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岡山上的「小百靈」丨余梓洋和她創作的兒歌《詠虹》

在第五批全國新創少兒歌曲徵集活動中,我們收到了一首名叫《詠虹》的作品。

井岡山上的“小百靈”丨餘梓洋和她創作的兒歌《詠虹》

而這首歌的作詞和演唱是一位年僅9歲的小女孩,歌曲採用了“哎呀嘞”這一井岡民歌的特色用語,曲調採用了“羽調式”這一五聲民族調式,既有傳統又有創新,更有井岡後代的新人形象,唱起來朗朗上口,童趣爽氣!

她不僅是井岡山的小百靈,還是井岡山的紅色傳承人。她就是...

餘梓洋

井岡山上的“小百靈”丨餘梓洋和她創作的兒歌《詠虹》

她叫餘梓洋,江西省井岡山市人,2009年4月12日生,井岡山市小學四(5)班學生,是革命先烈、第一屆湘贛邊界特委常委謝桂標的紅四代傳人。是“井岡山精神宣傳第一人”毛秉華最小的徒弟,年齡最小的井岡山精神宣傳員,井岡山革命博物館的紅領巾講解員,第二季“少年演說家”十八強選手和全省“最佳人氣王”。因常年穿著紅軍服在井岡山革命博物館、井岡山烈士陵園、小井紅軍烈士墓、黃洋界保衛戰紀念館等紅色景點義務講解、宣講,而被無數的遊客稱著“井岡山上小紅軍”。她和她的媽媽都是井岡山市第三批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井岡山上的“小百靈”丨餘梓洋和她創作的兒歌《詠虹》

“大家好!我叫餘梓洋,今年七歲,歡迎你們來到井岡山!在井岡山革命博物館,有一張這樣的照片,這是我的太姥爺謝桂標。我是聽著太姥爺和各位革命先烈故事成長的紅孩子,我的血液中流淌著紅色基因。今天,很高興站在這裡與大家說說自己的紅色夢想……”

井岡山上的“小百靈”丨餘梓洋和她創作的兒歌《詠虹》

這是被稱作井岡山上“小紅軍”的餘梓洋每一次給觀眾們義務講解的開場白,其舉手投足透著一股蓬勃朝氣。餘梓洋的母親陳平梅是一名小學教師,是革命烈士、原第一屆湘贛邊界特委常委、原寧岡縣工農兵政府主席謝桂標的嫡侄孫女。從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她積極整理、傳揚井岡山紅色故事與歌謠,讓大量第一手史料公佈於世。五年前,她又將接力棒傳給女兒。每到雙休日或節假日,陳平梅便帶著女兒在井岡山革命博物館、茨坪革命舊址群等地方,義務為遊客講解。

201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八十二週年紀念日,餘梓洋開始和媽媽“重走紅軍路”。她們沿著太姥爺當年隨紅四軍轉戰贛南的路線,從井岡山出發,經過遂川、大餘、梅關古道、廣東南雄、尋烏圳下、瑞金大柏地、廣昌苦竹壩、寧都等地,為期10多天。一路探尋,一路宣講。

井岡山上的“小百靈”丨餘梓洋和她創作的兒歌《詠虹》

為了鍛鍊女兒,餘梓洋的媽媽想方設法讓她參加各種比賽。2016年,餘梓洋走進“江西少年演說家”的舞臺,她一路過關斬將,挺進全省十八強並獲得最佳“人氣王”稱號。

井岡山上的“小百靈”丨餘梓洋和她創作的兒歌《詠虹》

2017年9月21日,餘梓洋與人稱“井岡山上活雷鋒”的近9旬老人毛秉華一起接受央視《焦點訪談》採訪。看見餘梓洋有些害羞,毛秉華便笑著鼓勵她:“我把學習井岡山精神、宣傳井岡山精神、弘揚井岡山精神當作一生的事業來做。希望你也一樣,從小好好學習,傳承紅色基因,做一名勇敢無畏、奮發向上的井岡‘小紅軍’。”

井岡山上的“小百靈”丨餘梓洋和她創作的兒歌《詠虹》

餘梓洋,這個只有九歲的孩子,她對井岡山斗爭歷史瞭解得也許並不多,對井岡山精神的體悟也不十分深刻,但因為從小生長在這塊紅土沃野,每時每刻在汲取成長的養分;因為家風純樸,餘梓洋小小的童心才能夠浸潤永恆的紅色基因,成為名符其實的紅軍傳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