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渝扬:改革开放四十年潼南区文学创作回顾

改革开放四十年潼南区文学创作回顾


一、

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潼南区文学创作逐渐得到恢复与发展。1978年,随着文学的解禁和一些文学名刊的复刊,《人民文学》发表徐迟的报告文学《歌德巴赫猜想》参与了思想解放的大合唱,在全国引起轰动。一批反思文革的作品,如刘心武的《班主任》、卢新华的《伤痕》、张贤亮的《牧马人》等,在全国产生了强烈反响,引发了全社会的文学热,作家和文学成了改革开放初期的宠儿。时潼南县文化馆主办的《潼南文艺》铅印出版,每期以刊登文艺演唱资料为主,兼发诗歌、散文、小小说等文学作品。1980年5月,《潼南文艺》杂志以16开62页套色木刻封面的新装创刊,但只出了创刊号1期,1981年7月因洪灾停刊。1983年《潼南文艺》复刊,为4开4版的双月出刊小报,每期铅印1200份,发至全县各中小学校和乡镇文化站,直至1987年停刊。那时潼南县还没有县文联和县作协,文学创作作为群众文化的一部分属县文教局管。所以,全县业余文艺创作会都是由县文馆召开的。这一时期,先后在《潼南文艺》发表作品的文学作者有秦世吉、丁艾、黄稼、刘富成、陈栋梁、李剑、沈光瞳、龚从伦、张渝扬、陈廷双、凡文俊、杨树弘、谢明德、李官怀、陈默、曾卓、曾中泉、李贵华、奚良诚、徐建奎、李代良、米明生、陈运刚等人。1981年,秦世吉的小戏《双相亲》在四川《群众文艺》首发;1982年,陈廷双的金钱板《敢不敢》在《曲艺》首发;1983年,张渝扬的诗歌《我们是八十年代的新少年》在《红岩少年报》首发;1984年,曾卓的《照像记》在《红领巾》杂志首发。

张渝扬:改革开放四十年潼南区文学创作回顾

重庆市潼南区作家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

文学平台众声竞发。1987年11月,潼南县文学创作协会成立,2000年5月,重庆市作协潼南工作站成立,负责推荐、发展市县级会员,开展文学活动,筹备建立县作协;2003年11月7日,潼南县第一届作家代表大会召开,宣告潼南县作家协会正式成立,重庆市作协潼南工作站和潼南县作协创办了《潼南作家》,为4开4版的双月刊文学类报纸,面向全体会员和文学爱好者。时任重庆市作协党组书记罗中福、主席黄济人、副主席余德庄分别为《潼南作家》题词。2005年10月,《潼南作家》更名为《潼南文化》,为综合性文艺类报纸,由县作协与县文广新局合办,2007年夏改为《潼南文化》杂志,为16开96页的综合性文艺季刊。主要刊发以文学为主的各类文艺作品。2008年10月18日,潼南区第一次文学艺术界代表大会召开,潼南县文联成立,《潼南文化》季刊为县文广新局、县文联、县作协三家联办,开始刊发区内外作者的文学作品。2013年秋,为纪念潼南县作家协会成立10周年,编辑出版了“纪念潼南县作家协会成立10周年暨《潼南文化》(《潼南作家》)创刊50期特刊” 。时任重庆市作协党组书记王明凯、主席陈川分别为特刊题词。 特刊除原有的栏目外,增设了“潼南县作协成立十周年专稿”“ 我与《潼南文化》征文” 两个栏目,对潼南县作协成立十周年来的文学发展进行了检阅。

张渝扬:改革开放四十年潼南区文学创作回顾

重庆潼南作家吴长龄小说作品研讨会举行

《潼南文化》坚持特色的办刊宗旨,注重提高质量、改进版面、推出新人新作。除常设的“散文随笔”“诗歌方阵”“小说天地”“艺术长廊” “校园文学” 等栏目外,还推出了“绿色菜都”“宜居潼南”“ 红色经典”“史海钩沉”“ 时代骄子”“道德楷模”“异域飞鸿”等不定期的专题栏目;配合重大节庆或区委中心工作宣传潼南;举办了“中国名家看菜花”“川渝作家走进潼南”等文学采风活动;推出了“康安杯”庆祝建党九十周年征文、“文海杯”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征文、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我是共产党人、雷锋精神薪火相传和喜迎十八大及相约菜花节等特设栏目。15年来出刊70期,共刊发1300余名作者的校园文学等各类作品1980篇(首),以及书画、摄影作品1000余幅。其中有来自西安、深圳、重庆、广州等地潼南打工作者和农村青年作者的作品,有力地扶持了一批80后的文学新人。其作品的数量和质量都有新的突破。

