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赵孟頫《吴兴赋》,此宏篇巨制,是赵氏中年时代表作之一

《吴兴赋》是赵孟頫书法作品中的得意之作,且其所书之内容出于本人所撰,仅就后者而言,在其传世作品中也是罕见的。首题“吴兴赋”,三字右边已残缺。手卷乃元大德六年(1301年)书;册页折叠整幅长卷式装帧。

该书法长卷长282.95厘米,高25.8厘米,册页折叠整幅长卷式装帧。文章从吴兴的“势雄乎楚越”的山川形势写起,历数各个朝代“风流互映”的名士显宦,描述丰富的“土地之所生”,极言家乡的富庶之状,最后叙写因兴文教而致“家有诗书之声,户习廉耻之道”的文明隆盛,落笔于“以仁义为化,礼乐为政”的题旨。

此书正行相间,时参草书,后段草书较多,有渐入胜境之意趣。点画雅致,体势舒展,章法整饬,神气一贯。此宏篇巨制,是赵氏中年时代表作之一。

原为北京故宫博物院藏,1955年经著名书法家沙孟海先生之联系相商,始入藏浙江省博物馆至今。

元代|赵孟頫《吴兴赋》,此宏篇巨制,是赵氏中年时代表作之一

吳興賦

猗與休哉:吳興之為郡也,蒼

峰北峙,群山西迤,龍騰獸

舞,雲蒸霞起,造太空,自古

元代|赵孟頫《吴兴赋》,此宏篇巨制,是赵氏中年时代表作之一

始,雙溪夾流,繇天目而來者

三百裏。曲折委蛇,演漾漣漪,

束為碕灣,匯為湖陂,泓停

皎澈,百尺無泥,貫乎城中,繚於

元代|赵孟頫《吴兴赋》,此宏篇巨制,是赵氏中年时代表作之一

諸毗,東註具區,渺渺莽莽,以天

為堤,不然,誠未知所以受之,

觀夫山川映發,照朗日月,清

氣焉鐘,沖和攸集。星列乎

元代|赵孟頫《吴兴赋》,此宏篇巨制,是赵氏中年时代表作之一

鬥野,勢雄乎楚越,神禹之

所底定,泰伯之所奄宅。自漢

面下,往往開國,咱晉城之攬

秀據實,沿流千稚,面勢作

元代|赵孟頫《吴兴赋》,此宏篇巨制,是赵氏中年时代表作之一

邑。是故歷代慎牧,必掄大

才、選有識。前有王、謝、周、虞,

後有何、柳,顏、蘇,風流互映,

治行同符,皆所以宣上德

元代|赵孟頫《吴兴赋》,此宏篇巨制,是赵氏中年时代表作之一

意,俾民歡娛。況乎土地之

所生,風氣之所宜,人無外

求,用之有餘。其東則塗泥

膏腴畝鐘之田,宿麥再收,梗

元代|赵孟頫《吴兴赋》,此宏篇巨制,是赵氏中年时代表作之一

稻所便,玉粒長腰,照莒及

箱,轉輸旁郡,常無兇年。

其南則伏虎之山、金蓋之麓,

浮圖標其巔,蘭若棲其足,鼓

元代|赵孟頫《吴兴赋》,此宏篇巨制,是赵氏中年时代表作之一

鐘相聞,飛甍華皇,衡山絕

水,魯史所錄,盤紆犬牙,陂澤

相屬。蒹霞孤盧,鴻頭荷華,

菱苕鳧茨,萑蒲軒於,四望

元代|赵孟頫《吴兴赋》,此宏篇巨制,是赵氏中年时代表作之一

弗極,烏可勝數!其中則有魴

鯉鰷鲿,針頭白小,鱸鱖膾餘,

黿鼉龜鱉。有蚊龍焉,長魚

如入,噴浪生風,壹舉百鈞,漁

元代|赵孟頫《吴兴赋》,此宏篇巨制,是赵氏中年时代表作之一

