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條爲啥是兩根一起呢?盤點吃油條的壞處

說起油條,很多人都會腦補起豆漿油條這對完美的早餐搭檔。關於油條,小編有個困惑了多年的一團還沒解開:究竟為什麼油條都是兩根一起的呢?

油條為啥是兩根一起呢?盤點吃油條的壞處

據說,在南宋時期,有個製作油條的人特別痛恨秦儈夫婦,便用兩塊面捏了倆小人兒貼在一起做出了油炸燴,透著那麼解氣,後來訛音成了現在的油炸鬼。那麼,油條吃多了,什麼樣的油條才是最好吃的呢?

好油條總是熱的,兩頭尖處經脈糾結,有點韌的嚼勁;中段鬆脆,下口時有撕紙的聲音。一截冷了的油條全身上下如同死蛇,讓人提不起勁。油條最好吃的是兩個尖頭,大概取尖頭還沒韌化時的脆勁,吃個恰好。

眾所周知油條屬於高溫油炸食品,並且油是反覆應用的,會造成油脂老化光彩變深,粘度變大,異味增長,油脂中所含的各種營養物質如必須脂肪酸、各種維生素等成分,基本或全部被氧化破壞,不飽和脂肪酸發生聚合,形成二聚體、多聚體等大分子化合物,這些物質不易被機體消化吸收(在常溫下豆油的吸收率為97。5%,花生油為98。3%)。很多學者以為:不飽和脂肪酸經反覆高溫加熱後發生的各類聚合物,尤其是二聚體等毒性很強,大量動物試驗表明,這些聚合物能影響動物的正常發育,降低生養性能,使肝功效異常、肝臟腫大。

再說,油條麵糰中參加的鹼和礬又對面粉的營養成分有一定的破壞作用,所以為防止油的老化,在炸制油條時,要經常改換新油,最大限度的下降或減少有害物質的發生。因此,油條不要經常的作為早點食用,但為調停口味,偶然吃一次對身體也無妨。

以下人群最好少吃或不吃油條:

1.孕婦及兒童不宜吃

孕婦及兒童處於增長營養、加強體質的階段,各種營養成分需責備而多。孕婦飲食要選配得當,避免進食有刺激及不易消化的食品是非常主要的,而油條屬於不易消化的食品,不符合孕婦的飲食請求。經過高溫的油脂所含的必須脂肪酸和脂溶性維生素A、D、E遭到氧化破壞,使油脂的營養價值下降,食用油條,難以起到補充多種營養的作用,還會造成厭食,所以說孕婦不宜吃油條。幼兒也不宜食用高溫油炸的食品,除上述的不利因素外,還有高溫油脂中的脂肪酸在腸道內與鈣結合成皂鈣,從腸道中排除,影響了幼兒鈣的吸收,易引起幼兒偏食,影響幼兒的正常發育。綜上所述,油條是一種傳統食品,但經常食用,對人體健康是不利的。

 2.恢復期病人和老年人不宜食油條

油條屬於高溫油炸食品,熔點高,在胃內停留時間長,難消化,還會影響睡眠。油條的營養大部分被破壞,高溫油還含有一定的有毒物質,會影響身體的恢復及健康。老年人由於生理功效日趨減退,胃功效下降,腸道吸收功能差,不宜吃油膩及難消化的食品。老年人正常食量有所減少,代謝雜亂,易引起一些維生素缺乏,如VB1、VB2等,經過高溫油炸的油條恰恰對這兩種維生素破壞最大。再加上被油汙染所含有的有害物質,易使老年病如冠心病、動脈硬化等發病率高,影響老年人的身體健康,這對老年人加強體質、延年益壽不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