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抱自己的情緒|心理諮詢

擁抱自己的情緒|心理諮詢

擁抱自己的情緒|心理諮詢

什麼是危機中的關係?它是關於——我得不到我想要的。

無論令我掙扎和鬥爭的表面事件是什麼,背後的底線是那一刻我感覺得不到伴侶的愛、欣賞和接受。

想一想,當你感覺到對方如你所是的愛你和接受你,你還會鬥爭嗎?換言之,你是因為你的自我受到傷害才去鬥爭的,伸出手指怒氣橫溢的指向對方,會比生氣時馬上意識到並轉向觀察內在——那個受傷的自我——容易多了。責怪對方,遠比去感受內在升起的不舒服簡單。

這是關係中必然發生的事——當我們越來越敞開自己,對身邊的伴侶越來越信任和親密,我們就變的越脆弱。我們開始拆除我們的保護圍牆,丟棄我們用以躲藏的面具,而這意味著我們的舊傷口更容易被刺激。

擁抱自己的情緒|心理諮詢

每當我們感到被拒絕時、挑剔或批評,所有的舊創傷,舊信念,就一一浮現。

這些感覺從來沒有離開過——它們只是被各種保護模式掩蓋起來,諸如“我很好,一切盡在掌握”等。

每當我們處於脆弱或沒有安全感的狀態時,我們的保護面具開始搖動,舊的恐懼從無意識裡湧出,我們的情緒也隨之爆發。

當我們對內在被觸發的無意識事件的連鎖反應沒有察覺,我們會認為我們的反應完全是因為對方的過錯。但事實上,我們的反應與引發它的當前情形並沒有太大關聯。

擁抱自己的情緒|心理諮詢

如果你的情緒是強烈的,你是退回到“童年時期”。

從你的反應程度,你可以知道這是否由一箇舊創傷所引起的。如果反應是強烈的,超出於客觀情況下該有的情緒,那麼它就是一箇舊創傷。

當前的處境只不過是一個需要你去應對的情況。比如:我問伴侶是否有時間看電影,而他說“不”。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一整段劇情會從無意識中一下子蹦出來“他不再喜歡和我在一起了,我不夠好......”。

我們對“不”很緊張,從來不會認為“不”是對方的事,是不是?事實上,他們說不的原因,可能和我們完全沒有關係;也許一天勞累了等。但我們總認為這原因與我們有關。當前的狀況觸碰了兒時的創傷(不被接受,不被好)。

然而一段健康的關係,第一步就是去承認這些“自己”的創傷,它們不是別人的責任。沒錯,創傷可能因為對方才被觸發,但這些被挑起的痛苦和恐懼,是屬於我們自己的。如果你能夠對自己的反應負責,並且坦誠說出你的感受,對方並不會有被攻擊的感覺。當他沒有感覺到威脅,他也會變得更容易接近,更關心你,以及理解你。

擁抱自己的情緒|心理諮詢

假如你理解了你的反應完全源於無意識頭腦,首先要承認什麼在發生。比如:我感覺到憤怒。這意味著有一部分自我受傷了,而且生起了一箇舊有的情緒,然後將你的注意力從頭部轉移向你的心,它位於你的胸口中心,是你的“體驗者”的所在地。

假如你能夠將注意力轉移到你的胸膛,用呼吸深入那個位置,幾分鐘之後你會體驗到更多的平靜。這是因為在內心深處體驗者明白無論發生什麼,一切都是沒有問題的——在當下片刻,一切都是如其本然的樣子。

摘自 | 阿南朵《對生命說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