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機中的商機:加密貨幣保險

危機中的商機:加密貨幣保險

互聯網安全系統

保險,是規避風險的有效工具之一。哪裡有風險,哪裡就有保險,我們熟知的財產險、機動車險、醫療保險等等已經逐步滲透到普通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保險,甚至可以說是某個行業發展和成熟的標誌之一,諸如:機動車車險的投保率一定程度上代表著機動車規範管理的成熟度;醫療保險的險種設置、投保率也代表著國家、行業、個人對醫療健康的關注度以及對健康風險應對的意識。

轉到正題,加密貨幣的保險現在如何呢?加密貨幣市場已經發展了5年有餘,持有加密貨幣面臨的風險種類和風險概率也逐漸有了輪廓,那加密貨幣的保險發展如何呢?哪吒帶各位看官一起梳理看看。

一、加密貨幣持有風險

1.貶值的風險

這不是廢話麼,哈哈,有用的廢話。任何證券、資產都有貶值的風險,但也有上漲的可能啊,這不屬於保險理賠的範圍,這是期貨套期保值的範疇。如果各位看官也想了解這方面內容,請評論留言,哪吒可以給小白們科普一篇。

2.丟失的風險

主要包括:黑客盜走、密碼丟失、轉賬地址錯誤導致丟失等等。我們一般會將加密貨幣放在錢包文件或者交易所,這些都是黑客攻擊的目標。據統計,在2011年6月至2018年3月期間,超過17億美元的加密貨幣被盜。黑客無所不在、無所不能、無孔不入,防不勝防。

加密貨幣被盜與其他物品被盜概念還不一樣。手機被盜、錢包被偷、貴重首飾丟失,作為主人我們都是有不可推卸的直接責任,保管不力、出門丟三拉四等等。但加密貨幣的丟失,特別是被盜,作為普通人,我們更加有種無力感,丟失的莫名其妙,不是不小心,而是懂得太少,黑客防不勝防,財富丟失的無影無蹤且不留下一絲痕跡,彷彿存在沒有存在過一樣。

加密貨幣保險的設置,就是主要針對此類風險。

二、加密貨幣保險設計的障礙

在進入加密貨幣行業時,保險公司面臨著諸多挑戰和未知因素。舉三個簡單的例子。

保險費率的計算基礎是由歷史統計數據獲得某種危險所導致的損失幾率,但目前可從加密貨幣市場獲得的風險分析數據並不能支撐他們制定科學的保險取費標準。

保險公司對加密貨幣行業的瞭解需要時間。如何區分合法的加密貨幣公司與非法的加密貨幣公司,各國監管政策並不完全明朗同時處於變動之中,保險公司如何區分、判斷合法與不合法也有較大難度;保險公司要了解加密貨幣公司的內部管理也很費力,審查安全和存儲流程、經營的規模、涉及的人員等等能需要幾個月才能完成。

加密貨幣價格的劇烈波動也是影響保險計價的很大因素,諸如2017年1月簽署的1000萬美元的保險單當時涵蓋了10957枚比特幣,但是當一年後發生黑客攻擊時,這張保險單隻涵蓋923枚比特幣。

未知因素很多,挑戰很大,但仍有很多保險公司躍躍欲試,為什麼?“在2011年6月至2018年3月期間,超過17億美元的加密貨幣被盜”,這17億美元是危機,同時也是商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