排。

馬努退役了,但他將永存於你我心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