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生孩子更可怕的,是生完重返職場

比生孩子更可怕的,是生完重返职场

比生孩子更可怕的,是生完重返职场

排版:鈴鐺

上週閨蜜小聚,新手媽媽L顯得有些焦慮。

產假還有一個星期就要結束了,按照公司人力的要求,她應當返回工作崗位,然而,半年後的職場對她而言,變得陌生了——

「我真的是全身心地投入了產假模式,每天圍繞著娃,偶爾看看書,家裡活兒多的時候幫著分擔一下,日子忙碌得擠不出一點水分。剛剛習慣了一點,現在馬上要在這本不富裕的時間軸裡硬塞出八個多小時……不不不,不止八個小時……你們說,這怎麼可能?」

她真的是非常焦慮,眉頭擰成麻繩了都,恨不得把生活裡的每一個細節都掰開搓成粉用:

「我不在家,娃誰來帶?我家娃誰都哄不住,只有我能搞定!還有,我得了一次乳腺炎,最近還得照顧夜奶,我還打算母乳喂到一歲多,怎麼可能顧得上工作?!

本來休假前,我產檢請假稍微有點頻繁,結果主管就說我那位置出勤率要保證,不讓我繼續幹了,給我換了一個整理臺賬的活兒,我這次回去還指不定做什麼雜事呢……」

她哀怨地念叨完,好像才忽然發現了我們的存在,一下子拉住了我和W的手:「你們都已經是職場老手了,難道只有我一個人對重返職場這個事情這麼焦慮嗎?你們當時回去的時候是怎麼適應的?時間怎麼夠用的?」

她還沒念叨完,我的思緒就飄遠了。因為這個場景實在是太似曾相識了。

比生孩子更可怕的,是生完重返职场

懷老大的時候,我也有和她一樣的擔心。當時還算是職業上升期,結果長達好幾個月的產假,讓我的內心裡增添了很多的不確定性:

不確定其他人到底都怎麼看待自己;不確定有了這麼多附加的角色後,自己還能不能重新契合到職場這塊齒輪上。

「家庭事業我都想要,但兩個沒辦法兼顧,我該怎麼選?不甘心在家做全職媽媽,可重返職場想想就沒那麼簡單,需要擔心的事千頭萬緒,我該怎麼應對?」

——這應該是很多職業女性產假後非常糾結的問題。

從懷孕到生完孩子,我當時也每天都在糾結這個問題。生娃沒怎麼樣,倒是這個問題把我難得頭髮大把大把掉。

「你到底在擔心什麼呢?」產假快結束的時候,閨蜜W來我家看寶寶。看著我滿臉愁容,她忍不住說,「你說出來聽聽,說不定我能幫你啊。」

我長時間的焦慮好像一下子被她看到。那種找到支撐的感覺,讓我剎那間就紅了眼眶。

「我擔心自己適應不了職場的節奏。」我哽咽著說。

比生孩子更可怕的,是生完重返职场

W看了我一眼,笑著說:「哎呀,還以為多大的事兒呢!我休完產假要回去上班之前也很擔心啊,不過上班之後就覺得輕鬆了,真沒什麼的。但首先,你一定要知道你擔心的事大多不會發生。

連照顧娃這麼無規律的事情你都能hold住,職場上那麼有條理、講規則的東西你居然還覺得自己會搞不定?」

對哦!工作是可以預期的,會發生什麼基本都可以在掌控之中。可寶寶的需求,就不一樣了,麻麻的神經每時每刻都要緊繃,因為要根據寶寶的反應來做出實時判斷。這兩個難度係數,明顯後者要高出很多。

所以我如果連寶寶都能搞定,工作好像的確沒有那麼難。

但是,「我覺得自己現在的這個身體狀況,真的不一定撐得住。不都說一孕傻三年嗎?現在又新招了幾個大牛,我真怕去了之後被邊緣化……」

「這事兒我有發言權。」W忙不迭地接話,「你不是考那麼多證麼,我覺得你回去肯定好多人爭著要呢!我懷孕的時候營養指標都是負數,只好躺在醫院輸營養液,請了整整一個月的假,那個時候我都以為要被幹掉了。但我在休假結束回來之前,就聽到有好多部門爭著要我——有希望我去做戰略規劃的,有希望我去做財務管理的,據說幾個部門領導在人力部辦公室裡上演了『搶人大戲』,人力同事跟我說可精彩了。

