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康有为五言联集合,书法苍劲有力,字如其人,放这里合适

康有为(1858年—1927年),原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又号明夷、更甡、西樵山人、游存叟、天游化人,广东省南海县丹灶苏村人,人称康南海,中国晚清时期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代表人物。康有为出生于封建官僚家庭,光绪五年(1879年)开始接触西方文化。光绪十四年(1888年),康有为再一次到北京参加顺天乡试,借机第一次上书光绪帝请求变法,受阻未上达。光绪十七年(1891年)后在广州设立万木草堂,收徒讲学。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得知《马关条约》签订,联合1300多名举人上万言书,即“公车上书”

一,《“承风树道”五言联》,纸本行书,纵171厘米、横45.1厘米,上海博物馆藏。

清代|康有为五言联集合,书法苍劲有力,字如其人,放这里合适

承風采餘絢,樹道慕高華。

二,《“端景茂实”五言联》,纸本行书,143×37cm×2。

清代|康有为五言联集合,书法苍劲有力,字如其人,放这里合适

端景緣直表,茂實偶英聲。

三,《“鳳棲鶴夢”五言联》,纸本行书,137×36cm×2。

清代|康有为五言联集合,书法苍劲有力,字如其人,放这里合适

鳳棲常近日,鶴夢不離雲。

四,《“高莽嘉木”五言联》,纸本行书 。纵132厘米、横31厘米。洛阳博物馆藏。

清代|康有为五言联集合,书法苍劲有力,字如其人,放这里合适

高莽渺世界,嘉木多幽欣。

五,《“护世游天”五言联轴》,纸本行书,130cm×32cm×2,丙寅(1926年),长沼弘毅藏品 。

清代|康有为五言联集合,书法苍劲有力,字如其人,放这里合适

護世波羅密,遊天播耨迦。

六,《“江山冰雪”五言联》,纸本行书,146X40cmX2,憨斋吴南生私人收藏。

清代|康有为五言联集合,书法苍劲有力,字如其人,放这里合适

江山澄氣象,冰雪凈聰明。

七,《“茂竹晴雲”五言联》纸本行书,126×32.5cm×2,浙江省余杭博物馆藏。

清代|康有为五言联集合,书法苍劲有力,字如其人,放这里合适

茂竹臨幽漵,晴雲出翠微。

八,《“人烟古屋”五言联》,132厘米×32厘米×2,著录《温州市工艺美术研究所藏画集》。

清代|康有为五言联集合,书法苍劲有力,字如其人,放这里合适

人烟寒橘柚,古屋畫龍蛇。

九,《“桑海桃源”五言联》,立轴,水墨纸本,141×36cm×2。

清代|康有为五言联集合,书法苍劲有力,字如其人,放这里合适

桑海年应積,桃源路不窮。

十,《“石开桐叶”行书五言联》,左右各纵,162厘米,纸本,西安碑林博物馆藏。

清代|康有为五言联集合,书法苍劲有力,字如其人,放这里合适

石阑斜點筆,桐葉坐題詩。

十一,《“树立忠义”五言联》,纸本行书,130cm×31.5cm×2,福建博物院藏。

清代|康有为五言联集合,书法苍劲有力,字如其人,放这里合适

樹立甚閎達,忠義本性生。

十二,《“岩花溪月”五言联》。

清代|康有为五言联集合,书法苍劲有力,字如其人,放这里合适

巖花點寒溜,溪月滿芳尊。

十三,《“养色委怀”五言联》,郑州市博物馆藏,纵144厘米、横39.6厘米。纸本。

清代|康有为五言联集合,书法苍劲有力,字如其人,放这里合适

養色含律氣,委怀在琴書。

十四,《“云鹤神鸾”五言联》,纸本行书,170cm×43cm×2。

清代|康有为五言联集合,书法苍劲有力,字如其人,放这里合适

雲鶴有奇翼,神鸞調玉音。

十五,《“云龙天马”五言联》。

清代|康有为五言联集合,书法苍劲有力,字如其人,放这里合适

雲龍遠飛駕,天馬自行空。

十六,《“追颉扶和”五言联》,纸本行书,128×30cm×2,上海朵云轩藏。

清代|康有为五言联集合,书法苍劲有力,字如其人,放这里合适

追頡羲槎杪,扶和日汲高。

十七,《“雄起文章”五言联》。

清代|康有为五言联集合,书法苍劲有力,字如其人,放这里合适

雄奇倚泰岱,文章上石渠。


关于作者

康有为(1858年—1927年),原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又号明夷、更甡、西樵山人、游存叟、天游化人,广东省南海县丹灶苏村人,人称康南海,中国晚清时期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代表人物。康有为出生于封建官僚家庭,光绪五年(1879年)开始接触西方文化。光绪十四年(1888年),康有为再一次到北京参加顺天乡试,借机第一次上书光绪帝请求变法,受阻未上达。光绪十七年(1891年)后在广州设立万木草堂,收徒讲学。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得知《马关条约》签订,联合1300多名举人上万言书,即“公车上书”。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开始进行戊戌变法,变法失败后逃往日本,自称持有皇帝的衣带诏,组织保皇会,鼓吹开明专制,反对革命。辛亥革命后,作为保皇党领袖,他反对共和制,一直谋划溥仪复位。民国六年(1917年),康有为和张勋发动复辟,拥立溥仪登基,不久即在当时北洋政府总理段祺瑞的讨伐下宣告失败。康有为晚年始终宣称忠于清朝,溥仪被冯玉祥逐出紫禁城后,他曾亲往天津,到溥仪居住的静园觐见探望。民国十六年(1927年)病死于青岛。康有为作为晚清社会的活跃分子,在倡导维新运动时,体现了历史前进的方向。但后来,他与袁世凯成为复辟运动的精神领袖。

康有为的事业成就涉及多方面,皆有惊人建树,仅著述就有700多万字,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特色,辑成《南海先生诗集》。代表诗篇即《出都留别诸公》5首,其中对国家危亡命运十分关切,意气豪迈。其政论文打破传统古文程式,汪洋恣肆,骈散不拘,开梁启超“新文体”先河。

主要著作有《康子篇》、《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日本变政考》、《大同书》、《广艺舟双楫》和《欧洲十一国游记》等。然而多年来,很少能见到康有为著作的全貌。近代史上的风云人物,如曾国藩、左宗棠和李鸿章等不仅出版了全集,而且还出版了奏议、家书、政论、未刊遗稿等,身后备极哀荣,而学贯中西、放眼世界的康南海则受到很冷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