師來同,罔罟笭箵,罩汕是

工,鳴榔鼓枻,隱然商宮,巨細

不遺,噞噞遇遇,日亦無窮。其

西則重岡復嶺,川原是來。其

元代|赵孟頫《吴兴赋》,此宏篇巨制,是赵氏中年时代表作之一

北則黃龍瑤阜之洞,玲瓏長

壽之塢,懸水百仞,既高且阻,

[石含]砑嵌崟,崴磊硱磳,怪石

萬數,旅乎如林。其高陵則

元代|赵孟頫《吴兴赋》,此宏篇巨制,是赵氏中年时代表作之一

有楊梅棗栗,查梨木瓜,橘

柚夏孕,枇杷冬華,槐檀

松柏,椅桐梓漆之屬。文竿

綠竹,筿簜雜紺遝,味登俎

元代|赵孟頫《吴兴赋》,此宏篇巨制,是赵氏中年时代表作之一

豆,才中宮室,下逮薪樵,無

求不得。其平陸則有桑麻

如雲,郁郁紛紛,嘉蔬含液,

不蓄長新。陸伐稚兔,水弋

元代|赵孟頫《吴兴赋》,此宏篇巨制,是赵氏中年时代表作之一

鳧雁,舟楫之利,率十過半。衣

食滋殖,容容衎衎,既樂且庶,

匪教伊慢。於是有搢紳

先生,明先聖之道以道之,

元代|赵孟頫《吴兴赋》,此宏篇巨制,是赵氏中年时代表作之一

建學校,立庠序,服逢掖,

戴章甫,濟濟多士,日躋於

古。乃擇元日,用量幣,尊

玄酒,陳簠簋,選能者,秉周

元代|赵孟頫《吴兴赋》,此宏篇巨制,是赵氏中年时代表作之一

禮,贊者在前,獻者在後,雍

容俯仰,周旋節奏,成禮

而退,神人和右。當是之時,

家有詩書之聲,戶習廉

元代|赵孟頫《吴兴赋》,此宏篇巨制,是赵氏中年时代表作之一

恥之道,辟雍取法,列郡觀

效,誠不朽之盛事已。或者難

曰:“自古論著之士,喝嘗不識

人物、紀風俗哉?夫人才者濟

元代|赵孟頫《吴兴赋》,此宏篇巨制,是赵氏中年时代表作之一

時之具,而風俗者為治之質

也。今子徒捃摭細碎,排比貨

食,高談不切,炫耀自飾,莫

大於斯二者,顧乃略而不

元代|赵孟頫《吴兴赋》,此宏篇巨制,是赵氏中年时代表作之一

錄,雖文奪組繡,聲諧金石,

竊為子不取也。”仆應之曰:“否。

子獨不聞夫子之言乎?‘十室

之邑,必有忠信’,今年且千載,

元代|赵孟頫《吴兴赋》,此宏篇巨制,是赵氏中年时代表作之一

地且千裏,人物之富,胡可殫

紀!史冊畢書,可無贅矣。若

乃風俗之隆汙,在為政者

之所移易,又弗可得而定

元代|赵孟頫《吴兴赋》,此宏篇巨制,是赵氏中年时代表作之一

著也。夫吳雖分在江左,嘗

被至德之風矣。且吾聞之,

風行而草偃,日中而表正,

上行下效,置郵傳命,辟若

元代|赵孟頫《吴兴赋》,此宏篇巨制,是赵氏中年时代表作之一

季子為守,言遊為令,以仁

義為化,禮樂為政,鎮以不

貪之寶,喻以不言之信,即刑

可使不用,俗可使益盛,方

元代|赵孟頫《吴兴赋》,此宏篇巨制,是赵氏中年时代表作之一

將還敦樸於上古,考休祥

於庶征。今美則美矣,又可

遂以為定乎:”於是難者

唯唯,梭巡而失意。

元代|赵孟頫《吴兴赋》,此宏篇巨制,是赵氏中年时代表作之一

元代|赵孟頫《吴兴赋》,此宏篇巨制,是赵氏中年时代表作之一

元代|赵孟頫《吴兴赋》,此宏篇巨制,是赵氏中年时代表作之一

