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一种神秘而古老的原始祭礼——傩,古代驱逐疫鬼的仪式


傩是一种我国古老的民俗及民间宗教信仰。中国的傩祭和傩戏具有悠久的历史。傩(nuó)又称跳傩、傩舞、傩戏,是一种神秘而古老的原始祭礼。流行于江西南丰、四川、甘肃、贵州、安徽贵池以及湖南、湖北西部山区等地。戴柳木面具的演员扮演传说中的驱除瘟疫的神──傩神,用反复的、大幅度的程式舞蹈动作表演,多在固定的节日演出。极具原始舞蹈风格。

关于傩的民俗知识。傩祓: 驱除疫鬼,祓除灾邪;傩逐: 驱除疫鬼仪式中所唱的歌;傩鼓: 驱除疫鬼仪式中敲击的鼓声;傩神:迷信传说中的驱除瘟疫的神;傩戏: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图为民间傩戏艺人肖光华在岑巩县平庄乡平庄村进行傩戏表演。

傩,神秘而古老的原始祭礼。远古既有傩。度朔山大桃树上的神荼、郁垒二神人捉恶鬼喂虎,皇帝依此办法立桃人于门。夏代帝相时,商族首领上甲微发明杨,杨用于葬礼,也用于傩。《周礼·夏官》"方相士,狂夫四人。方相士。掌蒙熊皮,黄金四目,玄衣朱裳,执戈扬盾,帅百隶而时难(傩),以索室驱疫;大丧,先枢,及墓,入扩,以戈击四隅,驱方良(魑魅)。"


在古代,傩祭是全民参与的。按规格不同,有“天子傩”、“国傩”和“乡傩”之分。驱傩在宋代有大傩仪、小傩仪之分。盛行于宫中的主要为大傩仪。据宋代人解释,大傩,意在"逐尽阴气为阳导也,今人腊岁前一日击鼓驱疫,谓之逐除是也"。图为民间的傩事活动。

傩戏是由傩祭、傩舞发展起来的一种宗教与艺术相结合,娱神与娱人相结合的古朴、原始、独特的戏曲样式,一直在民间传承,成为我国傩文化的"活化石"。傩是上古时代图腾崇拜时期的一种仪式,目的是祈求神灵逐鬼除疫,保佑百姓过上安宁生活。图为民间的傩事活动,请傩神、跳傩舞,祈盼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傩文化是巫文化发展到后期而应运而生的,当时的人类已进入农耕时代,而此时鸟类是农耕的重要帮手,所以,傩也就是人们进行的一种祭祀活动,而祭祀的对象就是鸟。


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经历过原始社会阶段,有过信仰原始宗教的历史,并产生了本民族的宗教职业者--巫。巫师为驱鬼敬神、逐疫去邪所进行的宗教祭祀活动,称为傩或傩祭、傩仪。傩师所唱的歌、所跳的舞称为傩歌、傩舞。傩戏又是在傩歌、傩舞的基础上出现的。

中国巫文化的起源与史前社会的图腾制有关,在中国的古文献中有很多关于傩文化的记载。当今中国一些地区,还保存着相当完整的傩戏,便是古老傩文化的载体。

"傩"的宗旨是"驱鬼逐疫",以商周时期《周礼》的文字记载为始。数千年来,周代傩仪延伸为傩俗,衍为傩戏,扩散到中国文化圈周边地区的民族和国家--特别如东亚地区的韩国、日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