张渝扬:改革开放四十年潼南区文学创作回顾

交流采风活动

除《潼南文化》季刊、《潼南日报》副刊、《协商与议政》“菜都艺苑”栏目大量刊发文学作品外,2015年6月,潼南撤县建区。区作协又创办了《涪江》文学季刊和《涪江文学》微信公众号,中国作协副主席、著名报告文学作家何建明欣然为《涪江》文学季刊题词“让文学融入我们的血液与录魂”。极大地激发了潼南作家的创作热情。

文学社团如春笋萌生。县作协未成立之前,县城的诗歌爱好者自发成立了诗歌沙龙,自办诗歌小报《家乡人》,最近建立的潼南区楹联诗词群,吸引了一批古诗词爱好者,活跃了潼南诗坛;潼南中学鉴苑文学社、潼南一中东圣文学社、梓潼中学峥嵘文学社、大佛中学天籁文学社、塘坝中学塘中荷文学社、双江中学猴溪文学社、柏梓中学琼江文学社。古溪中学晨曦文学社、复兴中学天台文学社、实验小学荷清韵文学社、人民小学启航文学社等中小学文学社团办的校园文学小报,吸引了众多文学少年。为培养文学新人,繁荣校园文学,县作协与企业合作,于2005年至2015年已成功举办了10届“康安杯”校园文学奖 ,2017年区作协与区教委设立了“校园文学新苗奖” ,先后对潼南中学鉴苑文学社等16个校园文学社、230余名学生和70余名指导教师颁发组织奖、作品奖和辅导奖。有力地推动了校园文学的发展。


二、

文学队伍发展壮大。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潼南作家队伍呈老中青梯队成长起来,日益发展壮大。潼南区作协会员由成立时的60余人发展到100余名;重庆市作协会员由1人发展到29名;中国作协会员实现零的突破,发展1名。区内外经常发表作品的重庆市作协会员有秦世吉、徐建奎、周汝国、陈默、张渝扬、吴长龄、刘昌荣、黄化斌、曾卓、杨君、曾中泉、陈愚 (陈廷双)、彭勇、谭昆、王凡尧、李贵华、刘镔、赵德富、奚仁权、马孝义、秦建、谭昆、陈春贵、程秋雁、何治杰、谢华、谢安强、李枝蔓、张建、魏国英、何文海、戴甫启、蒋芸薇、周冬梅、卢福康、李洋述等人。还涌现了谢子清、兰举、陈艺旋、杨易、张艳、刘光荣、蒋应生、邓凤兰、张盈、唐静波、黎晓莉、莫春霞、徐云中、唐锐、唐建宏、刘华、谭丽琴等一批文学新人。

张渝扬:改革开放四十年潼南区文学创作回顾

文学创作硕果累累。进入新世纪以来,潼南区的文学整体创作水平不断提升。《重庆文学》《作家视野》先后推出“潼南文学”专版;有8名会员的散文入编《渝西散文专号》;一些作家凭借自己的创作实力, 冲刺全国重要文学报刊,其中,黎世泽的小说《父亲》最早在《四川文学》发表、张渝扬的报告文学、散文先后在《中国作家·纪实》《报告文学》《文艺报》《人民日报》《红岩》等发表,杨君的散文、儿童文学先后在《人民文学·特刊》《散文选刊》《少年文艺》等发表,吴长龄短篇小说、中篇小说先后在《中国铁路文艺》《边疆文艺》发表,陈默、黄化斌、蒋芸薇、周冬梅的诗歌分别在《诗刊》《星星》诗刊等发表……

张渝扬:改革开放四十年潼南区文学创作回顾

继1992年,丁艾(与陈钧合著)的《纪念杨闇公》由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后,2004年,奚仁权、陈愚的《苍天有眼》由新疆少儿出版社出版,是潼南公开出版第一部长篇小说;1994年,秦建凭戏剧小品《山乡情深》第一次获中国剧协二等奖,1998年,李少希凭话剧小品《罗卜炖肉》第一次获中国剧协三等奖,2016年,王大林的广播剧《父亲的承诺》是潼南区第一部获重庆市“五个一工程奖”的作品,2016年,张渝扬(执笔) 、李洋述的《杨氏家国梦》由重庆出版社出版,是潼南建区后第一部写潼南人生活与创造的长篇纪实文学,并入选重庆市2016年度文艺创作资助项目和广州花城出版集团出版的《2016中国报告文学年选》获30届全国优秀图书二等奖。据不完全统计, 有30余名会员在参加全国各种文学征文评奖中获得近100项奖励,展示了潼南作家的实力。