译文

美哉吴兴郡,深绿色的峰恋耸立在北部,群山向西绵延。象龙一样翻腾,象兽一样舞蹈,象白云一样上蒸,象彩霞一样升起。自上古开始,这块美丽的土地已经形成于宇宙之间了。由三百里外的天目山流山的苕霅两溪,曲曲折折而下,水面约束的地方有的成了湖漾,有的成了池塘,水深而清澈,没有淤泥,望得到底。两溪贯穿城中,缭绕在毗邻的地方,然后向东注入太湖。水面的阔大,似用天作为堤岸,不这样,真不知道怎样来承受这许多水。看山川与日月相映照,汇集着冲和的清气。

吴兴地理如星座排列于大地中,其势称雄于楚越。这里是夏禹所奠定的土地,太伯立国所居住的区域。从汉朝以来,吴兴常常设置政府机构,并利用良好的地形条件,建筑城墙围住这美好的土地,建立县城。所以历代都慎重选派贤能人才来担任吴兴的地方官。如以前的王羲之父子、谢安、周玘、虞谭,后来的何楷、柳恽、颜真卿、苏轼,他们都是流风遗韵辉映,有德政,能宣扬圣贤风范,使百姓和悦欢洽的官吏。进一层说,土地的生产,社会风气的安宜,人才也不需要到外地去寻找,使用起来,足够有余。

吴兴郡的东部,土地肥沃,稻田亩产可达三石,加上隔年种植的大小麦,有两倍的收获。

郡南地区有道场山、金盖山(云巢山),山之巅有宝塔,下有万寿寺,寺的建筑包括梁、椽、瓦等伸展着非常美观,寺庙的朝钟暮鼓,远近相闻。山水纵横,溪岸曲折犬牙交错,池塘湖泊相互连接。其间有芦荻、荷花、慈菇、茨实,以及野鸭等,举目四望,种类之多哪里可数得清。水中,鱼类众多,如鲂、鲤、鲦、鲈、鳜、鼋、鼍、龟、鳖,以及蛟龙,有的鱼长得象人一样大,游动时鼓浪生风,重可达三百斤左右。渔父捕鱼的技术很熟练、精巧。有的渔人划着船,并在船头敲打着木头,使发出音乐的声音,震动水面以驱捕鱼类,鱼儿们在水中常常鱼口向上优游,象在说话,水上天天这样没完没了。

郡西,则是重重叠叠的山冈、水啊、地啊,连接着而来。

郡北,(弁山)有奇伟的黄龙洞,精美的瑶阜洞,(被称为)玲珑、长寿的山坞,它们高低起伏,可作为天然屏障的村落。其间有高而险阻似瀑布一类的景物。(弁)山中有石形皱、瘦、透、漏的怪石(按:指太湖石)数以万计,可由如林之众加以总括。山陵地区有许多果品竹木,如杨梅、枣、粟、山楂、桔、梨、木瓜、文旦(类),以及众多的槐、檀、松、柏、椅、桐、梓、漆等树木。还有众多的小竹、大竹和太湖南岸边的草木植物——绿竹。在平陆地区,则有云集成片的桑麻,郁郁葱葱。此外还有许多新鲜汁丰的蔬菜,四季都有供应,无须储存。在陆上(指弁山一带)可以猎捕野兔,在太湖可猎获野鸭等野禽。用舟楫等水上工具,可得到丰厚的利益。总之,吃的穿的,出产得很多,百姓生活快乐宽裕。勿使他们有怠慢不足之感觉。于是,地方士绅和学者以孔子的学说来教导百姓,在郡里办起乡学,从而培养了济济人才,人才辈出,超越了前代。(于是)他们用祭器向(先)圣贤致敬,按礼节用清水洒祭,司仪掌握着周礼,祭者奉进祭物,仪态动作庄重而大方,礼毕而退。由于建庠序育人才,因此,当时家有读书(诗)声,百姓多学习廉耻的道理。邻郡纷纷前来观摩学习和效法,这真是伟大不朽的盛事啊!