我覺得吧,只要你是認真幹事的人,提前和你的直接上級溝通下,看看他們是不是有所安排。

「也是!」我把我在的團隊情況重新摸排了一下:「業務骨幹真的蠻缺的。部門裡看起來好像沒有位置,只是因為現在的事兒把這個人拉扯住了,說不定還等著我去解放他,讓他能夠投身到新的項目去呢。活兒是肯定幹不完的,所以,人永遠都是招不夠的。」

W又抓緊寬慰我:「你還是以前的你啊,不過生過娃脫了一層皮,但那麼多年培養出來的職業素養和專業能力還在啊。你自己要先自信起來,踏踏實實把活兒幹起來,把結果交出來,用事實說話,其他人一定會相信你。」

嗯嗯嗯,我忙不迭地點頭。

第二,你要放下焦慮,要認可自己的身體、心理狀態。『我和以前沒什麼不同,乾的事兒也沒什麼不同』,久而久之,其他人也不會把你特殊看待的。給你舉個例子,就是我團隊裡的一個姑娘,她產假回來第二天就跟著我們去參加年度工作會,整理材料修改ppt,和一群應屆畢業生打成一片,最後連boss都不得不稱讚她的輸出成果看不出有任何休過假的痕跡。」

我點了點頭,似乎少了一些焦慮。

比生孩子更可怕的,是生完重返职场

也是啊。老闆又不管你是不是當媽的。只要認真工作,能完成KPI,發揮出你應有的價值,哪裡都有得去,又怎麼可能沒有你的位置。畢竟只要公司在發展,「缺人」就是一個永恆的話題。

「我懷孕的時候請假也還好,但就是擔心有了孩子之後,突發情況會比較多。你也知道我的,以我的性格,根本就不好意思請假啊。」我說。

「請啊!這有什麼不好意思的。為什麼不坦誠地和上級說呢?我的一個下屬,每次她女兒有什麼情況,她都會糾結好久,才跟我開口說:『那個……我家娃又……』到後來,每次她小窗我,如果一段話分成兩句打出來,我基本就猜到她要說什麼了。

我其實非常理解這種『兵荒馬亂』的狀態,只要有孩子,都會經歷這麼一段時間。所以,第三,只有能保證她的工作質量,又不耽誤其他人的工作進度,其實我和其他同事都是沒有什麼意見的。

W的這段話又一次點醒了我。當了媽媽之後的「兵荒馬亂」不是我的錯啊。我理解上級想要我完成工作,而我也需要上級和同事理解我的不方便之處,這其實是可以通過坦誠地和上級、同事溝通,互相商討出一個共贏方案的啊。職場不過就是一個互幫互助的地方。

「還有最後一個問題,」我伸出一個手指:「我知道職場是一個互幫互助的地方,但有時候很多事情,我其實挺不放心別人來做的,不管是家人還是同事。」

「所以,能怪誰呢?」W一副恨鐵不成鋼,「放寬心啦,要相信家人和同事都是可以很好幫助到你的,這是第四點。你想,這就跟工作裡的團隊合作一個道理,其實大家目標都是一樣的,然後每個人都需要分工、合作。沒有任何人天生就會的,都需要鍛鍊,所以有的時候真的要換個思路——怎麼說呢,就跟你帶徒弟一樣,總歸是要允許犯點錯,才能熟練起來的吧,要一直護著,你永遠也脫不開手啊。」

比生孩子更可怕的,是生完重返职场

彷彿為了讓我能更安心,她又拿出了自己的例子:

「我自己是非常堅定要回歸職場的,我希望我的孩子將來進入職場的時候,我可以用我的經驗幫助到他,也希望他能夠看到我在職場上的狀態,學會勇敢地面對職場環境。

我老公挺支持我,於是問題就聚焦了:誰幹這個誰幹那個,安排老人每天的時間軸,我們倆如何在週末進行替班,雙方老人需要在哪個假期替班,大家都沒空的時候我妹是否能來搭把手……回去工作之前,我就把家裡人都叫到了一起,一起做了一個

『排班計劃』所以我後來真的還蠻輕鬆的。沒出過什麼大亂子。」

和W聊完之後,我立馬做了一個「排班計劃表」,各種突發事件的應對預案,我都寫得清清楚楚。我把這個「排班計劃」複印了好多份,讓家裡人人手一份。之後就一身輕鬆地回到了工作崗位。

從迴歸到現在,過去了六個多月,期間不是沒有發生雞飛狗跳的「臨時事項」,但都被我巧妙化解了。所以你看「重返職場」這件事,說難也難,說不難嘛……其實真的有辦法。

就以我的經歷來看,當我真正地進入到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時,很多原先想象的糟糕畫面,其實都是不存在的。

但我也知道很多新媽媽都會非常猶豫,依然還是放不下,覺得「家裡的人其實還更需要我,我真的沒有辦法放開手!」

——沒關係啊,這很正常。因為剛剛經歷完分娩的你,對那個牽動著你的心的小天使放心不下,完全是媽媽的天性使然。所以,如果你真的還非常地糾結,那麼試著問問自己:

1、你是不是真的喜歡職場,希望在職場裡有所成長、有所收穫?


2、你是否認同,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永遠不可能長出三頭六臂把一攬子事兒全都搞定?

如果你能篤定地回答「yes」或者「no」的時候,我相信你的內心早已有了判斷。

或許你缺少的,是一點決心,一股勇氣,和一份平常心。

黑塞在《德米安·彷徨少年時》中提到:「人的一生,最重要的任務就是找到真正的自己,其他的一切都不重要。」

所以,當我面對眼前這個糾結苦惱的L,她完全就是之前的我啊!我用過來人的姿態安慰她:

「親愛的,你肯定也認同一個人精力是有限的吧?你讀那麼多書,考那麼多證,你也是喜歡職場,想在職業生涯中不斷成長的吧?那你為什麼不把你的訴求,你的想法,和你的擔心,去和家裡人,還有公司的主管都溝通下呢?真誠地信任彼此,其實才更容易獲得支持哦。」

而後,我停頓了下,補充了一句。

「也許他們,正在等著你開口呢。」

秦苑夕是個利落的已婚少女,看她在Momself寫手群裡回覆消息的速度,就知道她在職場上有多幹練。但沒想到她也有過這麼慫的時候,我也感到非常安慰。

因為幾年前的我比她還慫啊!因為要復工,焦慮到大哭。隨著迴歸工作的時間越近,不安愈發加重。

擔心事過境遷物是人非;(雖然前後也不過才3個月,但那段時間真的非常容易忐忑)

擔心跟不上節奏;(我的確適應了1周多時間,才找回節奏)

擔心孩子忽然失去媽媽感到害怕;(事實證明那個小傢伙的適應能力比我強)

......

總之,就是覺得自己還沒準備好!

但是……當媽這件事兒,難道什麼時候是準備好過的嗎,不也一路就跌跌撞撞地這麼過來了。無數次以為「不行了不行了,撐不住了」,無數次有驚無險地過來了,直到現在,會無數次想的是「天呢,我竟然沒有崩潰,我竟然這麼淡定有辦法。」

做媽媽不易,做職場媽媽更難。從剛做媽媽時的手忙腳亂,到現在的應對職場、家庭遊刃有餘,經歷過很多的迷茫和挫折,現在我把自己的這些經驗,整理成了《給不懂人情世故的你的職場課》,希望可以給你一些幫助,做好職場媽媽這個雙重角色。

——Momself 崔璀

掃描下方二維碼,做最輕鬆的職場媽媽

比生孩子更可怕的,是生完重返职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