张渝扬:改革开放四十年潼南区文学创作回顾

广大作家和文学爱好者深入生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导向,始终保持着旺盛的创作势头,创作了大批弘扬正能量,讴歌新时代的优秀作品:据不完全统计,夏洪富的文集《打赢官司的靠山》,姜孝云的民间故事集《潼南风物传说》,黄化斌的诗集《圣洁的初吻》《警察与浪漫》《中年书》、纪实文学集《警旅笔耕》,彭勇的诗集《生命的履痕》,周汝国的小说集《飞扬的思绪》《挥之不去的记忆》《凡人传奇》《天堡寨的媳妇们》,李贵华的杂文集《历史不是美女》,曾卓的杂文集《烛光萤火集》《家庭教育的钥匙》,谢华的诗集《万里行呤》、散文集《古渡凝愁》《那永不飘落的红叶》,张渝扬的报告文学集《谁持彩练当空舞》、诗歌散文集《见证新三峡》、影视评论集《银河之光》,丁艾的纪实文学《青少年时代的杨尚昆》《风雨人生 松柏气节》《杨闇公事迹》《双江杨氏探微》,刘君华的纪实小说《当代红楼梦·情无缘》,陈默的诗集《让时间慢下来》《光的影子》,何文海的自传体文学《家国春秋》、文集《历史深处的人性罪恶》,何治杰的长篇小说《青瓶儿》,陈思之的诗集《自信人生四十年》、纪实文学集《巴渝新儿女传》》,陈世军的中篇小说《回首再望她》,楊莙的散文集《温暖袭人》《慢慢说着过去》,代甫启的散文集《人生之旅》、,张健的民间文学集《潼南民间故亊》《潼南民间传说》《潼南民间歌谣》《潼南民间谚语》,魏国英的诗集《岸》,龙永久的纪实文学集《回望杨尚昆》,蒋芸嶶的诗集《天机》《云的眼睛》《虚构一场雨》,张盈的纪实文学集《伟人故里--双江》,李枝蔓的隧笔《假装快乐》,李中华的小说集《纷乱红尘》,刘天春的诗集《抓住青春的尾巴》,周冬梅的诗集《花非花》,卢福康的文集《暮岁繁华》,谭丽琴的诗文集《杨叶》,杨中元的文集《踏遍青山》等数十部作品出版。不少作品多次在国内外获奖并入选多种文学选集。其中有创作潜力的会员己成为重庆市文学队伍中重要的作家群。

张渝扬:改革开放四十年潼南区文学创作回顾

高扬主旋律,提升精气神。用文学宣传潼南成绩显著。配合庆祝建党九十周年、宣传西部绿色菜都、潼南菜花节、文明创建和学雷锋等活动,结合“走基层, 转作风, 改文风”,组织作家深入生活,组织作家创作出一批反映和讴歌潼南的文学作品,编辑出版了《爱的奉献》《文星集》《见证百年大干旱》《七彩花海 流金大地》《绿滿菜都》《巾帼风采》《咱共产党人》《潼南文明纪事-》《文化潼南》《潼南故事》《走进双江》《涪水撷英——2015年会员作品集》《涪江文萃——2016-2017年会员作品集》等文学丛书。

坚持正确的文学导向,提升潼南作家创作实力。2000年以来,举办了黄化斌、彭勇、周汝国、李少希、张渝扬、吴长龄等作家作品研讨会;建立了创作激励机制,设立了潼南文学艺术奖,对14部(篇)优秀文学作品予以表彰, 对15名作家出版的重点文学作品集给予扶持,对促进潼南文学的发展繁荣起到了积极作用,有力促进了潼南文学创作的新发展。

张渝扬:改革开放四十年潼南区文学创作回顾

40年改革开放,40年沧桑巨变。40年文学发展,40年壮丽诗篇。潼南文学的发展,得益于改革开放;改革开放助推了潼南文学的发展。

注:文中各项排名均以作者加入作协或作品发表出版的时间先后为序。

张渝扬:改革开放四十年潼南区文学创作回顾

( 作者张渝扬,中国作协会员,中国西部散文学会理事,潼南区作协副主席,有作品在《人民日报》副刊、《文艺报》《中囯文化报》《中囯作家》《报告文学》《重庆文学》《重庆晚报》副刊、《重庆政协报》副刊等全国、省市级报刊发表,出版《谁持彩练当空舞》(报告文学集)、《見证新三峡》(散文诗歌集)、《银河之光》(文艺评论集),《杨氏家国梦》(长篇纪实文学)作品被编入《月光下的迁徒》《中流砥柱》等报告文学获奖集,并多次获全国、省市文学征文奖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