有一个人,责难我(指赵孟頫)说:自古著述的人,何尝不记载人才和风俗呢?原来人才是救助时运的条件,风俗是治理政事必须依据的本质。现在你徒然拾取而排列食用的货物,高谈些夸张琐碎修饰而不切的话。对于人才风俗,反而没有写进去。虽然文字绚丽,声调如金石般铿锵。窃(我)认为你的说法是不可取的。

我(仆)答复他说:不对,不是这样,你难道没有听到过孔子曾经说,十户人家的小邑,一定有忠信的人。吴兴郡按年计算啊要千年了(按:指汉以下建置至元初,约计),按地计算,地域要千里了。人物之富,怎能尽加记载,何况史志已全部写进去了,无须再加重复了。至于风俗的好和差,在于执政的人加以改变,不能下定论的。吴兴分在江东,(百姓)受到高尚的道德教育。而且我听说,风吹过的时候,草就低下去,太阳到了中午的时候,曰晷的影子就正直了。在上的人怎样做,下面的人怎样效法。(如)放在驿站邮路传达文件和命令。譬如季子当府官,子游当县官。善于教化的人,说话简明又不多,就能使听者领。用不贪之宝安扶百姓,用不言之信晓喻百性,就可使法治的力量加强。将使孰厚朴实的风气普遍表现出来。现在是美好的人,就可以认为定型了吗?于是非难的人诺诺又畏惧地没话可说退下去了。

赏析

《吴兴赋》是赵孟頫早年的名篇,他对此文颇为得意,手订《松雪斋文集》,开卷即为《吴兴赋》。文章从吴兴的“势雄乎楚越”的山川形势写起,历数各个朝代“风流互映”的名士显宦,描述丰富的“土地之所生”,极言家乡的富庶之状,最后叙写因兴文教而致“家有诗书之声,户习廉耻之道”的文明隆盛,落笔于“以仁义为化,礼乐为政”的题旨。《吴兴赋》是赵孟頫书法作品中的得意之作,且其所书之内容出于本人所撰,仅就后者而言,在其传世作品中也是罕见的。墨迹本《吴兴赋》卷后赵氏云:“吾年廿余作此赋,今四十有九矣…… 大德六年二月廿三日子昂记。”若依前说,此时适值赵氏初涉王书之时,然观此手卷,对王书确已心手相应,非积多年之功力不能为也。

细察赵氏书踪,其追法二王,似当在元至元二十一年(即1284年),亦即赵氏三十一岁前后也。若此,则其书《吴兴赋》之时,研习王书将近二十载,故其行笔,便有出入右军而从心所欲之妙。刘重庆卷后所跋云:“赵文敏真行美秀而文,一自《修禊》、《圣教》中出,其去逸少毫末之间。”诚不为虚言也。

赵孟頫注重传统,并非不求创新发展。但对一位追踪二王书法者,他既认为“用笔千古不易”,则只有在“因时相传”之“结字”上下功夫。这自然也为其创造增加了难度。赵氏虽正草隶篆无不精通,而因之名世者当是楷书。要在楷书上创出全新面貌,自是十分不易,后人也分明可看出他创“赵体”中的艰苦卓绝之努力。

赵氏书既以羲之为根底,观其点画,虽不比《禊帖》变化多端,却可品味到更多质朴自然之趣。从后世出土魏晋书法与传世王书真迹相印证便可知之。前人或以这点来批评赵书之失,恐是未必尽知其追法古人之路数。而其楷书中常带行意,无疑取自于智永、褚遂良等六朝隋唐之人。至若结体,似乎于褚遂良、李北海、苏东坡处有颇多借润。

正因赵孟頫十分注重法度,力求传统基础上之创意,故而能在羲之之篱墙下,创出雄绝百代之赵氏书风。若说羲之飘逸,孟頫则多和畅;羲之遒润,则孟頫多舒展;羲之秀拔,孟頫敦实;羲之灵动,孟頫雍容。

此书正行相间,时参草书,后段草书较多,有渐入胜境之意趣。点画雅致,体势舒展,章法整饬,神气一贯。此宏篇巨制,是赵氏中年时代表作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